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星链重启与铁舰新生
饕餮主力舰队那令人窒息的阴影从地球轨道上彻底消失后,一种奇特的“寂静”笼罩了饱经创伤的星球。这并非和平的宁静,而是能量武器轰鸣、金属撕裂巨响骤然停止后,留下的物理和心灵上的双重真空。然而,生存与重建的本能,促使残存的文明火种开始在这片废墟上艰难地闪烁。
在中国,战争机器并未因胜利而完全停转,而是进入了另一种高速运转模式。长达近二十个月的全面战争,虽然依托“黑色长城”计划和后期接入的“天刃七号”部分系统维持了核心指挥与战略通讯,但原有的民用及部分军用通讯卫星网络在战争初期便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此刻,随着外部威胁的暂时解除,恢复内部联通、提振民心、统筹重建成为了首要任务。
战争期间,出于最坏打算而大规模生产、封存于地下洞库中的各型号“北斗”导航卫星备用星,迎来了它们的使命。一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西北、西南等多个严密防护的发射场拔地而起,拖着耀眼的尾焰,刺破尚未散尽战争阴霾的天空,将这些承载着希望与秩序的“眼睛”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一个系统性、高强度的补充发射计划。短短数周内,一个由数十颗新一代高精度、高抗干扰北斗卫星构成的,覆盖全球(重点覆盖亚太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导航与通讯网络初步恢复。尤为关键的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核心远程通讯和指挥体系已全面接入功能更强大的“天刃七号”,这些新升空的北斗卫星资源,在满足军方基本需求后,其绝大部分带宽和能力,被果断地转向了民用领域!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在中国境内,中断许久的手机信号重新满格,互联网接入逐渐恢复,广播电视信号再次传送到千家万户。人们得以通过稳定的通讯,寻找失散的亲人,汇报灾情,协调救援,接收来自中央的权威信息和重建指令。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恢复,更是秩序与信心的重塑,是国家力量深入每个角落的最直观体现。
与国内迅速恢复的通讯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以外的广袤世界,依旧笼罩在信息黑洞之中。饕餮与恶魔的撤离,并未带走它们留下的通讯屏蔽和基础设施破坏。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军队,仍处于各自为战、信息隔绝的“孤岛”状态,面对境内恶魔扶持的反动政权和四处流窜的低等恶魔,往往只能进行低效的、基于局部信息的被动防御。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通过某些保留下来的、特殊的地面长波通讯站或隐秘的外交渠道,来自中国方面的加密通讯信号,如同穿越迷雾的灯塔光束,抵达了某些重要国家最高决策层的手中。
俄罗斯,莫斯科郊外,一处深埋于地下数百米、代号“白杨-m”的国家级战略指挥中心。
这里的气氛,比外部西伯利亚的永冻土还要冰冷和压抑。厚重的合金大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只有仪器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和通风系统单调的循环声。空气中弥漫着电子元件的味道,以及一种属于长期高度紧张和资源匮乏带来的疲惫感。
总统坐在巨大的环形指挥台前,他身上笔挺的西装难得显出一丝褶皱,坚毅的面容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眼窝深陷,但那双蓝色的眼睛依旧锐利,如同鹰隼般扫视着面前屏幕上有限的、时断时续的战区汇报。周围的将军和高官们,同样面色凝重,他们掌控着这个国家最后的军事力量,却像是在下一盘棋子残缺、视野模糊的盲棋。
“第58集团军在顿河畔的阻击失败了,损失了最后一批可动用的t-14……”
“远东军区依旧联系不上,符拉迪沃斯托克最后的信号是一周前……”
“圣彼得堡方向的‘北方之神’机动导弹部队,能源补给只能维持四十八小时……”
“莫斯科周边的低等恶魔活动越发猖獗,那些投靠恶魔的‘新斯拉夫联盟’武装,正在试图切断我们与外界的最后联系……”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仿佛永无止境。资源枯竭,兵力捉襟见肘,信息闭塞,整个国家仿佛一艘正在缓慢沉没的巨轮,指挥中心所能做的,似乎只是记录它下沉的过程。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通讯联络的上校军官猛地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总统先生!收到……收到来自中国的、稳定加密通讯请求!信号源……信号源强度极高,似乎来自近地轨道!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残留卫星!”
