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挂断,听筒里传来忙音。
林舟将手机还给马叔,办公室里只剩下他和马叔两人。刚才那通越洋电话里的交锋,言语间的每一个机锋,每一个停顿,都还回荡在空气中,让气氛显得有些紧绷。
马叔拿着手机,手心还有些潮热。他看着林舟,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化作一声长叹:“小林,你这……你这是在给人家画饼啊。造光刻机?那玩意儿是说造就造的?我听说,那东西比造原子弹还难。”
他不是不信任林舟,只是觉得这个承诺太过宏大,大到了虚幻的程度。
林舟走到饮水机旁,重新接了一杯水,递给马叔。
“马叔,有时候,希望比现实更重要。”林舟的声音很平静,“对于文志远这样的人,钱和职位都只是其次,他们缺的,是一个能让他们燃烧自己的梦想。我们现在给不了他光刻机,但可以给他一个造光刻机梦。这个梦,在硅谷,他做不了。”
马叔接过水杯,温热的触感顺着掌心传遍全身。他看着林舟那双在镜片后显得格外深邃的眼睛,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的担忧有些多余。
这个年轻人,他卖的不是饼,是火种。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正是省纪委书记苏晓。
她今天穿了一身深色的女士西装,剪裁利落,没戴任何首饰,整个人像一柄出鞘的利剑,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锐气。她甚至没跟林舟和马叔寒暄,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将一份文件拍在了桌上。
“十个亿的基金,林舟,你好大的手笔。”
苏晓的声音清冷,带着纪委干部特有的审慎和锋利。她显然已经知道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事。
马叔被她这气势弄得一愣,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林舟却像是早就料到她会来,示意马叔稍安勿躁,然后对苏晓说:“苏书记,请坐。这笔钱,非花不可。”
苏晓没有坐,她环视了一圈这间已经成为江北省改革风暴中心的办公室,目光最后落在林舟脸上。
“我不是来质疑你花钱的动机。我是来问你,这十个亿,你怎么保证它能干净地花出去?”苏晓的问题直击要害,“我干了半辈子纪检工作,太清楚这种事了。一个上千万的工程项目,都能养肥一批人。你这十个亿,没有抵押,没有实体,投向的还是一堆看不见摸不着、谁也说不清价值的‘专利’。这简直就是给腐败量身定做的一场盛宴。”
她的话毫不客气,像冰水一样浇在刚才还热火朝天的气氛上。
“李瑞那个‘三级火箭’的方案,我看了。”苏晓继续说,显然她已经做足了功课,“想法很好,很有魄力。但执行起来,漏洞百出。第一级‘惊蛰’,无差别收购,怎么防止有人拿自己画的废纸来骗钱?第二级‘识宝’,谁来当鉴宝师?怎么保证鉴宝师不跟卖宝的人串通一气?第三级‘点金’,项目失败了,是市场原因还是有人中饱私囊,谁来界定?”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这个宏大计划背后潜藏的风险。
马叔听得额头冒汗。他光想着怎么引凤,却忘了巢穴里可能混进黄鼠狼。这些问题,他一个都答不上来。
林舟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意外。他知道,苏晓的到来,正是他这盘大棋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苏书记,您说的这些,我都想过。”林舟终于开口,“所以我才在等您来。”
苏晓眉头一挑。
“这个基金,就像李瑞说的那样,是一枚火箭。”林舟走到那块白色写字板前,“李瑞负责加注燃料,马叔负责寻找宇航员,而我,需要您来担任总安全官。”
“总安全官?”苏晓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眼神里闪过一丝玩味。
“我需要您,为这枚火箭,设计一套全世界最先进、最严密,甚至可以说是严苛的‘安全系统’。”林舟看着她,目光坦诚,“我不怕您把规矩定得太死,把笼子扎得太牢。我怕的是,这枚承载着江北科技希望的火箭,还没升空,就先在发射架上,被内部的蛀虫给啃穿了。”
苏-晓盯着林舟看了足足有十秒钟。
