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神崎凛司的生活规律得像瑞士钟表。每天早晨七点整,他会准时睁开眼睛。这个习惯从立海大时期就养成了,那时总能在真田副部长查房前整理好内务。现在虽然没人监督,但他依然保持着这份自律。
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总是同样清澈的天空。远处阿尔卑斯山的雪线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像一道永恒不变的刻度线。这种极致的规律性让他想起立海大严格的训练日程。
但两者之间有着微妙差别。立海大的严谨中始终涌动着少年们炽热的胜负心,而这里的秩序更像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连空气都仿佛经过精密计算,每个分子都在正确的位置上。
上午九点整,他会准时出现在霍夫曼博士的实验室。这个时间分秒不差,就像经过精密校准的仪器。实验室的白色墙壁和金属仪器散发着冷峻的气息,与巴塞罗那街头球场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今天的第一项测试让他有些意外——一个布满传感器的头盔。这是认知反应测试。博士的声音平稳如仪器,需要在一百毫秒内判断虚拟球的轨迹并做出相应动作。
神崎戴上头盔,眼前立即出现全息网球场地。无数光点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在场上移动,模拟着各种可能的球路。他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判断出真正的。
这测试的难度远超常人想象,但对他而言游刃有余。作为立海大的正选球员,他的动态视力本就经过千锤百炼。此刻他甚至还刻意放慢了反应速度,以免数据太过惊人。
第一次测试结束,他的后背甚至没有出汗。这种程度的测试对他来说就像热身。反应时间零点一八秒,准确率百分之八十七点三。霍夫曼博士调出数据曲线。
在第三个测试序列中,你的判断出现了零点零二秒的延迟。博士补充道,在实际比赛中,这足以让你错过最佳击球点。神崎轻轻呼出一口气,没有反驳。
这测试让他意识到自己从未关注过的眼力潜能。虽然数据看起来普通,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极限远不止于此。就像在全国大赛中对战冰帝时,他尚未完全发挥的实力。
接下来的肌肉电信号监测更是细致入微。数十个电极贴在他的手臂、肩膀和背部,实时监测着肌肉发力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这种被全面监控的感觉让他略微不适。
当他进行正手抽击时,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如实反映着他每一块肌肉的收缩状态。看这里,博士指着屏幕上的一处微小波动,在挥拍至最高点时,你的肱二头肌出现了不必要的紧张。
虽然肉眼难以察觉,但这会导致力量传递效率下降约百分之二。神崎依言调整,但刻意放松反而让动作变得僵硬。这时他忽然想起了哈维尔说过的话。
别想那么多,让球拍成为你手臂的延伸!那时的他能够随心所欲地挥拍,而现在却要时刻注意每一块肌肉的状态。这种反差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
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暗自调整呼吸,让肌肉记忆自然发挥。毕竟在立海大的训练中,他们早就学会了在保持规范动作的同时发挥个人特色。这点小问题难不倒他。
下午的测试转移到一个能模拟不同场地摩擦系数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根据计算机指令随机改变表面的摩擦力,模拟红土、草地甚至硬地的不同特性。
在红土模式下,你的急停距离比最优值多出三厘米。霍夫曼博士的声音从监控台传来,这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拍的准备时间。神崎在平台上移动着,感受着脚下不断变化的摩擦力。
这让他不禁想起立海大的草地球场,想起真田副部长在训练时严厉的训诫:步伐!注意你的步伐!但那时他们注重的是节奏和时机,而现在,连每一步的距离都要被精确到厘米。
他故意表现出些许笨拙,在红土模拟时多滑行了些距离,在草地模拟时刻意放慢启动速度。这些都是他经过计算的表现,既不会太差,也不会太好。
