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百代皆行秦政制,万年咸用始皇心。

王朝更迭如潮起潮落,但历代制度,基本没有脱离郡县制的框架。

自大秦帝国东出一统天下后,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关于天下制度,产生了激烈的分歧。

丞相王绾认为,主张效仿殷周,重树封建制度,并且提出了王绾三问,每一问都让李斯哑口无言。

一:大秦虽然攻灭了六国,可这些六国之人还在谋求复国,根基不稳,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分镇各方以安天下。

如果不分封天下,六国余孽起兵复国,如何镇压?

二:诸侯初破,燕、齐、荆等地极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如果不分封诸王,又如何管理遥远的地方?

三:则是边疆塞王,内有六国余孽谋求复国,外有匈奴势大,如果不分封册封,如何保证边疆的安宁?

这三个问题,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最终始皇帝还是采纳了李斯的郡县制建议。

始皇帝认为,天下之所以有春秋战国乱战,就是因为诸侯王公,今天天下刚定,就急于分封,想要求得天下安宁,岂不是更难?

同样,这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最终覆灭了大秦。

等到汉朝的时候,分封子弟为王、立功臣为诸侯,但始皇帝的担忧立刻发生了,诸王及诸侯在汉初就开始攻伐。

为了削弱诸侯和藩王,汉景帝三年,汉景帝启用晁错开始削藩,反对削藩的藩王和诸侯们,搞出了七国之乱。

虽然汉景帝诛杀晁错,并且击败了七国联军,但地方割据势力和朝廷专制皇权之间的矛盾,仍然势如水火。

后来,贾谊在《治安策》里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通过增加诸侯数量来分散其实力,藩王、诸侯的力量薄弱了就容易驱使,他们的封国国土减小,就没有那么多野心了,基于贾谊的这一主张,阳谋推恩令开始推行。

中国,就在朝廷和地方的紧张、复杂博弈中,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同样,央地矛盾也始终贯穿着大明王朝,左右着历朝历代的兴衰。

朱翊钧愿意听听大明士大夫们的想法,看看他们对这个紧张、复杂的博弈,有怎么样的看法,又有怎样的设想。

秦李斯、汉贾谊、唐柳宗元等等历朝历代的先贤们,无不观察到了这一矛盾,并且基于央地矛盾,希望设计出一套更加合理架构。

历代先贤,莫不是殚精竭虑,穷尽心智。

朱翊钧带着张居正、戚继光来到了鹿鸣轩,国朝三巨头齐聚,他们就是权力的本身,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这是计划内出行,缇骑已经完成了清街和盘查,甚至皇帝所在的天字号包厢,整层就只有缇骑的人。

皇帝很喜欢看热闹,已经看了这么多年热闹,连个安保都做不好,缇帅也不用干了。

朱翊钧见到了一个老熟人,来自无锡的士大夫顾宪成。

万历五年殿试,朱翊钧专门把顾宪成的名字从进士名单上划去。

这绝不是权力的小小任性,因为顾宪成输送贿赂孙继皋三万五千两白银,孙继皋科举舞弊案爆发后,顾宪成等十五名进士被划去了名字,同样褫夺了他们的功名,五代不得科举。

这个顾宪成因为没有功名,所以穿着一身素儒袍,静静的坐在戏台的正中央。

“一眨眼,都快二十年过去了。”朱翊钧十分唏嘘,没想到时隔十七年,居然还有再见之时,顾宪成也从当年意气风发的学子,变成了两鬓略微有些斑白的老学究。

张居正听儿子提起过顾宪成那些人的遭遇,顾宪成当初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焦竑,现在焦竑还在格物院做格物博士,对大明生产力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顾先生这些人的遭遇,就让人十分感慨了。

顾宪成和一些友人在无锡梁溪重建了龟山书院,并且挂出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把龟山书院改名为了东林书院,试图人文荟萃、议论国事。

结果这牌子刚刚挂出,就被苏州知府以‘妄议国事、擅自聚讲’为由,勒令关停。

地方官员常常处于‘事上’和‘安下’的矛盾之中,而且通常几乎所有的流官,都会选择事上以求升转。

因为科举舞弊案的牵连,被皇帝亲自划去了名字,革除功名、永不叙用且五代不得科举的顾宪成,在苏州知府眼里,就是个天大的雷。

为了顾宪成被雷劈的时候,不被牵连,苏州知府直接勒令关门。

顾宪成等人创建的东林书院,只是他人生的一个剪影,这些年他们在应天府、杭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多地流动,走到哪里,都会被为难,无论在哪里居住,都会有衙役上门,礼请离开。

