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重铸利剑与肩负星辰
战争的结束,并非意味着终点,而是一个更为复杂、更具挑战的新阶段的开始。对于在血火中淬炼而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武装力量而言,尤其是如此。
在远离公众视线的、位于巴颜喀拉山脉深处的“黑色长城”核心实验室内,能量的微光在精密的仪器间流淌,发出低沉的嗡鸣。杜蔷薇——雄兵连的战术核心,虫洞驾驭的顶尖高手——正平静地站在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环形能量场中央。她身着便装,闭目凝神,感受着体内前所未有的能量流动与基因层面的深度优化。
按照“黑色长城”计划最初的蓝图和战时的数据积累,结合部分来自德诺文明以及天使文明共享的基因工程技术,蔷薇成功地、平稳地跨越了那道关键的门槛,晋升为第三代超级战士。这不仅意味着她身体强度、暗能量亲和度、恢复速度的指数级提升,更意味着她对微虫洞的运算和操控能力将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足以支撑更复杂、更频繁、更远距离的战略性空间跳跃。她是雄兵连中,继葛小伦、刘闯这些拥有“造神工程”基因的成员之后,首个依靠自身潜力和后天技术突破,迈入三代神体领域的战士。这标志着中国在超级战士培育技术上,取得了独立自主的关键性突破。
而在另一间同样充满科技感的生物调制舱内,琪琳的经历则代表了另一种路径。她并非最初“黑色长城”计划名单上的核心成员,而是因缘际会,在机场路战役中重伤觉醒体内沉睡的“神河一代”超级基因,才踏入了这个超凡的领域。作为最初代的神河超级基因携带者,她的潜力和上限一度被认为有限。但怜风从未放弃对她的关注。这位心思缜密的总工程师,在战争期间就一直在默默为琪琳研究和完善升级方案,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战争间隙,不断进行数据模拟和安全性验证。
如今,全面战争结束,资源和技术条件相对改善,怜风亲自签批了琪琳的升级计划。此刻,琪琳正经历着从一代超级战士向二代的神体升级。过程虽然不如蔷薇的晋升那般惊天动地,却同样至关重要。更强的身体素质,更敏锐的动态视觉和神经反射,更持久的耐力,以及与她那把专属“裁决”狙击步枪更深的能量共鸣……这将使这位本就致命的狙击手,在未来的战场上,无论是应对地球内部的残余威胁,还是可能面对的星际冲突,都拥有更可靠的保障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雄兵连成员的个人实力提升,是“黑色长城”工程在战后重点推进的方向之一,但绝非全部。怜风站在她那间集指挥、科研、办公于一体的巨大环形办公室内,面前是数面巨大的全息屏幕,上面流淌着海量的数据:全国各军工生产线的实时状态、太空军各舰艇的建造进度、新装备的测试报告、资源调配清单、以及与天使文明技术协调的纪要……
她的肩头,如今承载着令人目眩的多重职责,每一份都重若千钧:
共和国上将——这是军队体系内的最高军衔,代表着无上的荣誉与责任。
太空军总司令——执掌着国家新生的、也是未来最重要的战略力量,从“北京”舰到天刃七号,从近地轨道到遥远星海,都需要她的统筹规划。
黑色长城工程总工程师——国家尖端科技与装备发展的总设计师,从超级战士到宇航级装备,科技树如何攀爬,路线如何选择,都需要她的决策。
雄兵连总指挥——这支国家最尖刀的超级力量,其训练、任务、发展,乃至成员的心理状态,都需要她的关注和指引。
天刃七号舰长——这艘天使赠予的天体级战舰,不仅是强大的武器平台,更是与天使文明深度合作的象征与枢纽,其运营、维护、战斗力的生成,离不开她的坐镇。
这些职务,任何一个都足以让最杰出的精英殚精竭虑,而如今它们全部压在了怜风一人肩上。尤其是太空军,作为新成立的军种,其骨干将领大多由经验丰富的原海军高级将领转任,他们熟悉大型舰队的运作,但对于星空战场、天体级战舰的指挥、以及与外星文明的协同作战,尚处于学习和适应阶段。在找到并培养出能够完全胜任的接班人之前,怜风无疑是唯一也是最佳的总司令人选。她的智慧、她的冷静、她对德诺、天使乃至冥河科技的了解、她在战争中展现出的卓越组织能力,都使她成为支撑起这片新领域的不二支柱。
而她所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人事和指挥。中国军工体系,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的发展。从战前主要致力于信息化、体系化装备的研发追赶,到战争初期紧急上马“黑色长城”系列,作为核前文明与宇航级文明之间的“过渡装备”,再到如今,全面战争的压力和部分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使得中国终于具备了系统性研发“标准宇航级文明装备”的能力。
