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殿内,落针可闻。
周仪沉默了片刻,才直视着赵煦的目光开口:
“陛下认为,一场战争能改变大宋国运吗?”
赵煦脸上的期盼之色微微一滞,他挺直了脊梁:
“朕知道,朕无法让大宋的军队越过辽国,去剿灭那尚未成势的女真部落,那是痴人说梦。
但西夏党项,盘踞西北百年,同样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朕倾举国之力打赢这一仗,不仅是为了眼前的太平,更是想借此机会,重塑边军敢战之心!
朕只想在有生之年,为后辈子孙,留下一支见过血、敢打仗的军队!
先生,这难道……有错吗?”
他望着周仪,见对方目光依旧平静,
赵煦心头那点侥幸开始消散,表情也渐渐有些不自然起来:
“先生!难道……难道朕做了这么多,还是,还是没能改变那段历史!?”
周仪静静地看了他片刻,最终化作一声轻叹。
“陛下,历史洪流,浩浩荡荡,还是请陛下自己亲眼看看吧。”
他说着,抬起手对着殿中悬挂的那幅疆域图挥出。
霎时间,那原本静止的地图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其上山川河流、国界城池都开始微微波动。
地图右上角,辽国东部,开始有微弱的火星闪烁起来。
旁边浮现出一行清晰的提示文字:大观四年。
周仪的声音适时响起:
“就在大宋与西夏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在辽国的东北腹地,女真部落正在积蓄着力量,
辽国贵族的残暴统治和无穷索取,成了催化他们崛起的最好燃料。”
地图上的线条开始快速跳动,年份飞速流转。
政和五年,那片原本零星闪烁的火星骤然爆开,形成一团炽热燃烧的火焰,
火焰中心,一个触目惊心的“金”字轰然显现。
这团火焰以燎原之势,迅速吞噬了辽国的东京道大片疆域。
“政和五年。”
周仪解说道:“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各部,正式建国,号大金。
金军如猛虎出笼,而此时的辽国,早已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地图继续变幻。
宣和二年,代表金国的烈焰已经几乎烧遍了整个辽国的中京道和上京道,辽国的疆域急剧萎缩。
而此刻,地图上的北宋疆域依旧完整,汴京的光点甚至比以往更加璀璨夺目,仿佛能永远置身事外。
周仪继续开口:
“此时的大宋,由你的一位继任者统治。
他们看到了辽国的虚弱,也看到了那个困扰大宋百年的梦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正如陛下你所预言的那样,一个看似完美的计划被提上日程——联金灭辽。
站在收复故土这政治正确的高地上,整个朝堂几乎无人敢去反对这个计划。
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将实现祖宗夙愿的狂热中,却没有一个人去冷静地想一想,
灭掉辽国之后,该如何面对一个更加更加凶悍的金国。”
地图继续流转。
宣和七年,代表辽国的最后一点疆域被金国彻底踏平,火焰彻底吞没了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辽”字。
然而,灭辽的金国兵锋没有丝毫停顿,毫不犹豫调转马头,悍然南下。
靖康元年,金军东路军主力渡过黄河,兵锋直指汴京。
汴京城的光点开始剧烈地闪烁,明灭不定。
最终,时间定格在了靖康二年。
那璀璨了百年的光点,在最后一次闪烁后,彻底黯淡了下去。
光幕地图上,原本完整的大宋疆域,已被大片大片染成了代表金国的暗红色。
长江以北,烽火连天。
……
直播间的弹幕,在这一刻也没有了方才的戏谑,被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所笼罩:
“卧槽!虽然早知道靖康之耻的历史,但这样用动态地图演示出来,视觉冲击力也太强了!”
“真是地图开疆,直播亡国啊……眼睁睁看着一个王朝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突然有点心疼赵煦了,他打赢了西夏,以为能给帝国续命,结果还是挡不住历史的车轮。”
“这就是普通人面对历史的无力感吧?哪怕他是皇帝,哪怕他能发动战争,但在时代的惯性面前,个人的努力显得那么渺小,唉……”
……
画面中,赵煦的脸色早已惨白如纸。
他踉跄着后退几步,膝盖撞翻了的锦凳,带倒了几个杯盏,碎裂声在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不……不可能……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声音嘶哑。
这动静立刻惊动了殿外守候的内侍和侍卫,数人慌忙冲了进来,一眼便看到了周仪那熟悉的面孔,
一众侍卫大惊失色,当即就要上前拿人。
“滚!都给朕滚出去!”
赵煦如同被触了逆鳞,他猛地抓起身旁杯盏砸了出去,状若疯狂:“谁敢进来!朕诛他九族!滚!给朕滚!”
一众内侍吓得魂飞魄散,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
殿门重新合上,隔绝了内外。
到了此刻,赵煦一直强撑的帝王威仪终于彻底崩溃,他无力地瘫软在地,两行热泪不受控制地流出。
“朕……朕这些年,力行新法,充盈国库……朕励精图治,未曾有一日敢懈怠……
为何!为何还是改变不了这历史!为何啊!
祖宗基业,百年江山,难道……难道就真的要断送在这群蠢材手里吗?朕不甘心!朕不甘心啊!”
福宁殿内,响彻着赵煦绝望的哭嚎声。
那哭声里,是深入骨髓的无力感。
周仪没再说话,目光落到那张地图上,选择了沉默。
半晌,赵煦似乎哭尽了力气,用袖子胡乱地抹去脸上的泪痕。
他望着一直静立的周仪,脸上露出惨然的苦笑:“先生……朕失态了,让,让先生见笑了。”
赵煦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已暂定的光幕,眼神迷茫:
“朕……朕实在是难以相信,我赵宋天下,传承百余年,亿万生民……
就这样,就这样轻易地被一群塞外野人给……
朕将来,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
“陛下,你错了。”
就在赵煦沉浸于悔恨之际,周仪却缓缓开口。
这一句话,让赵煦彻底愣住,他猛地抬起头来:
“何意!?先生,此话何意!?
难道……难道事情还有转机?!我大宋……没有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