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王陈炳文听到康王汪海洋的一番言论,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时内心感到十分惭愧,心里暗想道:
“”汪海洋虽然心狠手辣,但是他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无人能比,我惭愧呀“”
“”可话又说回来,识时务者为俊杰,他要陪天国一同赴死,难道我就必须追随吗?“”
“”蠢“”
“”愚蠢至极!!!“”
听王陈炳文知道这个汪海洋是个铁板一块,想要劝他与自己一同投降,这纯粹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不仅拉不拢他,反而还将自己坑死,所以邀请汪海洋投降这事儿,陈炳文提都不能提。
........
所以陈炳文立刻打消了拉拢康王汪海洋投降朝廷的想法,他开始敷衍附和汪海洋:
“”嗯...嗯...嗯......上次杀叛徒,康王你是对的,我衷心佩服你“”
“”若谭绍光有你这般铁血手段,他也不至于若如此下场“”
“”苏州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
见一向与自己不合的听王陈炳文如此夸赞自己,康王汪海洋更加得意了。
“”那当然“”
“”听王......我说个丑话,你别不高兴,虽然我职位比你小,但是我的见识比你高, 军中好多事情你还是要听一下我的意见“”
........。
两人敷衍了几句,听王陈炳文以军务在身,离开了。
开始实行自己的投降计划。
.......
听王陈炳文回到自己的行辕后,找自己几个得力的师爷,让他们写乞降信试图联系城外的左宗棠,商讨投降事宜。
这些师爷早就在半年前劝过陈炳文:
“”早日投降朝廷,还能捞过一官半职,若投降晚了别说投降了,人头都会不保“”
.......
陈炳文当时不听,如今主动提投降,师爷们当然高兴极了,随后几个人合力写了一封乞降信,读了又读,改了又改,最终确定最佳方案,然后读给陈炳文听。
信中内容尽是卑微之态,把太平天国形容成黑暗腐败,把天王洪秀全形容成神棍,就把朝廷形容成正统,正义之师。
陈炳文听后这封信,喊了三个字:
“”妙.....“”
“”妙......“”
“”妙........“”
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这些师爷都是有点文化水平的人,他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估计像天王洪秀全一样参加了好多届,都是没考中。
为此心灰意冷!
但是这些人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所以才加入太平天国各位将军,来辅佐他们。
如今太平天国快完了,这些人又立马劝太平天国众王向朝廷投降,他们摇身一变又变成了朝廷的人,吃着皇粮,欺压着百姓。
好一招曲线转身!
......
陈炳文开始幻想美好的未来,他幻想有一天戴上朝廷的官帽,走在众人面前,众人纷纷向他下跪,还齐声高喊:“”陈大人“”。
他的几位师爷幕僚们在一旁附和:
“”现在投降朝廷还有活路“”
“”汪海洋不肯投降,绝意与天国共生死,实在是愚蠢至极“”
........。
陈炳文内心澎湃,嘴里也喃喃道:
“”我陈炳文做不到,我不能让我一家老小成为朝廷钦犯,当街凌迟处死“”
“”大家帮帮忙,协助本王投降朝廷,争取捞个大一点的官职“”
.......
太平天国听王陈炳文的乞降信很快偷偷的送到了城外左宗棠的手中。
信中的内容大致是:
“”我陈炳文可以投降朝廷,也可以帮忙攻打杭州“”
.......
收到这封信的左宗棠说个实话是内心狂喜,可他又不相信这是真的,堂堂太平天国听王陈炳文主动向自己投降?
而且他还说是帮忙攻打杭州,身为杭州第一把手直接把杭州占领,再献给自己,这样岂不是更符合常理?
左宗棠不信这是真的:
“”这有可能是诈降! ! !“”
所以左宗棠也写信与陈炳文谈起了投降的条件,试探对方的态度。
陈炳文为了让左宗棠相信自己是真心投降,还将自己引以为傲的听王大印令人送到左宗棠的手中。
然后还在信中向左宗棠解释:
“”不是我不肯献上杭州投降, 而是杭州城内有个汪海洋 此人生猛无比, 若他知道我投降 必然带兵攻我“”
.......
左宗棠看到大印后,这才相信这是真的。为什么陈炳文奉上自己的太平天国大印,朝廷官员一般都会相信呢。
大家要知道,太平天国将领们最在意的是什么吗?
太平天国众王不是非常在意荣华富贵,也不是非常在意山珍海味,更不是非常在意美女,他们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
“”官职大印“”。
这些人世代务农,贫穷至极,可突然有一天从贫农一下子变成太平天国的王,这种命运的转变,是万世修不来的福分。
这个大印就是身份的象征,对他们来说比他们的命还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他们这么重视自己的身份,那为何还要投降朝廷呢?
那我就简单解释一下,他们当上太平天国的王之后,享受那种美女如云,万人敬仰这种特权。
这种特权一旦拥有人心就变了,他们是肯定舍不得丢弃这种特权,所以眼见太平天国快完了,他们想投降朝廷继续拥有这种特权。
继续做人上人
这就是太平天国许多将领为什么要投降朝廷的原因。
......
左宗棠拿到听王陈炳文的“”听王“”大印后,高兴的手舞足蹈。
因为左宗棠再也不用消耗军事力量来艰难的攻打杭州了
再说个现实,其实攻打杭州左宗棠早就吃不消了。
他的楚军军需粮草,军饷早已见底,部队处于崩溃的边缘。他现在在和太平军比拼消耗,比拼后勤,看谁先扛不住。
如今杭州头号发匪陈炳文主动向自己投降,这对左宗棠来说干旱的土地犹如下了一场大雨,来的太及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