过分为难的这些个意见篓子,会被士林攻击无骨媚上,可是不处理,这个麻烦在自己手里,随时都可能让这些地方官员多年奋斗付之东流。

所以一般的处理办法,就只是礼请离开。

“某不才,山人顾宪成,见过诸位。”锣声三响,顾宪成站了起来,拱手四方见礼,只有稀稀拉拉的回应。

顾宪成看到了焦竑,也看到了林辅成,也看到了李贽等人,李贽和林辅成等人活成了顾宪成想活成的模样。

不过让顾宪成感觉奇怪的是,焦竑、林辅成他们身边坐着几个夷人。

这几个夷人是黎牙实、伽利略、开普勒等人。

焦竑一步步的走上了戏台,对着四方拱手说道:“不才格物院博士焦竑。”

焦竑和士子们见礼,迎来了无数的掌声和热情的回应,格物院博士一共才105名,平日里,根本就见不到,今天居然出现在鹿鸣轩内。

“多年未见,焦兄别来无恙。”顾宪成端着手,五味陈杂的说道。

“一别数年,叔时,风采依旧。”焦竑十分平静的回应了一句。

焦竑没有多理会顾宪成,而是站得笔直,看向了周围说道:“今日,在聚谈之前,我先确定两件事,第一,法古封建,封建的实质是私天下,郡县是公天下;其二,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我们先确定了这两个前提,才能聚谈。”

“叔时以为如何?”

聚谈要有一个框架,要有一个共识,焦竑岁数也不小了,如果顾宪成连这两个前提都不认可,那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他自己讲好了,不必谈了。

顾宪成眉头一皱,略显感慨,焦竑入院多年,但是这辩论的能力,丝毫不减当然,上来就给了两个框架,把这次聚谈的范围限制的死死的。

朱翊钧看着这一幕,多少有点哭笑不得,因为焦竑这两个框,有点精准。

大明作为一个封建国家,其实是非常反封建的,认为封建是私天下,郡县才是公天下,这看起来有点怪。

主要是自秦以来,秦汉唐宋,其实都不认为自己是封建国家,封建的权力是完全血脉传承的。

李斯当年对秦始皇的建议就是‘废封建、立郡县’,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等地方官员,用从朝廷到地方的官僚网络,统治土广人众的大帝国。

封建,分封建国。

自汉代七国之乱后,这数千年来,都是只分封不建国,只封不建,怎么能称之为封建呢?

更加明确且具体的定义封建,就是封君和封臣的契约关系。

封君给封臣领地,并且为封臣提供保护;

而封臣需要宣誓效忠,承诺进贡,劳役、兵役、税赋等义务。

封臣在自己的封地享有统治权,西周时诸侯、大夫等等封臣,在他们的封地上,就是实际上的国王。

可自秦以来,郡县帝制,皇帝授官,是完全的上下级的单向隶属关系,官员没有封地,他们在辖区之内,不是为所欲为,严密的监察网,监察着这些地方官员的一举一动。

简而言之,官员手中的权力,来自于组织的授予权限;

而封臣们的权力,来自于分封建国,来源于双向契约。

大明有世袭土官,改土归流,就是在反封建。

这第一个框,就框死了讨论的框架,否定郡县制,等于否定天下为公。

第二个框,则是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秦朝灭亡的原因不在于制度问题,而在于朝堂政斗导致失控,政令出现了问题。

这个框,就是框死了今天的聚谈,不能出现反贼言论。

秦的制度是没问题,要是秦亡于制,那岂不是说,用郡县制的大明,也会和秦朝一样必然灭亡?这就是反贼言论。

“诚如此。”顾宪成认可了聚谈的两个大前提,不法古搞封建,不反对郡县制;不发表任何反贼言论。

焦竑奇怪的看了顾宪成一眼,今天的议题是:寓封建于郡县,这两个大框架顾宪成居然肯同意,那顾宪成还要讲什么?

