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被这疾风骤雨般的质问打得措手不及,脸色瞬间煞白,她没想到端贵妃竟会抛开“谋害”的模糊指控,直接上升到“动摇地脉”的层面!这顶帽子太大了!
她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惊慌,声音也带上了尖锐:“贵妃姐姐!你这是血口喷人!地脉之事,内庭司自有规章,臣妾如何能越俎代庖?宫女与管事接触,或为寻常事务,怎能妄加揣测?至于虞婉仪……后宫姐妹些许口角,岂能牵扯到地脉安危?姐姐如此牵连,莫非是想借此机会,排除异己不成?!”
“住口!”端贵妃霍然起身,凤眸之中金芒一闪,整个大殿的温度仿佛都骤然降低了几分,“本宫今日,不是来听你狡辩的!地脉乃宫城根基,陛下寝居、政务运转、乃至社稷神器,皆系于此!如今竟有人为了一己私欲,罔顾宫规,肆意妄为,触碰此等逆鳞!此风若长,后宫何以宁?皇城何以安?陛下天威何在?!”
她目光如雷霆般扫过全场每一个妃嫔的脸,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此事,陛下已然知晓,龙颜震怒!念在你多年侍奉和协理六宫的微薄功劳,陛下圣裁如下:惠妃御下不严,协理宫务,对地脉监察严重失察,酿成此等险恶之事,罪责难逃!即日起,收回惠妃协理六宫之权,禁足瑶华宫十年,静思己过!其下姬婉仪,暂停参与宫务协理,一同反省!瑶华宫一应用度,减半一甲子!以儆效尤!”
收回宫权!禁足十年!用度减半!
这惩罚如同三道惊雷,接连劈在惠妃头上!她浑身剧震,踉跄着后退半步,难以置信地看着端贵妃,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终于明白,陛下震怒的真正原因,并非虞璎遇险本身,而是那被触碰的、代表着绝对权力与秩序的地脉红线!
她之前的种种辩解,在“动摇地脉”这个大前提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失去了协理宫务之权,意味着她在后宫的经营将大幅倒退;禁足与削减用度,更是实力与颜面的双重打击!
她脸色灰败,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最终,在那代表天帝意志的无形压力下,她艰难地、几乎是瘫软地跪伏下去,声音微弱而干涩:“臣妾……领旨……谢恩……”
处理完惠妃,端贵妃那凌厉的目光略微缓和,转向了站在后排,因生母新丧而面色苍白、身形单薄得如同风中细柳的永乐公主身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
“至于永乐公主,”端贵妃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明修容仙逝,公主年幼,体质孱弱,长期居于缀霞宫旧地,易生悲戚,不利将养。陛下圣虑,公主乃天家血脉,关乎国本,教养之事,不可有丝毫轻忽,更不可卷入是非之地。”
“特旨:即日起,永乐公主移居‘掖庭’内专设的‘灵明府’,由宗正府精心遴选德行昭彰、学识渊博、且无子嗣牵累的宗室郡君(位同王妃)负责日常起居与启蒙教导。公主一应份例用度,皆由内廷司与宗正府共同核定支取,护卫由殿前司另行派遣,直至公主成年立府。”
这道旨意,如同在已然波澜起伏的湖面又投下了一颗石子。将陛下唯一的子嗣从后宫妃嫔的直接影响范围内彻底剥离,交由相对独立且代表着皇族宗法体系的宗正府负责教养,其意味不言而喻。
这是天帝在明确宣示,皇嗣的教养权,绝不允许成为后宫势力角逐的筹码!惠妃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彻底的不甘与绝望,她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张潜在王牌,就此被无情收走。她颓然垂首,再无半点心气。
虞璎静立人群中,心中雪亮。陛下此举,一为保护公主,二为震慑后宫,三则是借此机会,进一步收紧对后宫势力的掌控,削弱妃嫔通过影响皇嗣可能带来的权力延伸。这无疑是对所有有心人的一次严厉警告。
是夜,瑶华宫内殿,灯火阑珊。
惠妃已卸去了一身华服珠翠,只着一件素色中衣,独自坐在窗边的绣墩上,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面容憔悴,眼神空洞,再无半分往日的神采。
殿内熏香冷寂,只有铜壶滴漏单调而清晰的“滴答”声,敲打着死寂的空气,也敲打在她近乎麻木的心上。
忽然,殿内光线似乎微微扭曲了一下,靠近博古架的那片浓郁阴影处,一道模糊、虚幻、仿佛由纯粹暗影构成的身影悄然凝聚,无声无息,如同本就存在于那里。没有脚步声,没有空间波动,甚至没有一丝气息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