她看到了他眼中的坦然和决心。她明白了,林舟不是在应付她,他是真的把她当成了这个计划不可或缺的一环。他要的不是一个事后追责的纪委书记,而是一个事前建章立制的合作伙伴。
苏晓的表情缓和下来,那股锐气收敛了几分。她拉开椅子,第一次坐了下来。
“方案,我已经有初步构想了。”苏晓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另一份文件。显然,她是有备而来。
“我的方案,不叫‘审计’,叫‘全流程嵌入式监管’。”
她将文件推到林舟面前。
“第一,资金透明化。十个亿,从进入基金账户的那一刻起,每一分钱的流向,都必须通过我们纪委、财政、审计三方共管的数字平台进行。任何一笔超过一万元的支出,都需要留下不可篡改的电子痕迹。我要让这笔钱,像在玻璃管里流动一样,一清二楚。”
“第二,评估双盲化。在‘识宝’阶段,所有专利项目,隐去申请人信息,由系统随机派发给三组独立的专家团队进行‘双盲’评估。一组是省内高校的技术专家,一组是我们高薪外聘的市场专家,还有一组,是马叔负责联系的,像文志远那样的海外顶尖人才。三组意见综合,才能决定一个项目是否有进入下一轮的资格。专家库每年轮换,谁也不知道下一个项目会落到谁手里,这就断了人情关系的根。”
“第三,责任终身化。任何参与到项目评审和资金分配的人,都要签署一份‘责任承诺书’。如果在未来任何时候,发现他们参与的项目存在舞弊行为,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是退休了还是高升了,一律追责到底。我要让他们知道,伸手,就要做好被剁掉的准备。”
马叔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苏晓的这套组合拳,环环相扣,几乎堵死了所有可能钻的空子。这哪里是扎笼子,这简直是建了一座铜墙铁壁的堡垒。
“苏书记,”马叔忍不住开口,语气有些担忧,“您这……会不会太严了?搞科研的人,心思单纯,自尊心也强。咱们这么搞,把每个人都当成潜在的罪犯来防,会不会……把人吓跑?”
苏晓看了他一眼,语气没有丝毫松动:“马叔,我的职责是甄别好人,保护好人,而不是迁就坏人。一个真正想干事、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不会害怕阳光。只有那些心里有鬼、想来浑水摸鱼的人,才会觉得这套规矩碍事。我们筑巢引凤,要引的是凤凰,不是苍蝇。”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补充了一句。
“当然,监管不是目的。为了保护那些真心搞科研的人,我还会推动建立一个‘科研失败免责机制’。只要在我们的监管流程下,证明了项目团队没有违规操作,没有中饱私囊,那么因为技术路线、市场判断等原因导致的失败,基金将不会追究团队的任何责任。我们允许科学家试错,但不允许他们犯法。”
“允许试错,但不允许犯法。”
林舟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句话,看着苏晓,眼神里流露出真正的欣赏。
这才是他想要的“安全官”。她手持利剑,斩妖除魔,但剑刃上,又带着对真正探索者的温度和宽容。
“好。”林舟拿起那份方案,郑重地放在自己面前,“就按苏书记的方案办。这个‘全流程嵌入式监管体系’,由您全权负责,需要哪个部门配合,您直接下命令。人、财、物,一路绿灯。”
苏晓点了点头,收起了文件,站起身准备离开。她雷厉风行,事情谈完,一秒钟都不愿多待。
“对了,”走到门口时,她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林舟,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李瑞那边,动作挺快。第一批‘惊蛰’计划的收购名单,已经报上来了。一共三百二十一份‘休眠专利’,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我让技术部门的人,对这些专利的申请人做了一个简单的背景穿透分析。”苏晓的眼神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什么现象?”马叔好奇地问。
苏晓的目光落在林舟身上,缓缓说道:“这三百二十一个申请人里,有二十七位的直系亲属,在省内各大高校的后勤或者财务部门,担任着不大不小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