砾石岛的晨光裹着刺骨的寒意,红砖工具坊的门帘在寒风中微微晃动。
林凡裹着雪狸皮披风,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走向营地外侧——经过连日建设,庇护所内部功能已趋于完善,今天的核心任务是用红砖砌筑一座户外操作台,既方便处理猎物、晾晒食材,又能作为临时烹饪区,避免猎物血迹污染庇护所内部,同时加固外围的红砖矮墙,提升安全性。
丰饶岛的户外操作多在平地上进行,无需刻意搭建,而砾石岛的积雪与寒风让每一次户外劳作都充满挑战。
他先用金属铲清理出一块长方形空地,铺上五层防水橡胶垫,之前捡的海洋垃圾存货充足,再用红砖砌筑操作台主体,台面宽约一米五,高约八十厘米,墙体采用双层红砖结构,中间填充隔热棉与火山灰,确保台面稳固且不易结冰。
操作台一侧预留出凹槽,嵌入捡来的不锈钢盆,方便处理猎物时接取血水,另一侧砌了三个小型储物格,用来存放临时工具。
操作台砌筑到一半,他暂时停下,扛起猎叉与望远镜前往寒林捕猎。
雪后的树林寂静无声,阳光透过树枝洒下斑驳的光影,积雪上的猎物踪迹清晰可辨。
他举起望远镜观察,很快在远处的雪坡上发现了目标——一只麝鼠,体型肥硕,皮毛呈深褐色,正趴在枯树枝上啃食树皮,周围还有几只幼崽,显然是一个麝鼠家族。
麝鼠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适中,可烤可炖,皮毛防水性极佳,鞣制后可做户外操作台的防滑垫,麝鼠分泌的麝香还能作为特殊调味料,去腥增香,是寒天里极为珍贵的猎物。
林凡没有贸然靠近,而是绕到麝鼠家族的下风处,取出用金属丝与硬木改造的连环陷阱,在陷阱内放入熏雪狸肉与野蓝莓当诱饵,陷阱外侧用积雪与枯枝伪装,形成一道隐形屏障。
布置好后,他用树枝轻轻拨动附近的树干,积雪簌簌落下,受惊的麝鼠家族四处逃窜,成年麝鼠为了保护幼崽,直奔陷阱方向,一脚踩中触发机关,连环陷阱瞬间收紧,将其牢牢锁住。
林凡快步上前,麻利地控制住猎物,又在附近搜寻,成功找到两只掉队的幼崽,虽体型较小,却也是补充蛋白质的绝佳食材。
带着麝鼠返回时,他绕道冰湖。经过一夜,冰下拖网的收获堪称丰厚,拉起网时,网中缠了十五条鳕鱼、四十多条银鱼,还有六只肥美的冰蟹,最意外的是捕到四条罕见的北极红点鲑,体型修长,鳞片泛着淡淡的红光,肉质细嫩无腥,是砾石岛特有的冷水鱼类,适合生食或清煮,风味独特。
他将渔获妥善存放在雪坑中,用积雪覆盖保鲜,又重新布置好拖网,顺便在冰湖旁采集了些冰下生长的野菱角——这种水生植物的块茎埋在冰层下的淤泥中,外皮呈黑色,肉质洁白,口感粉糯,富含淀粉,是极佳的碳水来源,这在丰饶岛的暖水中从未见过,却成了砾石岛寒天里的独特美味。
路过寒林边缘,林凡开启“采集模式”。
雪地里的野当归冒出嫩绿的芽尖,带着独特的药香,可用来炖肉滋补;枯树根部的冻牛肝菌肥厚饱满,菌盖呈深褐色,菌褶细密,是顶级山珍;雪下藏着的雪灵芝,呈白色伞状,质地柔韧,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煮茶或煲汤;还有散落在林间的野核桃,外壳坚硬,敲开后果仁饱满,油脂丰富,可直接食用或磨成粉——这些耐寒植物与菌类,极大丰富了饮食的多样性,也补充了不同的营养元素。
带着收获返回营地,他先处理猎物与食材。
成年麝鼠肉分成四份,一份留作午餐,一份用海盐+野当归粉腌制后放入红砖烤炉,一份剁成肉丁与燕麦粉、野核桃粉混合制作能量糕,最后一份与雪灵芝同煮;幼崽麝鼠用清水洗净,用海盐与麝香粉腌制,准备用户外操作台烤制;北极红点鲑、冰蟹和野菱角分类存放,冰蟹用温水慢慢解冻,野菱角去皮切块备用。
处理完食材,林凡继续完善户外操作台。
