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队提前了两分钟出发。
林晚的手指在控制台边缘轻轻一压,屏幕上的倒计时数字跳转为四十八秒。她没有抬头,声音平稳地传进通讯频道:“b-7路线确认启用,终端接入点变更,你们现在走地下排水通道。”
“明白。”调查组长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背景是金属管道的回响和脚步摩擦声,“已进入通道入口,周围无异常动静。”
苏悦站在她右侧,手里捏着刚打印出的应急预案,目光紧锁大屏。那条港口线依旧亮着红光,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她低声说:“他们怎么会提前?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林晚没回答。她盯着监控画面中那扇塞纸条的窗户,窗帘纹丝未动,但玻璃反光里的设备轮廓似乎比十分钟前更清晰了些。她调出三小时前的街景记录,逐帧对比。就在这一刻,系统警报轻响——原定路径被封锁,路面铺设了黑色电缆,巡逻车呈环形分布,空中无人机低空盘旋。
“不是巧合。”林晚开口,“他们察觉联络点暴露,立刻启动了预设防御机制。”
她迅速切换视角,调取地下排水系统的结构图。b-7路线穿过废弃市政管网,最终接入海关外围电网节点,全程八百二十米,狭窄且信号衰减严重。一旦受阻,几乎没有退路。
“你们会遇到干扰。”她对着通讯器说,“保持队形,贴左侧行进,每三十米确认一次位置。”
“收到。”
画面切换到调查小组的移动摄像头视角。昏暗的通道内,水汽弥漫,墙壁渗水滴落。三人成梯队推进,最前方的队员手持探测仪,缓慢扫描前方空间。林晚的目光扫过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戳——距离运输车进入扫描区还有三十六秒。
突然,通讯中断。
五秒后恢复。
“组长?”林晚立即追问。
“还在前进。”对方声音微哑,“刚才有金属干扰,现在稳定了。”
林晚没说话。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视线牢牢锁住屏幕上调查组长的脸。她集中精神,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一瞬间,对方脑海中的感知涌入她的意识——不是完整的思维,而是一种强烈的直觉:右侧管壁后的检修室有动静,温度异常,呼吸频率不稳。
她立刻判断:“右侧有埋伏,准备突袭。”
指令刚发出去,画面猛地晃动。一声闷响,火光在管道深处闪现,紧接着是短促的撞击声。镜头剧烈摇晃,传出急促喘息。
“遭遇拦截!”调查组长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紧张,“三名伪装人员从侧门冲出,持械逼近!”
林晚手指飞快敲击键盘,调出该段管道的三维模型。“前方十五米有检修口,可通往上层通风井,但只能容纳一人通过。”
“我们不能分散。”对方回应,“一旦断开队形,终端任务无法完成。”
“那就制造混乱。”林晚语速加快,“释放烟雾弹,贴左墙推进,利用弯道遮蔽视野。”
命令下达三秒后,一声轻爆响起,灰白色烟雾迅速填满通道。镜头透过朦胧光影,拍到人影交错、脚步急停。调查小组借势向前猛冲,硬生生撕开一道缺口。
“推进二十米,距终端室还有四十米。”组长报告,“但信号又开始波动,可能即将完全中断。”
林晚点头。“我知道。”
她转向苏悦:“准备手动接管终端权限,一旦连接恢复,立刻上传反制程序。”
苏悦快速操作起来,指尖在备用控制面板上翻飞。打印机吐出新的加密密钥卡,她一把抽出,插进读卡槽。
通道内的画面越来越模糊,最后定格在一道铁门前。调查组长的身影出现在镜头边缘,半蹲着喘气,手按在腰间的工具包上。
“门锁是双重密码。”他低声道,“破解器需要至少四十五秒。”
林晚看一眼倒计时——二十八秒。
运输车引擎声已在监控音频中清晰可辨,正驶入关卡缓冲带。
时间不够。
她脑中闪过物流表上的数据:过去三次运输,误差不超过四十秒。对方极度依赖精确节奏,任何延迟都会打乱后续部署。
“让他们分心。”她忽然说。
“什么?”
“触发主入口警报系统,把安保力量引过去。”
“可那样会暴露我们的意图……”
“他们已经知道有人要动手。”林晚打断,“现在拼的是谁更快。让他们以为攻击点在正面,才有机会争取这几秒。”
短暂沉默后,调查组长应了一声:“好。”
下一秒,远处传来刺耳的警铃声。主入口方向灯光骤亮,数辆巡逻车迅速调转方向,人员集结奔向闸口。
“就是现在。”林晚盯着终端室的门,“用高热切割器,强行破门。”
画面剧烈震动。调查组长取出便携装置,贴在门锁下方。红色光束缓缓切入金属,火花四溅。时间一秒一秒跳动。
四十三秒。
四十二。
……
门外传来脚步声逼近,有人用对讲机喊话,语气急促。
林晚紧盯屏幕,嘴唇微动:“再坚持七秒。”
切割器发出过载警告,但门缝已裂开。调查组长一脚踹开,扑进室内。
眼前是布满指示灯的操作台,中央显示屏正倒数扫描启动流程。
他扑到主控接口前,插入数据线,双手颤抖着输入激活码。
林晚看着大屏上的最终倒计时——14、13、12……
苏悦抓起应急预案本,指节发白。
“连接成功了吗?”林晚问。
耳机里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调查组长的手指悬停在启动键上方,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控制台上。
运输车队的车头灯已经照进扫描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