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洞的夜晚寒冷而潮湿,千机城外缘稀薄的灵气中混杂着金属碎屑和腐朽的气息。张庚盘坐在角落,眉头紧锁,努力引导着体内微弱的灵气循环,试图过滤掉那些吸入肺腑的“杂气”。他的新生灵根对环境的敏感远超常人,这种污浊的环境让他修炼起来事倍功半。
岑卿靠坐在岩壁旁,篝火的光芒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她仔细“感受”着那些断裂后勉强接续的经脉。龙心血焰的余晖和地灵乳的药力早已消耗殆尽,伤势的恢复陷入了停滞。更麻烦的是,内腑几处暗伤如同漏风的破屋,在缓慢汲取着她本就不多的生机。没有对症的丹药或高阶修士出手,单靠她自己这样调息,恐怕一年半载也难以痊愈,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的隐患。
张铁手和墨辰则借着篝火的光亮,检查着今日搬运废料时磨损的工具和衣物。张铁手的铁锤依旧冰冷沉重,墨辰的金属棍尖端也有些卷刃。一天一块半灵石的收入,连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和工具损耗都显得捉襟见肘。
“这样下去不行。”墨辰用一块磨石打磨着金属棍,声音带着疲惫,“光是吃饭和找个能遮风避雨的角落,一天至少就要消耗一块灵石。搬废料这活,不稳定,而且……”他看了一眼岑卿和张庚,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意思很明显,这不是长久之计,队伍里有两个人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
张铁手闷哼一声,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老子明天多搬几筐。”
“硬撑不是办法。”岑卿睁开眼,声音平静,“我们需要找到更稳定,或者回报更高的活计。或者,利用我们现有的东西,创造价值。”
“现有的东西?”墨辰苦笑,“我们除了这几件破烂,还有什么?”
岑卿的目光缓缓扫过矿洞,最后落在洞口附近,那里堆放着一些他们顺手捡回来、准备用来引火或者垫脚的废弃料——几块颜色暗淡、毫无灵气波动的矿石边角料,几根断裂的、刻着模糊符文的金属条,还有一些沾染了油污和锈迹的不知名兽皮碎片。
“或许,‘破烂’本身,就是价值。”岑卿轻声道。她的眼神再次变得专注,如同在地火宫研究那些废弃料时一样。“墨辰,你对千机城低阶修士常用的法器、符箓了解多少?最急需,成本又最低的是什么?”
墨辰愣了一下,思索着回答:“低阶修士……最常用的无非是些锋利些的凡铁兵器加持简单锐金符,或者一次性爆裂火符,防御性的土甲符也很抢手。材料嘛,最基础的就是精铁、赤铜、低阶妖兽皮骨、还有几种常见的导灵粉末……成本都不高,但需要制符师或者炼器学徒的手艺,我们……”
他的话顿住了,因为他看到岑卿拿起一块他们捡回来的、黑黢黢的废矿石,用手指摩挲着断面,又拿起一根断裂的金属条,仔细观察着上面几乎磨平的符文刻痕。
“我们没有灵力,无法制符炼器。”岑卿抬起头,看向墨辰和张铁手,“但我们有手艺,有经验,还有……不一样的思路。”
她拿起那根断裂的金属条,指着上面一个模糊的、似乎是能量节点的地方:“墨辰,如果把这个节点,用‘无灵之金’的碎屑混合某种粘合剂堵上,再重新刻画一条绕过它的、更简单的导能槽,你觉得这根报废的‘灼热棍’残件,能不能恢复一部分加热功能?哪怕只能持续几息,用来给野外修士加热食物或者驱寒,有没有人愿意要?”
墨辰眼睛猛地一亮!修复报废法器?!这思路太刁钻了!正常炼器师谁会去修复这种毫无价值的垃圾?但岑卿说的没错,低阶修士群体庞大,很多人连最基础的恒温阵盘都买不起,如果有一个极其廉价、哪怕效果很差的加热工具……
“可以试试!”墨辰兴奋起来,“我知道几种低阶粘合剂的做法,材料在废弃工坊那边应该能找到!导能槽的刻画,虽然我没有灵力无法激活,但只是物理刻画的话,张师傅的手艺肯定没问题!”
张铁手也来了精神,凑过来看着那金属条:“刻画没问题,老子闭着眼睛都能画直!但这玩意儿真有人要?”
“总有比我们更穷的。”岑卿淡淡道,“价格可以定得很低,哪怕只卖半块灵石,对我们而言也是纯利。”她又拿起那块废矿石,“还有这个,里面应该还残留微量的‘沉铁砂’,虽然灵气几乎散尽,但质地极其坚硬沉重。张师傅,如果把它研磨成粉,混合普通的铁砂,能不能打造出比普通凡铁兵器更沉重、更不易卷刃的箭头或者匕首?不需要灵力加持,只卖它的物理特性。”
张铁手接过那块矿石,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又用指甲用力划了划断面,眼中精光一闪:“他娘的!这玩意儿硬度可以!磨成粉掺进去,打出来的箭头,穿透力肯定比普通货色强!对付低阶妖兽或者凡人武者,够用了!”