这个跨度是巨大的。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武器威力的提升,更是材料学、能量核心、推进技术、传感系统、信息网络等全方位的革命。怜风办公桌上那一份份厚厚的报告,记录着这背后的艰辛:新型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难题、能量护盾的稳定与能耗平衡、深空通讯的延迟与抗干扰、宇航级合金的规模化冶炼与应用……
“总师,‘破阵’级单兵战斗外骨骼的能源核心输出稳定性问题,三院那边刚刚提交了第七版优化方案,经过模拟测试,峰值功率波动已控制在百分之三以内,达到设计标准。”
“怜风首长,关于‘泰山’级驱逐舰主炮充能速率,材料研究所突破了新型能量导体的瓶颈,充能时间有望缩短百分之十五。”
“总司令,天刃七号与‘北斗-深空’网络的数据接口协议,天使技术官提出了三处优化建议,已转发给通讯技术团队评估。”
一条条信息汇聚到她这里,需要她审阅、权衡、拍板。她的每一个签名,都可能决定着一种新装备能否如期列装,一项关键技术能否取得突破,一支舰队能否形成战斗力。她的日程表以分钟为单位排布,会议、简报、视察、签批文件……睡眠成为一种奢侈的补给,而非自然的休息。
但她并非独自在支撑这一切。她的背后,是无数默默奉献的中国军工科研人员。他们或许没有超级基因,无法翱翔星空,但他们的智慧、汗水与忠诚,同样是这个国家最坚实的脊梁。
在遍布全国的地下研究所、隐蔽的工厂、艰苦的试验场上,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见证着他们的奋斗。老院士带着年轻的技术骨干,一遍遍核算着复杂的设计图纸;工程师们守在轰鸣的机床旁,盯着屏幕上跳跃的参数,只为将某个零件的精度再提升微米;测试团队的官兵们,在极端环境下反复检验着新装备的可靠性,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数据波动……
他们从最初学习、模仿、整合,到如今开始独立创新,甚至在某些领域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他们用无数个不眠之夜,用过早斑白的鬓角,用对祖国毫无保留的热爱,将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科技构想,一点点变为现实,铸成保卫家园、探索星海的国之利刃。怜风深知,自己肩上承载的,正是这无数份沉甸甸的期望与付出。
除了国内庞大的军工体系和太空军建设,怜风还需要将目光投向全球。饕餮与恶魔主力虽已撤离,但它们留下的“遗产”——那些恶魔扶持的反动政权和散落的低等恶魔——依旧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制造着混乱与杀戮,威胁着残存人类的生存。
作为雄兵连的总指挥,当某些地区出现常规军队难以处理的高危目标(例如拥有特殊能力的强大恶魔个体,或装备了外星残存技术的叛军头目)时,当地国家通过恢复的外交或军事渠道向中国求助,这些请求最终都会汇总到怜风这里。
她需要审慎评估每一个请求:目标威胁等级、出动雄兵连的必要性、潜在的政治影响、与当地力量的协同方式、任务的风险与收益……她需要与外交部、国防部进行紧密沟通,制定周密的行动计划,确保雄兵连的介入是高效、精准且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有时,她甚至需要亲自与相关国家的领导人或军事统帅进行加密通讯,明确任务边界和协作细节。
例如,就在不久前,她刚刚批准了由刘闯、何蔚蓝组成的小队,应中东某抵抗组织的请求,跨境清除了一个盘踞在石油设施废墟、由前政府军叛将转化而成的、能够操控火焰的强大恶魔。行动干净利落,既帮助了当地民众,也展示了中国在战后维护区域稳定的能力与担当。
办公桌一角,摆放着一盆小小的、翠绿的仙人掌,这是某位年轻科研员送给她的,说是在枯燥的研究中能带来一点生机。怜风偶尔会在连续批阅文件数小时后,抬头看它一眼,那顽强的生命力似乎也能给她注入一丝微弱的能量。
她揉了揉眉心,端起已经微凉的浓茶喝了一口,目光再次投向全息屏幕上那幅巨大的、标注着各种图标和数据的太阳系星图。天刃七号如同一个银色的音符,静静悬浮在近地轨道上;“北京”舰及其护航舰队正在执行巡逻任务;更多的星舰,还在船坞中孕育。
重铸利剑,路漫漫其修远兮;肩负星辰,责任重于泰山。但怜风的眼中没有退缩,只有一如既往的冷静与坚定。她知道,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从未在挑战面前低头。而她,将与无数同仁一起,继续在这条充满光荣与梦想、也布满艰辛与挑战的征途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了逝去的,也为了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