“秦制,看起来就是郡县制吗?在某看来,绝非如此的简单。”顾宪成端着手,他因为被革除功名的缘故,对每一次的聚谈都很珍惜,为了这天,他做了很多的准备。

“郡县之根本,在于官吏,通过官吏治理四方,来确保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既然根本在官吏之上,那郡县就有三个基石,其一遴选、其二考核,其三,监察。”

“自始皇帝以来,看起来是儒家当道,但骨还是法骨,对官吏进行遴选、考核、监察,其目的是实现法家梦寐以求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顾宪成琢磨了这么多年,他逐渐也看明白了一些事儿。

表面上看儒家是显学,独家学问,历朝历代都靠着儒学选官,但仔细一看,其实从来都是法家。

因为几乎所有的制度,都是围绕着对官吏遴选、考核和监察进行,这些制度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这一政治目标,这是法家的大同世界、理想国、乌托邦。

儒家讲的‘尊尊、亲亲、贤贤’,是政治正确,但不是政治目标,也就是说儒家是实现法家目标的工具。

只有搞明白了这个前提,顾宪成接下来的话才容易被理解。

“当下之天下,其实地方仍然处于封建之下。”顾宪成抛出了他的第一个暴论。

此言一出,士人们不断的议论纷纷,这个问题,其实很早就被人注意到了,只不过没人公然讲出来而已。

“买田者多为乡官,去农而为乡官家人者,已十倍于前,父以是传之子,兄以是传之弟,吏胥窟穴其中。”顾宪成压住了现场的议论声,继续陈述自己的观点。

就顾宪成看到的现象,大明的兼并,不仅仅是天灾人祸和乡贤缙绅,更多的是乡官。

乡官这个词,顾宪成也详细解释了,他们在大明朝堂上被叫做吏,尤其是州县衙门的吏员。

地方上的吏员,几乎都是父子相传,他们也在四处买田兼并。

“几乎所有无缘入仕的举人、监生、贡生加入吏员,他们逃避赋税劳役,把持着地方事务,形成一个个强有力的地方利益集体,朝廷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都需经过他们才能贯彻到乡野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不同意,政策几乎无法贯彻。”

“乡官才是地方上的国王,而朝廷命官不是。”顾宪成这些话,把皇权不下县,剖开来揉碎了讲清楚讲明白。

地方上的司法、教育、税赋等等权力,已经被封建完全蚕食。

顾宪成继续说道:“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地方早已经变成了这种模样。”

“考成法真的能考成到地方的吏员吗?绝无可能!因为县城、州城真的太小太小了,抬头不见低头见,说不定负责考成的书吏,就是被考成人的亲戚。”

“血亲、姻亲、干亲、同乡、同僚、同窗,如同一张大网,铺在了地方之上,密不透风,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这个时候,你一定会问,那朝廷命官在干什么?”

“是呀,郡县制的三个基石,都是围绕着官吏展开,以郡县制天下的关键,就在这朝廷命官这四个字!”

“朝廷命官在事上,在谋求升转,这些朝廷命官,一味事上,揣测上级某句话是否有什么深意,整日战战兢兢,其专在上、避免犯错,把平安离任当作最大幸事。”

“根本无人,真心为百姓谋福利,其结果自然是民生凋敝,国力衰退。”

“其实这能怪到他们头上吗?我走遍了大江南北,他们也毫无办法,就是存有救民之心的朝官,想要推出一些政令去改变,他们既得不到上级的支持,也得不到下级的拥戴。”

“上级不支持,意味着犯了错自己兜着,也借不到力,下级不拥戴,意味着所有的政令,都是一纸空文,他们做多错多,还有可能影响仕途。”

顾宪成说到这里,喝了口水,等待着士大夫们的议论,消化一下他说的内容。

张居正则叹了口气说道:“陛下,此妄言也,很多人都讲为民无路,侯于赵之前在《深翻》里就讲,为民无路根本就是个臆想,这人间本无路,人走得多了,就是路了。”

“朝廷命官手里攥着印把子,就是攥着权力,但凡是真心实意存有救民之心,何来为民无路?”