测试结束时已是傍晚。神崎接过霍夫曼博士递来的报告,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字。他的核心稳定性比昨天提高了百分之零点八,但在应对突发变向时的重心转移仍然存在瑕疵。
每一个进步和不足都被量化成具体的百分比,这种感觉既新奇又令人深思。他意识到自己在立海大训练时从未注意过这些细节。也许这就是越前南次郎让他来瑞士的目的。
这天下午,因为霍夫曼博士要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测试意外地提前结束了。神崎独自走出实验室,深深地吸了一口室外的新鲜空气。连续的数据轰炸让他的大脑超负荷运转。
那些小数点后的数字仿佛还在眼前跳动。他需要让大脑从这片数字的海洋中暂时解脱出来。信步走到苏黎世湖畔,午后的阳光洒在湛蓝的湖面上,波光粼粼。
几只白天鹅悠然游过,与实验室里那种高度人工化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自然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他沿着湖岸慢跑,让清凉的湖风吹散脑中的数字和图表。
跑出一段距离后,一阵熟悉的击球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循声望去,湖边有一片公共网球场,几个看起来像是中学生模样的少年正在打球。他们的动作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些少年的动作既不像哈维尔那样充满野性的力量,也不像实验室模型那样标准刻板,而是透着一股令人惊讶的规整和精确。神崎停下脚步,靠在围网上静静观察。
这些少年的技术相当扎实,步伐移动、挥拍动作都看得出受过严格的系统训练。但他们打球的方式很特别:几乎不怎么说话,每次交换场地时会快速低声交流几句。
然后立刻投入下一分。没有夸张的呐喊,没有情绪的剧烈起伏,比赛进行得高效而克制,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心计算的棋局。这时,一个球被打飞,滚到了神崎脚边。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年纪最小的少年跑过来捡球。少年约莫十四五岁,镜片后的眼睛透着聪慧的光芒,让神崎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立海大的柳莲二。
你好,打扰了,这是我们的球。少年用带着德语口音的英语礼貌地说。神崎把球捡起来递给他。少年道谢后,并没有立刻回去,而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神崎背着的网球包。
您也打网球吗?神崎点点头。他注意到少年观察他背包时专注的神情,那眼神确实像极了善于从细节中读取信息的柳。要不要一起打一会儿?少年眼睛亮了一下。
我们正好缺一个人打双打练习。神崎犹豫了一下。霍夫曼博士并没有禁止他进行实际击球练习,只是强调要有意识地应用数据反馈。他看了看场上那些少年认真专注的眼神。
点了点头:他加入的是双打练习,搭档正是那个戴眼镜的少年,名叫卢卡。他们的对手是另外两个身材更高大一些的少年。简单地热身过后,练习赛开始了。
一开始,神崎下意识地想用回他在巴塞罗那港口球场领悟的那种更直接、更具力量感的打法。他一记大力发球直扑对方反手位,但刻意将球速控制在普通水平。
对手并没有慌乱,而是稳稳地用一个切削球将球回击到深区,球的落点精准地压在底线上。神崎上网准备截击,却发现对手的回球带着强烈的下旋。
在苏黎世干燥的空气中弹跳得比预期要低。他不得不弯腰勉强将球捞起,回球质量大打折扣。不要急,卢卡在他身后轻声说,他们的防守很稳健。
接下来的几球更是让神崎感到惊讶。当他打出一记势大力沉但角度不算刁钻的底线球时,对手并不会强行发力回击,而是会打出一个又深又高的防守球。
稳稳地回到中场,明显是在等待他犯错或者制造更好的进攻机会。而当卢卡在网前打出一个小斜线时,对手的穿越球一定会瞄准他和神崎之间的结合部,精准得让人难受。
这不像是在打球,更像是在下一盘棋。每一拍都在计算概率,评估风险,追求最高效的得分方式。神崎不禁想起了霍夫曼博士实验室里的那些数据模型。
还有柳莲二那句名言:数据是不会说谎的。抱歉,在一次失分后,卢卡小声对神崎说,刚才那个球,如果我们采用I阵型压迫,你提前向左侧移动三步。
封堵他反手直线的概率会提高百分之三十。神崎愣了一下。卢卡的语气就像在陈述一个数学公式,如此自然,仿佛网球本来就该用这种方式来思考和讨论。
他回想起柳莲二的数据网球,但柳的数据更多用于赛前布局和临场预测,而眼前这些少年,似乎已经把这种计算融入了每一次击球的瞬间本能。你们...平时都这么打球吗?
