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政治、军事双重领域之权威加持的汝南袁氏,如今已经正式威震天下,从天下第一士族,变成了当之无愧、无可动摇的天下第一士族。
在所有士族、豪强的眼中,袁基是比行事随心所欲的天子刘宏,更应追随之人。
士族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家族延续或更上一层楼,若放到士人的个人层面上来看,也许还有名扬天下、留名青史一类的愿望。
这些愿望,追随皇帝或许做不到,但追随身为汝南袁氏族长的袁基定能做到。
袁基自然也清楚如今自己所处的极高地位,说一句“振臂一呼,天下英雄皆可入吾囊中。”——一点都不为过。
当然,袁基本身不是一个傲慢之人,他不会认为每个人都理所当然会入他麾下。
是否为君臣,全看缘分,但袁基肯定是不会缺少臣子的。
不过这些都是下一步的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回程,返回洛阳。
终于,在万民热情相迎又相送的场景中,袁基带着汉军,成功返回洛阳城外。
此次依旧有刘宏带着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这次刘宏做得没错,因为这次是一定得等的。
袁基打了一场漂亮的对外战争,这是一场对外战争的大胜。
若这队大胜之师,天子刘宏不来迎接,那刘宏收到的阴阳嘲讽之声,定比现在还要多出数倍。
当然,刘宏没有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以他自己的本心来说,友人士纪离开洛阳许久,他早就想念士纪至极。
如今终于等来了士纪回朝,他自然要等在洛阳城外。
更何况上次士纪南下益州他都出城相迎,此次北征鲜卑,他刘宏怎可不出?
刘宏坐于圣驾之上,一直翘首以盼,等得期待又焦急。
很快,远处,滚滚尘土漫天席卷而至,遮天蔽日。
大胜之军刚一回朝,就携回了草原呼啸之风,战场金戈之势。
一时间,文武百官皆忍不住屏住呼吸,看着远处一幕,莫名跟着心脏震颤。
胜了。
是真的胜了!
千军万马之威势,确切地显示出了此一战,汉军兵马损耗之低。
之前的许多战果,刘宏和满朝文武大臣皆是通过战报得知,未亲眼得见,总是没有实感。
虽见过檀石槐的头颅,但就那一颗,解气是解气,却并未给人真正大胜的酣畅淋漓之感。
而此刻,看着远处缓缓而至的汉军,看着即使距离遥远,也依旧显眼的骠骑将军袁基——洛阳城外见到此幕的所有人,积攒已久的喜意终于落下。稳稳地落在心底,包裹住心脏。
“士纪!!”
同样被这种感受包裹的刘宏,忍不住激动大声呼喊。
他本就是随心所欲之人,开心的劲头上来了,就顾不上那么多,直接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起身,在圣驾上大幅度左右挥手。
“士纪!”
即使知道袁基他们只剩不长的距离就可抵达洛阳门下,但刘宏依旧像等不及一般,扶着车驾下张让的肩膀,一个用力就蹦了下去。
众人见这“望之不似人君”的一幕,皆一脸“习惯了”的表情。
刘宏没理会身后众臣是什么想法,他远远望着远处英姿勃发的身影,确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刻,他心里涌上来的酸涩和开心,不是假的。
他大步迎了上去,仿佛只是一个普通士人去迎接一个朋友一般,背影欢快。
而身处汉军前的袁基,远远见到远处跑来一个小黑点,身影极其不稳重。
他忍不住露出无奈的神色。
小黑点还能是何人?除了刘宏,他实在是想不出能在万军阵前和一众文武面前欢快出列之人,会是何人。
说实话,袁基倒是也有些想刘宏了,毕竟他离开洛阳快半年之久,洛阳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袁基都甚是想念。
他在征战鲜卑之时,不忙的时间空隙中,会想念叔父,想念妻子,想念洛阳的一群忘年交们。
也想念远在其他地方的臣子们,还有他依旧在老家守孝的另一个弟弟“袁绍”。
随着袁基身为“东汉袁基”的记忆渐渐清晰,小时候的种种情感,如随机而至的礼物一般,会时不时突然在他的脑海中打开。
有他同父亲袁逢的情感——他真切地爱着父亲袁逢,尊敬着父亲袁逢。
有他同袁术、袁绍两个弟弟的情感,比如那次两个弟弟替他受罚之事,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二人吵吵闹闹之事——他曾说过,自己练习射术最开始的动力,就是他的两个弟弟。
袁基是一个想到就会行动的人,他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写下一封封书信,并攒着,暂时封存。
等到可以往朝廷发送战报之时,袁基就会让信使捎带上他的信,去多跑几个地方,帮他送到每个收信之人的住所。
刘宏自然也收到过袁基的私信。
不是战报那种没有感情色彩的语句,而是真切地以友人身份交流的书信。
这些书信,伴随着前线连番传来的代表胜利的战报,如同情感催化剂——即使袁基不在洛阳,也仿佛从未离开过一般,让刘宏从未有一刻淡下对袁基的友情。
而此时真切地见到了袁基的身影,刘宏如何能不激动?不欣喜?
他“噔噔噔”地跑着,跑得飞快。
袁基眼见着刘宏越来越近,恐怕他若再不迎上去,刘宏再有几步就要到汉军军阵前了。
无奈,袁基只得脱离汉军军阵,迎上前去。
身后,典韦不能跟上去,他立马做出手势给身旁传令兵。
士兵层层传递,大军速度开始减慢,为两方人马中间的两个人,空出充足的叙旧空间。
那边,刘宏还在边跑边呼喊:“士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