张居正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也相信为民无路这四个字,是为官者的困境,这是他的缺陷,他缺少地方从政经验,但侯于赵用事实告诉张居正,根本不是。

棉兰老岛铜章镇就是典型的例子,殷正茂派去的官员,真的就必须要和红毛番、夷人这些教民,苟合起来,一起欺压汉民,才能维持铜章镇的存续?根本就是扯谎。

王谦把这件事说的很清楚,其实就是为了希图易结,教民们组织度更强,为了不惹麻烦,就变成了一丘之貉罢了。

铜章镇官吏,完全可以告诉殷正茂情况,吕宋有十个营,五个步营、五个水师营,直接扣上一个教匪的名义,大肆清缴就是,就像殷宗信现在做的这样。

图省事、懒得管、阶级认同更趋近于同为统治阶级的教会等等,才是王谦确定铜章镇是官逼民反的原因,错在地方官员失德,而非百姓们是刁民。

难就不做了,难就知难而退,难就退缩,遇到点困难,就只知道叫苦,根本不想任何办法,甚至不愿意奏闻朝廷,这些贱儒,做事一定会半途而废,这是张居正反复讲的不毅馁弱。

陛下当年十岁习武,肩峰撞击,疼的肩膀用不上力,陛下就不叫苦,让缇帅朱希孝直接暴力开肩,暴力开肩、暴力开胯,那多疼?

陛下就不喊苦喊累喊疼,还说朱希孝没吃饭。

说到底,还是朝廷命官们的潜意识里,从来没有权责对等的概念。

“今日地方之封建,就要寓封建于郡县去解决!”顾宪成终于讲出了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顾宪成侃侃而谈,讲起了他的想法,州县长官世袭罔替、裁撤州县一级冗余的监察机构、赋予地方高度的财政自主权、简化政治流程、裁撤冗官,寓封建于郡县,寓分权于集权。

以一郡行其一郡,以一县行其一县,赏罚自用,予夺自专。

在州县一级的地方,选择放纵、活力、发展,让世袭官和这些封建化的地方吏员去斗;

在州县之上,选择集中、秩序和稳定,增加府、三司、朝廷的考成,让行政更加高效和稳定。

“天才般的想法。”朱翊钧乐呵呵的说道,顾宪成这套说辞,简而言之就是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其实稍微改良一下,就是日后大洋彼岸的美帝。

“没有任何行政经验的痴心妄想。”张居正一脸嫌弃的说道:“还以为会有什么高论,是集中还是放纵,这是路线问题,是不能全都要的。他既想要集中权力的稳定与秩序,又想要放纵权力带来的活力,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路线之争只有你死我活,根本没有共生共存的可能。

张居正当国二十年,央地矛盾若是能如此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还能绵延数千年,成为决定国朝兴衰的主要矛盾之一?

果然,历史已经证明,而且会持续证明,哪怕是贪腐成性、尸位素餐的官选官,执政能力,依旧远远强过这些没有任何经验,只靠拍脑门、臆想、袖手谈心性的民间意见领袖。

毕竟贪官也是要做事的,贪官不做事,真的贪不了多少银子,只有做事,才有可乘之机。

意见篓子只需要一张嘴罢了。

“若是让这些只知道袖手谈心性家伙上了位,执掌了权柄,大明离亡国就不远了。”张居正做出了一个断言。

大明别的不怕,就怕统治阶级都是这种满脑子都是水的蠢货,袖手谈心性的贱儒。

焦竑一直等到顾宪成完整表述了自己的意见,才开口说道:“我复述一下你的想法,你是说在州县设立世官,让这些世袭的世官,来跟这些封建化的各司斗?”

“也就是你说的,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

“然也。”顾宪成完全肯定了焦竑的理解而后补充说道:“但州县之上,令长则完全由朝廷委派,州县之上,太守三年一易,圣上诏遣御史巡按四方严密监察,其督抚司道,严厉考成,百姓是否乐业安居。”

州县之下强调放权,州县之上强调集中权力,这就是顾宪成的构想。

“那有个问题,如何避免府一级的权力封建化呢?”焦竑询问道。

顾宪成理所当然的说道:“自然是三年一易的流官,三年就要转任一次。”

焦竑连连摇头说道:“我问的权力封建化,不是问的太守这个职位。”

“现在大明的州县地方,封建化严重,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你让州县世官,那州县世官,岂不是就是现在州县里那些世袭罔替的书吏了吗?”