神崎忍不住问。卢卡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教练说,网球是概率和空间的游戏。减少非受迫性失误,抓住对手的失误,在机会出现时用最稳妥的方式得分。
情绪化是效率最大的敌人。最稳妥的方式...神崎若有所思。他想起了真田副部长的训诫:太松懈了!在立海大,他们追求的是绝对的胜利,但方式与这里截然不同。
立海大的网球充满着王者的霸气,而这里的网球更像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战役。他尝试着改变策略,不再追求一击制胜,而是像他们一样,更多地用深度、旋转和落点来控制对手。
耐心地寻找机会。当他冷静下来,运用霍夫曼博士测试中强调的核心稳定步伐效率时,击球确实变得更稳定,也更省力。虽然少了些畅快淋漓的感觉。
但得分却变得更有效率。在一次多拍相持中,神崎注意到对手习惯在反手位使用切削球过渡。他故意放慢节奏,连续几个球都打到对方反手,然后在对手再次切削时突然上网。
打出了一记精准的放小球得分。很好的战术选择。卢卡赞许地说,你发现了他反手切削后回位较慢的模式。练习赛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卢卡和几个少年围过来。
好奇地问神崎是哪里人,打球风格有点不一样。神崎简单说了来自日本。少年们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日本网球也很厉害,一个高个子少年说。
但我们瑞士的网球,更讲究...嗯...。他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卢卡补充道:就像我们的钟表一样,每一个齿轮都要在正确的位置,以正确的节奏运转。
我听说你们日本有个叫柳莲二的选手,他的数据网球很有意思,但我们的网球是把这种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细节。回住宿地的路上,神崎回味着刚才的经历。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苏黎世整洁的街道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宁静。他的思绪却远没有这么平静。巴塞罗那的网球是的语言,充满呐喊与激情。
立海大的网球是的语言,带着王者的骄傲与霸气;而苏黎世的网球,似乎是的语言,冷静、精确、追求最优解。他想起霍夫曼博士的话。
想起实验室里那些冰冷的数据,又想起卢卡那双透过镜片、充满计算光芒的眼睛。那个少年让他隐约看到了瑞士网球的未来——一代将精确计算融入本能的选手。
在路过一个公园时,神崎看到几个孩子在踢足球,他们的欢笑声在夕阳中回荡。他突然意识到,网球对他来说到底是什么?是立海大追求的王座?
是西班牙感受到的生命力?还是瑞士人眼中的精密科学?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他想起离开日本前,幸村部长曾对他说: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网球吧,神崎。
当时他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现在却开始有些懂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否共存?甚至...相互翻译?将西班牙的热情与瑞士的精确融合。
将立海大的霸气与数据化的计算结合...他隐约感觉到,这次瑞士之行,或许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对决,但这场悄无声息的、关于网球本质的思辨,可能比任何比赛都更能触动他的内心。
而那个名叫卢卡的少年,和他口中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神崎对接下来在瑞士的日子,产生了新的期待。也许在这里,他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技术。
更能够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在数据与直觉之间,在理智与激情之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属于神崎凛司的网球?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藏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里。
藏在每一次击球的选择中,藏在每一个数据的背后。而他,正要开始这段寻找之旅。夜色渐深,苏黎世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无数精密的齿轮开始新一轮运转。
神崎加快脚步,脑海中已经开始期待明天的测试。或许该找机会见识一下瑞士真正的高手。不是这些认真严谨的少年,而是能将这种精密计算发挥到极致的人。
就像立海大的三巨头,每个都代表着网球的某个极致。这个想法让他微微勾起嘴角。在找到自己的网球之前,先充分领略各种可能性,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这就是环球游学的意义所在。他回想起立海大的训练,那些汗水与荣光。现在,他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或许会融合各地所长,但最终会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