整个指挥中心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普京的眉头微微一动,沉声道:“接进来。”
操作员快速操作,屏幕上闪烁了几下,出现了清晰而稳定的视频画面。画面另一端,是一位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太空军将军常服、神情庄重的中年将领。
“总统,您好。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太空军司令部联络局局长,刘明少将。”对方语气沉稳有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俄罗斯人民和军队,致以崇高的敬意。”
简单的致意后,刘明少将没有任何寒暄,直入主题,通报了那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我在此向您通报:我军已于近期,在廊坊上空发动并赢得了对饕餮入侵者的决定性战役。我军太空军部队成功夺回并掌控天使文明赠予的天体级战舰‘天刃七号’,并重创其轨道护卫舰队。目前,冥河星系饕餮军团主力已确认全面撤出太阳系,地球面临的直接外星军事入侵,已暂时解除。”
消息如同在寂静的冰原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指挥中心内,所有听到这番话的人,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是沉稳的技术官员,都瞬间瞪大了眼睛,呼吸为之停滞。
饕餮……被打败了?被中国人赶跑了?太空军?天刃七号?一个个词汇冲击着他们的认知。他们还在为如何应对地面上的恶魔傀儡和低等恶魔而焦头烂额,中国人却已经在星空之中,赢得了对整个战争的战略转折!
总统的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他死死盯着屏幕,仿佛要确认这不是一个精心编制的谎言或幻觉。几秒钟后,他深吸一口气,用他那特有的、低沉而清晰的声音问道:“真的?”
“相关战役的部分非核心影像资料及轨道监测数据,可以即时传输给您。同时,我方已初步恢复全球北斗导航与通讯网络。如果贵方同意,我们可以立即为贵国军队开放接入权限,恢复你们战略层面的远程通讯能力。”
恢复远程通讯!这对目前几乎变成“瞎子”和“聋子”的俄军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是比任何物资援助都更急迫的需求!它意味着重新获得指挥控制能力,意味着分散在各处的部队能够重新形成合力,意味着能够更有效地组织防御和反击!
总统几乎没有犹豫。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总参谋长,后者用力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急切和肯定。
“我们同意。”总统斩钉截铁地说道,“感谢中方的信息和支援。俄罗斯军队,同意立即接入北斗系统。”
没有冗长的谈判,没有苛刻的条件。在生存面前,在地球文明共同体的初步共识面前,曾经的隔阂与算计被暂时搁置。这是一场基于现实需求和战略信任的、干净利落的决定。
“权限已开放。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祝你们好运,总统先生。”刘明少将敬了一个军礼,画面中断。
几乎在通讯结束的同时,指挥中心内,那些原本只有雪花或者微弱断续信号的屏幕,一个接一个地亮了起来!清晰的数字地图,实时的部队位置标识,稳定的通讯频道……久违的、代表着现代战争神经系统的数据流,重新注入了这艘近乎瘫痪的“国家大脑”!
“通讯恢复了!是真的!”
“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有信号了!他们在卡卢加州组织防御!”
“远东军区也有消息了!他们还在战斗!”
“快!立刻利用北斗系统,重新建立全军指挥链路!优先协调莫斯科周边防御!”
指挥中心瞬间活了过来,原本压抑绝望的气氛被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激动和重新燃起的斗志所取代。
与此同时,在俄罗斯西部,斯摩棱斯克州一片狼藉的森林边缘。
伊万·彼得洛维奇上尉,隶属于某个被打散后重新集结的步兵连残部,正带着他仅剩的二十多名士兵,依托着一个废弃的集体农庄建筑群,与一股人数远超他们的“新斯拉夫联盟”叛军以及少量混迹其中的、散发着硫磺恶臭的低等恶魔进行着残酷的巷战。
他们已经在这里坚守了三天,弹药即将告罄,与上级的联系完全中断。每个人脸上都满是泥污和干涸的血迹,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一种近乎麻木的绝望。他们不知道外面的战局如何,不知道援军在哪里,甚至不知道这场战斗的意义何在,只是凭借着军人的本能和守护身后残存平民的责任感,在机械地扣动扳机,投掷手榴弹。
“上尉!右侧房子!RpG!”一名士兵嘶哑地喊道。
伊万猛地探头,看到一个叛军正扛着火箭筒瞄准他们所在的窗口。他立刻举枪点射,子弹打在墙壁上溅起碎石,迫使对方缩了回去,但火箭弹还是拖着尾焰飞出,击中了旁边一栋早已坍塌的房屋,引发二次坍塌。
“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必须突围!”副连长凑过来,声音沙哑。
就在这时,伊万别在战术背心上的、已经沉寂了数周的单兵战术电台,突然发出了一阵轻微的电流杂音,随后,一个清晰而稳定的声音传了出来:
“各单位注意,这里是西部军区前指。通讯已恢复,重复,全军远程通讯已恢复。所有单位立即上报当前位置、人员及装备状况、敌情……”
伊万和周围的士兵都愣住了,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伊万下意识地按下通话键,尝试回应:“前指……前指!这里是‘孤狼’b连,伊万上尉!我们在斯摩棱斯克州,坐标……”
他迅速报出了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收到,‘孤狼’b连。数据已录入。你们右侧三点钟方向,约两公里处,有我军一个坦克排正在向你们靠拢。坚持住,配合他们,清除你部当前接触之敌。”
通讯恢复了!援军就在附近!