他用红砖在操作台上方搭建了简易遮阳棚,棚顶铺着加厚亚克力板,既能阻挡风雪,又能让阳光照射台面,加速食材晾晒;操作台周围砌筑了半米高的红砖矮墙,既能挡风,又能防止猎物逃窜,同时加固了外围的红砖防护墙,将庇护所与操作台包围在其中,提升了整体安全性。
操作台台面铺上捡来的防水硅胶垫,避免处理猎物时打滑。
操作台完工后,他习惯性地前往退潮后的浪滩搜寻海洋垃圾。
寒后的浪滩散落着不少被海浪冲上岸的杂物,在一处礁石堆后,他有了堪称“豪华”的意外发现:一套完整的玻璃保鲜盒,大小不一,密封完好、一个小型手动冰淇淋机,利用冰雪制冷、一台防水相机,机身完好,电池仍有电量、一袋可可粉,藏在密封铝箔袋里,未受潮,还有一个手动榨汁机的升级版,带滤网,可压榨浓稠果汁——最惊喜的是找到一盒密封完好的抹茶粉,搭配之前的蜂蜜与牛奶,用雪水稀释的奶粉,之前捡的海洋垃圾,能制作抹茶甜品。
这些“宝贝”让林凡欣喜不已。
玻璃保鲜盒可用来分类存放新鲜食材与半成品,比陶盆更密封防潮;手动冰淇淋机利用砾石岛充足的冰雪,能制作冰淇淋,在严寒中带来别样的味觉体验;防水相机可记录营地建设与生活瞬间,也能拍摄海面情况,为未来留下线索;可可粉与抹茶粉能丰富饮品与甜品种类,缓解独居的枯燥;升级版榨汁机可压榨野菱角汁、雪灵芝茶,过滤效果更好,口感更细腻。
带着收获返回营地,他立刻投入到生活改善中。
用玻璃保鲜盒分装腌制好的麝鼠肉与北极红点鲑,贴上碎石刻的标签;将手动冰淇淋机清洗干净,放入野蓝莓、冰糖与少量雪水,手动摇动制冷;用防水相机拍摄了红砖操作台、庇护所全景,还有今天的猎物与食材,按下快门的瞬间,仿佛定格了绝境中的生机;用升级版榨汁机压榨野菱角汁,过滤后加入蜂蜜,酸甜可口。
午餐时分,户外操作台与庇护所内香气交织。
红砖烤炉里的麝鼠肉烤得外焦里嫩,油脂滴落滋滋作响,麝香粉的独特香气让肉质更添风味;北极红点鲑用铸铁锅清煮,汤色清亮,肉质细嫩,搭配野当归调味,鲜而不腥;冻牛肝菌炒冰蟹鲜香爽口,雪灵芝麝鼠汤醇厚滋补,野核桃能量糕口感丰富;最惊喜的是,手动冰淇淋机做出的野蓝莓冰淇淋,冰凉爽滑,酸甜适中,在严寒中吃起来格外过瘾;再配上抹茶蜂蜜水与烤面包,这顿饭堪称砾石岛生存以来的“极致盛宴”。
下午,林凡用红砖在操作台旁砌了一个小型冰雪储存坑,铺上防水布,用来存放冰淇淋机与需要冷藏的食材;加固了遮阳棚的支架,避免被大风掀翻;用防水相机拍摄了冰湖与寒林的景色,希望能记录下砾石岛的独特地貌;还将可可粉与燕麦粉混合,制作了可可能量棒,方便外出捕猎时携带。
夜幕降临时,户外操作台的红砖在月光下泛着暖红的光,玻璃保鲜盒整齐摆放在干货仓内,冰淇淋机里的甜品仍保持着冰爽,防水相机里存满了照片,LEd灯的柔光笼罩着整个庇护所。
林凡坐在铺着麝鼠皮的床板上,用塑料片记录当天的经历:“砾石岛寒日,寒林猎麝鼠,冰湖捕红点鲑,山林采雪灵芝与牛肝菌,红砖筑户外操作台,浪滩拾得冰淇淋机与防水相机。
以红砖为基,以浪滩珍宝为翼,在贫瘠的砾石岛上,日子已从生存走向生活。”
写完日志,他检查了户外操作台的红砖矮墙,确保稳固;给太阳能充电板调整好角度,为防水相机与LEd灯补充电量;将冰淇淋机放入冰雪储存坑,盖上防水布。躺在温暖舒适的庇护所里,听着窗外的寒风与远处的海浪声,林凡心中满是踏实与满足。
他知道,庇护所的完善与生活的改善永无止境。明天,他要带着防水相机深入寒林,寻找更多猎物与可食用植物;用抹茶粉制作抹茶面包,尝试新的甜品;再去浪滩碰碰运气,说不定能找到防水相机的备用电池,或是更多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宝藏”。
寒风吹过砾石岛,却吹不散庇护所内的暖意、香气与希望,林凡的生存之旅,早已从艰难求生,蜕变为在绝境中创造美好生活的从容与热爱,而防水相机里的每一张照片,都藏着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