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搬到这个小院子之后经常能听到虫鸣。
苏瑾本以为是正常现象,结果小李分析出虫鸣声虽然惟妙惟肖,但是跟自然界相似度只有百分之五十,属于人为模仿。
苏瑾最初觉得这里的虫子或许和现实世界的不一样,但是留意之后,也察觉到了不同之处。
不过她发觉这虫鸣声只是一种警示,提醒她有情况。
她同父亲苏文博说了这异常虫鸣,苏文博和苏福秦闯两人留心观察几日之后确定对方没有恶意,分析可能是官府的人执行什么任务刚好路过。
虽然如此,苏瑾还是发现有时候虫鸣之后会发生异常情况。
就如此时,月色朦胧下,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翻过并不算高的院墙,落地无声,迅速隐没在墙角阴影里。
苏瑾静静地等着,那黑影没有停留太久,也就三五分钟的功夫,又悄无声息地翻墙离去。
黑影离去之后又等了一会儿,苏瑾才重新点亮烛火。
苏文博和林氏也从屋内出来,苏文博在院子里查看之后,又跟林氏一起来女儿书房。
他眉头紧锁:“刚才的人落地无声,并不是寻常盗贼。”
苏瑾问:“莫不是这院子里埋了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宝藏?”
苏文博摇头。
“不可能,咱们之前已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贼人很明显就是冲着我们来的?”
苏瑾还是不理解,她皱眉道:
“刚才那个人不声不响跳到院子里蹲那么一会儿,似乎更像是在躲避什么。”
林氏生气道:“无论是什么原因,咱们家也不能是别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这小院子已经不如以前安宁,看家护院的人手必须要加强了。”
苏文博点点头:“我已经在寻摸,只是要寻那手脚利落,背景干净,武功高又忠心可靠的人,一时间没有那么容易。”
苏瑾道,“爹,买护卫的事情慢慢来,咱们可以先找一些退伍的老兵或走镖的武师,只负责夜间护卫。”
“也只能先这样了。”苏文博点头答应。
接下来的几天,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苏瑾按部就班地推进着她的计划。
苏文博亲自跑了几趟城南的刘记种子行,凭借他豪爽却不失精明的性格,以优惠半成的价格签订了开春供应种子的契约。
林氏也去果脯铺子找了那位制作果脯的老师傅探了口风,那老师傅没有听说过什么霜柿饼,林氏交涉了一番之后,对方也不想卖方子,只能无功而返。
苏瑾拿出抄写好的技术部小李发送的秘制配方交给林氏。
“娘,我想到一个方子不知道行不行,过些天柿子成熟后您安排人试制一下。”
林氏接过,只见上面分步骤写了方法,她看过之后点点头。
“那柿子林外围阳光好的地方已经有些熟透的了,过几天我带着李妈妈和夏橙先按照这个方法试制。”
常青已经出发去余杭郡。苏文博又顺便拜访了几家相熟的酒楼和南北货行,将未来酱菜和柿饼的销路初步摸了个底,带回来不少的宝贵经验。
西街那间杂货铺苏文博也同时亲自督导进行清空和改造。
铺面招牌改成了‘锦华轩’三个大字,字体清雅风骨傲然。
临街的窗户被扩大,镶嵌了透明度极好的琉璃,确保了店内光线明亮。
杂货铺的墙壁也重新进行了粉刷,定制的枣木货架和展示台取代了旧木架,格局疏朗有致。
靠里一侧,用屏风隔出一个雅间。
杂货铺改造的动静虽然不大,依然引来左邻右舍和过往行人的好奇。
很多人得知这是苏家三房新开的布料铺子,不由得暗自嘀咕:
“三房的小姐刚在遴选上栽了跟头,一家人被撵出来也不知道安生些,居然又开始鼓捣铺面,苏三爷果然是个能折腾的!”
“是啊,听说分家只得了五百两银子,那点钱能折腾出什么花来?”
苏文博对于这些议论毫不在意。
议论他没有关系,别牵扯他女儿就行了。
半月后,锦华轩窗明几净,准备就绪。
苏瑾和赵师傅青黛三人在染坊库存里精心挑选出一批色彩质地上乘的布匹,作为锦华轩的镇店之宝。
一匹光泽流转的暮山紫云锦被展开,铺在正中最显眼的展示台上,如同将一片烟霞凝固定格。
旁边是数匹秋香绿的杭绸,色泽温润如玉,还有赵师傅带领工匠们新染的雨过天青绡,轻薄如烟,对着光看,隐隐有冰裂纹理,美不胜收。
阳光透过琉璃窗洒进来,映得那些布料色彩愈发饱满动人,丝光流转间,一种高级而静谧的氛围自然弥漫开来。
项目组团队经过资料筛选之后,查到一个在某布庄做二掌柜的人能力很强但是不太得志,苏文博亲自去谈了一次就很利索的把人给挖过来了。
锦华轩开业后凭借过硬的品质和独特的色彩吸引了一部分新老主顾的注意,虽然谈不上顾客盈门,但也稳步盈利。
苏瑾对这种结果完全在预料之中。
她预料之外的是父母身上悄然发生的变化。
她原本还担心苏文博骤然独立会手忙脚乱被底下的人欺瞒,很快她就发现自己低估了他的能力。
苏文博负责田庄改造事宜的时候,雷厉风行地处置了清水田庄一个试图欺上瞒下使坏捣乱的旧庄头,找到其罪证毫不留情扭送官府,顿时震慑了其余犹豫观望的庄户。
他除了严苛还很会笼络人心,在种植庄稼的农事上说得头头是道堪称专家。凭着一份耿直又不失圆融的性情,跟庄户们迅速打成一片,原本散漫的两个田庄被调动起了十足的干劲,心甘情愿的尝试种植新品种。
常青的办事效率极高,锦华轩开业时,染坊刚好收到了他让人捎回了一个小木箱,箱子里是湿苔藓包裹的几株紫云草。这段时间正好可以按照苏瑾提供的栽培要点试验种植。
母亲林氏跟苏文博配合默契。
她接手管理两处田庄和锦华轩的日常账目,处理起人事来,圆融通透,将新的庄头和铺子掌柜管束的服服帖帖。一些苏瑾觉得要费些周折的事情,到了她那里三言两语就能化解于无形。
苏瑾心里的异样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