这个消息如同强心剂,瞬间注入了每一个濒临崩溃的士兵体内。绝望的眼神重新燃起了火焰,疲惫的身体仿佛又涌出了力量。
“兄弟们!通讯恢复了!援军马上就到!坚持住!”伊万对着所有人大喊。
接下来的战斗,形势陡然逆转。有了明确的指令和即将到来的装甲支援,伊万的小队战术动作变得果断而有效。他们不再是被动防守,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引导敌人,为即将到来的坦克创造歼敌条件。
二十分钟后,伴随着熟悉的柴油引擎轰鸣和履带碾过废墟的铿锵声,两辆t-90主战坦克的身影出现在街角!炮塔转动,125毫米滑膛炮发出怒吼,精准地将叛军占据的机枪火力点和藏有低等恶魔的房屋轰上了天!
在坦克的强力支援和伊万小队从侧翼的配合下,这股顽抗的敌军迅速被击溃。残存的叛军和恶魔开始仓皇逃窜。
战斗结束后,伊万靠着满是弹孔的墙壁,贪婪地吸着战后难得的、混合着硝烟和血腥味的空气。他拿起电台,里面正循环播放着来自最高统帅部的通告,详细说明了饕餮已被中国军队击败并驱逐出地球的消息,以及全军接入中国北斗系统恢复通讯的情况。
“……我们并非孤军奋战。地球文明的抵抗之火从未熄灭。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但战斗尚未结束……”
听着广播,伊万望向东方初升的太阳,心情复杂难言。为中国人的强大感到震撼?为盟友的支援感到庆幸?还是为在这场浩劫中付出的巨大代价感到悲痛?或许都有。但他知道,通讯的恢复和来自东方的消息,意味着秩序正在回归,意味着他们这些散落在废墟中的士兵,重新被纳入了文明的防御体系。活下去,并继续战斗下去,有了更明确的意义。
就在俄罗斯前线部队依托恢复的通讯艰难扭转局部战局的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东部沿海,某处经历了严密伪装和保护的巨大船坞内,正在举行一场意义深远的仪式。
曾经,恶魔的首次全球性同步打击,几乎将各国经营多年的海上力量彻底抹去,蓝色的海洋一度成为了死亡与寂静的领域。但中国,凭借其恐怖的工业潜力和未雨绸缪的战略布局,在承受了最初打击后,将最重要的造船工业和相关人才力量迅速转入地下或进行极限分散隐蔽。
现在,是利剑重铸,再向深蓝的时刻。
碧海蓝天之下(此处的海域经过了严格的清理和警戒),彩旗飘扬,虽然参与仪式的人员规模受限,但气氛庄重而热烈。巨大的船坞闸门缓缓开启,海水涌入。
随后,一艘庞然大物,在拖船的簇拥下,缓缓滑出船坞,驶向宽阔的港池。
它拥有流畅而威武的舰体线条,宽阔的飞行甲板一尘不染,岛式上层建筑简洁而集成度高,电磁弹射轨道清晰可见。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面在舰桥上方猎猎作响的、鲜艳的五星红旗,以及舰艏那两个苍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白色舰名——福建。
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在那场毁灭性打击后,全球范围内第一艘新建造并下水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它的出现,宣告了中国海军力量的重生,也象征着中国成为战后全球第一个恢复远洋海军作战能力的国家!
它不仅继承了“福建”这个承载着历史与期望的名字,更集成了战争期间吸收、消化乃至创新的部分科技,其综合战力,远超战前任何一艘同类型舰艇。它是移动的国土,是未来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上交通线、乃至配合太空军执行任务的战略支点。
“福建舰,乘风破浪,卫我海疆!”现场总指挥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港区。
汽笛长鸣,如同巨龙的咆哮,向世界宣告着东方力量的回归与新生。海鸥翱翔,阳光洒在崭新的舰体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个陆上强权,在经历了星海的洗礼后,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曾经失去的蔚蓝,并以更加强大的姿态,将深蓝的梦想,重新付诸实践。
星链重启,铁舰新生。旧的时代已然在战火中焚毁,新的秩序,正在废墟与希望中,艰难而坚定地孕育和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