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西侧的硝烟还未散尽,李宗仁的全线反击电报便由通讯兵策马送到陈砚手中。电报纸被炮火熏得边缘焦黄,字迹却格外清晰:“令121师协同滇军60军、川军122师,全线追击矶谷师团残部,肃清台儿庄外围日军补给点,为台儿庄大捷扫清障碍!”
陈砚攥紧电报,转身望向阵地前的麦田——日军撤退时留下的履带印还新鲜,丢弃的军帽、弹壳散落在麦秆间,矶谷师团的主力虽撤,却仍有小股部队盘踞在三公里外的王家集补给点,那里囤积着日军的弹药和粮秣。
“传我命令!”陈砚的声音穿透残余的硝烟,“赵老栓率1营为先锋,沿麦田主干道追击,务必咬住日军后卫;石刚带侦察连抄小路绕至王家集后方,炸毁汶河上的木桥,断日军退路;滇军杨团长率部从右翼包抄,堵截逃窜的日军;3营清理阵地残敌,随后跟进支援!”
赵老栓早憋足了劲,闻言抄起磨得锃亮的重机枪,往肩膀上一扛,冲1营的弟兄吼:“李营长的仇还没报够!狗娘养的鬼子想跑?咱黔军的枪杆子可不答应!”士兵们齐声应和,步枪上膛的脆响连成一片,栓柱扶着刚缴获的三八大盖,身边的狗剩攥着砍柴刀,眼神里没了往日的怯意:“班长,俺跟你冲,多杀鬼子给李营长报仇!”
追击的号角在麦田里吹响,1营的士兵踩着弹坑往前冲,重机枪的火舌扫向逃窜的日军后卫。日军慌不择路,往汶河方向退,却没料到石刚的侦察连早已摸至木桥旁。苗族弟兄们凭着山林里练出的本事,悄无声息解决了桥头的哨兵,将三枚手榴弹捆在桥柱上,“轰隆”一声,木桥断成两截,河水溅起的泥点里,日军的退路被彻底斩断。
“没路跑了!缴枪不杀!”陈砚率3营赶到,驳壳枪指向前方,黔军士兵的呐喊震得麦田里的麻雀惊飞。日军后卫见进退无路,有的举枪投降,有的仍负隅顽抗,却被黔军的刺刀和滇军的步枪交叉压制,片刻便被肃清。
王家集补给点的日军听到枪声,试图装车逃窜,却被滇军的迫击炮盯上——杨团长亲自校准炮位,三发炮弹精准砸向日军的卡车队,两辆卡车瞬间起火,堵住了补给点的大门。陈砚趁势率部冲锋,士兵们翻过补给点的矮墙,与日军展开巷战。石刚的侦察连从后院翻入,苗刀劈向日军的机枪手,几个回合便端掉了火力点。
激战半个时辰,王家集补给点被彻底攻克。王锐带着后勤兵冲进仓库,眼睛瞬间亮了——十几箱三八式步枪子弹、五挺九二式轻机枪、八门掷弹筒,还有十辆满载罐头和炮弹的卡车,整整齐齐码在仓库里。“副师长!发大财了!”王锐擦着额头的汗,指着物资清单喊,“光子弹就有五千发,够咱121师打一场硬仗!”
陈砚走到卡车旁,拍了拍冰凉的车厢板,心里清楚这些物资对黔军的意义——自合肥突围后,121师的装备始终捉襟见肘,如今缴获的这些,不仅能补足损耗,还能为新兵配齐武器。他回头对王锐说:“先把轻机枪和掷弹筒分给各营,卡车留两辆运伤员,其余的拉回阵地,弹药按编制补充,多出来的封存,留给后续的新兵。”
追击的路上,沿途的百姓扶老携幼站在路边,看着黔军押着日军俘虏、拉着缴获的物资路过,纷纷端来热水和粗粮。王家集的十几个青年挤到陈砚面前,领头的是个叫王虎的后生,手里攥着锄头:“陈长官,俺们想参军!鬼子占了俺们的地,杀了俺们的亲人,俺们要跟着你们杀鬼子!”
陈砚看着这群满脸赤诚的青年,想起刚参军的栓柱和狗剩,点头应下:“好!都收下!王锐,把他们编入新兵队,让老兵带着,先练瞄准和拼刺,跟着3营清理残敌,边打边学!”王虎等人欢呼着接过老兵递来的步枪,虽动作生涩,却眼神坚定。
此时的台儿庄外围,各友军的追击也传来捷报:川军122师拿下了日军的炮兵阵地,缴获两门山炮;滇军60军肃清了枣庄外围的日军据点,与121师形成合围之势。陈砚站在汶河岸边,望着整个战场的形势——矶谷师团的残部被压缩在台儿庄以北的狭窄区域,已无还手之力,台儿庄大捷的曙光就在眼前。
夕阳西下时,121师撤回阵地,士兵们扛着缴获的武器,押着俘虏,身后跟着新参军的青年。赵老栓的1营清点完人数,除了几个轻伤的弟兄,竟无一人阵亡,他咧嘴笑着找陈砚报功:“副师长,俺们1营追出五里地,砍了二十多个鬼子,还缴了三匹战马!”石刚也带着侦察连回来,手里拎着日军少佐的军刀:“王家集的鬼子军需官,被俺们逮着了,审出矶谷师团的补给线,就在临城方向!”
陈砚让炊事班煮了缴获的日军罐头,分给士兵和新兵,篝火旁,老兵给新兵讲淞沪会战的拼刺技巧,石刚教苗族弟兄辨认日军的手雷,王锐则在一旁登记新补充的装备:中正式步枪五十支、轻机枪五挺、掷弹筒八门、子弹五千发,还有十辆卡车,足够支撑121师接下来的战斗。
“副师长,李宗仁长官的参谋来了!”通讯兵的喊声打断了营地的热闹,陈砚迎上去,参谋递来一封电报:“李长官传令,嘉奖121师追击有功,令明日配合主力进攻台儿庄核心阵地,务必拿下矶谷师团的指挥部!”
陈砚接过电报,转身望向台儿庄的方向,夜色里,日军的营地还亮着零星的灯火,却已没了往日的嚣张。他回头看着围坐在篝火旁的弟兄们,看着新补充的武器和兵员,心里清楚,这支从合肥残部走过来的黔军,如今已是兵强马壮,不仅有了足够的装备,更有了百姓的支持和友军的信任。
“兄弟们!”陈砚的声音在夜色里格外响亮,“明日攻打台儿庄核心阵地,咱们121师还是打先锋!拿下矶谷师团的指挥部,为李营长报仇,为所有牺牲的弟兄报仇!”
“杀鬼子!拿台儿庄!”士兵们的呐喊震彻夜空,新兵和老兵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火光映着他们的脸庞,也映着阵地上新补充的武器——那些缴获的机枪、卡车,还有新参军的青年,都成了黔军铁血的底气。
王锐走到陈砚身边,递上一份新的兵员清单:“副师长,加上王家集参军的青年,咱们121师又扩充了一个排,新兵和老兵混编,明天就能上战场!”陈砚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按咱们之前练的战术来,新兵跟在老兵身后,先学实战,咱们的队伍,要越打越壮!”
夜色渐深,阵地的篝火渐次熄灭,只有哨兵的脚步声和远处的虫鸣。陈砚站在李达的坟前,添了一把新土:“李达,你看着,咱们不仅要拿下台儿庄,还要把鬼子赶出山东,赶出中国!”坟头的野草被夜风吹动,仿佛是无声的回应。
次日拂晓,台儿庄的总攻号角吹响,121师的士兵们扛着新补充的武器,跟着友军冲向日军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