“日后的府一级的知府太守,要面临的问题,和现在州县要面临的问题如出一辙,施政的话,下面世袭罔替的书吏阻挠,你这个法子,没有解决问题啊。”

“到那个时候,把府封建化;再过段时间,就把地方三司封建化,这不就是唐末的藩镇割据了吗?”

焦竑的问题,让顾宪成眉头紧锁,他连连摆手说道:“容我缓思,缓思,朝廷可以杜绝府一级的封建化,因为朝廷的权力在府一级可以完全展现出来!”

顾宪成找到了办法,朝廷在县一级的掌控能力较弱,可是到府一级掌控就强得多了。

“因为权力伸到了县一级,所以朝廷对府一级才有如此强力的掌控,一旦县里完全封建化,对府一级的掌控就会大幅削弱了。”焦竑点透了顾宪成未能思虑周全的地方。

焦竑的意思很简单:二楼是建在一楼上的。

纵观历朝历代,地方坐大割据,而后各方诸侯乱战的过程,就能明显看到朝廷掌控力衰弱的过程。

乡野失控,县失控,府或者郡一级失控,最后就是各省、道失控,而后几个省、道,联合起来对抗朝廷,并且彼此攻伐,天下大乱。

黎牙实站了起来,走到了台上对四方拱手见礼后,才开口说道:“顾宪成对吧,我是泰西人,你这个法子,只会把大明变成泰西,除此之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大明距离封建的时间,实在是太久远了,以至于让人们怀念起了封建的好处,不过,大明开海了,世界扑面而来,各种各样的体制,也有了实际的例子。”

“还是我来讲封建的害处吧。”

黎牙实面色变得悲痛了起来,叹了口气说道:“我是个懦夫,我苟活在大明,而不是像马丽昂那样,用自己的命,给泰西带去光明的种子。”

“下面我来讲讲封建的害处和当下泰西是何等的人间炼狱。”

黎牙实觉得大明这帮生活在道德高地的城巴佬,实在是有点太没有见识了!连封建是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还大谈封建!

城巴佬就是城巴佬!

居然幻想用封建制对抗地方权力的封建化,这已经不是开历史倒车了,是对封建二字,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

黎牙实讲述了一个泰西农奴的生活,这个故事很长,听得诸多大明士大夫一愣一愣的。

“这就是欧洲农夫们吃的东西,它可以保存一年之久,因为只有每年交税的时候,才能借用封建领主的火炉,烤这些面包,你们有谁想要试一试吗?”黎牙实在故事的最后,拿出了一根又黑又长的面包,重重的敲在了桌上,连续敲了数下,连屑都没掉一点。

“君子远庖厨,你们这些士大夫们,连饭都不做,当然不知道锅这种东西,在全世界都是紧俏的货物,这种面包,要敲碎了泡在冷水里泡一天,才能吃下去。”

黎牙实觉得礼部官员都有点过于高大上了,论证大明是天朝上国,从文字、从制度、从钢铁、从技术、从纠错机制,充斥着读书人、天朝上国的傲慢。

就把铁锅这玩意儿拿出来,就可以证明了,根本不用那么多高大上的玩意儿去佐证。

炒菜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文明都能端出来的。

泰西的农夫们,到现在都没有热灶这种东西,锅是没有的,吃的都是冷餐!啃的都是这种比石头块还要硬的面包,泡一整天就是全家的食物!

“这黑面包就是封建。”黎牙实说完,瞟了一眼顾宪成,满是嫌弃。

黎牙实把开普勒叫上了台,开普勒是个天才,他在没有傍上富婆之前,钱不多的他,就吃的这玩意儿,黎牙实让开普勒演示了一遍这种面包的吃法,锯开面包,泡进了水里,递到了顾宪成面前。

“你能吃得下吗?”开普勒郑重的问道。

“不能。”顾宪成退了一步,摇头说道,他的确很惨,但出身名门,而且还是士大夫,这辈子都没有自己做过饭,这玩意儿,他真的咬不动。

“日后,就不要说什么寓封建于州县,寓分权于集权了。”黎牙实嘴角抽搐了下,都是大明的米养出来的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大光明教在泰西如同燎原之火,绝非偶然。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