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青云玉佩的真相,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苏晚紧接着抛出的“江南苏家”背景,更是让所有顾家长辈心神剧震。几位老人交换着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骇与恍然。
三叔公深吸一口气,拄着拐杖的手微微颤抖,他看向苏晚,目光不再是看待一个晚辈孙媳,而是带上了几分难以言喻的郑重与探究。
“孩子……”三叔公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你方才说,你出自江南苏家。那你可知道,你的外祖父,苏老爷子,与我顾家,与你已故的顾爷爷,曾是旧识?”
此言一出,连顾晏舟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从未听爷爷提起过与江南苏家有何渊源。
苏晚面对三叔公的询问,微微颔首,神情间带着一丝追忆与敬重:“是。外祖父在世时,曾对我提起过几次。那大约是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她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当年,顾爷爷……顾老先生,尚在壮年,雄心勃勃,意图开拓南方的航运线路。然而,在一次亲自南下考察的途中,他所乘的船只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雨和暗流,触礁沉没。顾老先生虽侥幸被冲上岸,却身受重伤,更因在冰冷河水中浸泡过久,寒气入骨,引发了极其凶险的‘寒毒侵脉’之症,性命垂危。随行的医生束手无策。”
随着苏晚的叙述,一段尘封的往事缓缓在众人面前展开。几位年长的顾家人依稀记得,当年老家主确实曾有过一次惊险的南方之行,回来后休养了将近一年才恢复,但具体细节,却知之甚少。
“当时,顾老先生昏迷不醒,被当地渔民所救,但病情持续恶化。机缘巧合之下,消息传到了正在云游采药的外祖父耳中。”苏晚继续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实感,“外祖父听闻是北地顾家的家主遇险,念及顾家素来名声不错,便连夜赶去。”
“外祖父赶到时,顾老先生已是脉象微弱,几近油尽灯枯。是外祖父用了苏家秘传的‘九阳回魂针’,辅以珍藏的‘赤阳灵芝’为主药,耗费了七天七夜的心力,才将顾老先生从鬼门关硬生生拉了回来,并拔除了他体内的寒毒。”
九阳回魂针!赤阳灵芝!
这些名词,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陌生,但对于顾家这些见识广博的长辈来说,却如同传说中的事物!他们看向苏晚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江南苏家的医术,竟已到了如此通玄的地步?
“顾老先生康复后,对外祖父感激涕零,欲以重金酬谢,但被外祖父婉拒。”苏晚顿了顿,看向顾晏舟,眼神温柔,“外祖父说,医者仁心,救人乃本分,不求回报。顾老先生却坚持要留下信物,言说苏家日后若有需要,顾家必倾力相助,绝不推辞。”
她轻轻抬起手,露出了腕间一个看似朴素无华的木质手串,上面刻着极其繁复的纹路。“这‘沉香木珠’,便是当年顾老先生留下的信物之一。另一件信物,则是一份由双方签字用印的契书,约定苏家后人可凭此信物,向顾家提出一个不违背道义的要求。”
整个宴会厅寂静无声,所有人都被这段秘辛深深吸引。原来顾家与苏家,竟有如此深厚的救命之恩渊源!
“外祖父一生淡泊,并未动用过这份约定。他晚年时,将木珠与契书交于我母亲,后来……又到了我手中。”苏晚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感伤,“母亲去世后,我流落在外,阴差阳错与晏舟相遇……这或许,也是冥冥之中的定数。”
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坦荡地迎上所有人:“我嫁入顾家,从未想过凭借祖辈恩情要求什么。今日若非晏明质疑,我本不欲提及此事。我苏晚行事,但求问心无愧。我的身份,我的能力,皆传承自苏家,从未用于损害顾家分毫,相反……”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她的未尽之语——相反,她多次在危难中帮助顾家,救治三叔公,稳住人心,甚至此刻正在帮助顾晏舟应对内外强敌。
顾晏明早已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他不仅误解了母亲的玉佩,更不知道,自己质疑的对象,其外祖父竟是自己爷爷的救命恩人!他今天的发难,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更显得无比忘恩负义!
顾晏舟走到苏晚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澎湃情感。他终于明白,为何初见时便觉得她与众不同,为何她拥有如此多的秘密与才华……原来,他们的缘分,早在祖辈便已种下。
三叔公长叹一声,拄着拐杖站起身,对着苏晚,郑重地欠了欠身:“苏小姐……不,孙媳妇。顾家,欠苏家一个天大的人情,更委屈你了。”
这一声“孙媳妇”,带着前所未有的认可与敬重。
苏晚以一段祖辈往事,不仅彻底洗清了身上的嫌疑,更将自己在顾家的地位,推上了一个无可撼动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