思路一旦打开,各种想法便涌现出来。利用废弃的兽皮碎片制作简易的、内衬金属片的护腕;将那些报废阵法线路中还能用的、具有微弱导能或储能特性的“灵纹石”抠下来,做成一次性的闪光或发烟装置;甚至研究那些炼器废渣,看能否像在地火宫那样,提炼出具有特殊效果的粉末……
他们无法涉足真正的修仙物品制作,但在“凡器”与“废料再利用”这个无人关注的夹缝里,似乎找到了一片可以挣扎求生的空间。
第二天,他们依旧去废弃工坊搬废料,但目的不再仅仅是那点微薄的工钱。张铁手和墨辰在搬运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收集那些看似无用、但经过岑卿“指点”可能具有潜在价值的废弃料。岑卿则借着“休息”的名义,更加仔细地观察整个废弃工坊的布局、残留的阵法痕迹、以及堆积如山的各种废料成分。张庚也努力运转灵根,试图感知哪些废料残留的“杂气”相对温和,或者哪些区域堆积的废料可能蕴含着未被发现的、尚有微弱价值的碎片。
工头对他们的小动作不以为意,只要不耽误干活,不偷拿那些明显还有价值的东西,他才懒得管这些苦力捡垃圾。
傍晚下工,四人带着疲惫,也带着鼓鼓囊囊一包“捡”来的破烂,回到了那个冰冷的矿洞。
接下来的几天,矿洞变成了一个简陋的手工作坊。张铁手用他那柄宝贝铁锤和几件简易工具,叮叮当当地敲打、研磨;墨辰则负责调配粘合剂、刻画导能槽、组装小机关;岑卿负责总体设计和“质检”,用她那超越常人的感知和来自异世的知识,判断材料的特性和成品的可行性;张庚则帮着处理一些简单的材料,同时继续他的修炼。
第一批成品很快出来了:五根修复后能持续发热十息左右的“暖手棍”,三把掺了沉铁砂粉、异常沉重的短匕,十几个用废弃兽皮和金属片缝制的简易护腕,还有几个利用报废“闪光石”核心做的、用力投掷会发出刺眼强光的一次性“眩光弹”。
这些东西,没有任何灵力波动,粗糙,甚至有些丑陋。但它们成本几乎为零(除了几块灵石购买的粘合剂基础材料),并且针对了低阶修士和凡人武者的一些最基本需求。
他们选择在“碎星湖”坊市最外围、靠近贫民窟的一个自发形成的、无人管理的“垃圾摊”区域进行售卖。这里鱼龙混杂,摆摊的多是些和他们一样的底层修士,出售的东西也五花八门,真假难辨。
将几件样品摆在一块破布上,墨辰有些忐忑地喊出了价格:“暖手棍,半块灵石一根!短匕,一块灵石!护腕,五十灵珠!眩光弹,三十灵珠一个!”
价格低得令人发指。
起初,无人问津。过往的行人大多瞥一眼,露出不屑的神色。没有灵光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与凡铁无异。
直到一个穿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的采药人蹲下身,拿起一根暖手棍,疑惑地按了一下上面简陋的开关。
一股微弱但实实在在的热流从金属棍上传出。
采药人眼睛一亮:“真能发热?半块灵石?”
“十息。”墨辰补充道。
“十息也够了!关键时刻能暖暖手!”采药人毫不犹豫地掏出半块灵石,买走了一根。
有了第一个顾客,渐渐地,开始有人驻足。一个猎人看中了那把沉重的短匕,试了试手感,又用随身匕首对砍了一下,发现对方的匕首崩了个口子,而这把短匕毫发无伤,爽快地付了一块灵石。几个结伴的、看起来像是矿工的家伙,买走了几个护腕和眩光弹,说是下矿洞或许能用上。
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带来的第一批货物销售一空。清点收入,竟然有七块下品灵石,外加几十个灵珠!
扣除成本,净赚超过六块灵石!这比他们四个人搬一天废料的收入还要多!而且,张庚和岑卿也参与了制作过程,发挥了作用。
看着手中沉甸甸的灵珠和灵石,四人相视无言,眼中都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这不是一笔巨款,甚至依旧微不足道。但这意味着,他们找到了一条路,一条不依靠纯粹出卖体力,而是依靠手艺、智慧和那些被人弃之如敝屣的“垃圾”,在这座冰冷的巨城中活下去的路。
“明天,多收集点材料!”张铁手声音洪亮,疲惫一扫而空。
“我可以尝试改进暖手棍的结构,延长发热时间!”墨辰兴奋地规划着。
张庚也用力点头:“我能感觉到哪些废料里面的‘气’更稳定,适合做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