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仔!再搬一箱啤酒过来!”
大排档里,李俊峰的声音在鼎沸的人声中,显得格外有穿透力。
林远疯狂的计划,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躁动。
两人没有再谈论任何细节。
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着最廉价的珠江啤酒,聊着最不着边际的理想。
直到东方既白,那箱啤酒见了底。
“林老弟,”李俊峰的脸上,带着酒后的红晕,
“你先回去。这个计划,太大,也太险。我需要时间去说服贺董,说服我们董事会里那些老家伙。”
“我明白。”林远点了点头,“李哥,这件事不急。慢工出细活,咱们细水长流。”
“不,很急!”李俊峰摇了摇头,“在这个时代,慢就是等死!你等我消息!”
两人在晨曦微光中,用力地握了握手,就此分别。
返回江州的飞机上,林远没有休息。
他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将自己那个还略显粗糙的构想,进行了一次详尽的梳理和细化。
从标准的底层架构,到安全认证的技术细节;
从联盟的组织形式,到利益分配的初步模型……
他将每一个环节,都反复地推演,将每一个可能遇到的风险,都一一标注。
当飞机降落在江州机场时,一份名为《开源物联网生态标准的战略构想》的ppt,已经完成。
江南之芯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林远直接将刘华美和王海冰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情况,就是这样。”
林远将自己与李俊峰的大排档之约,以及那个制定产业标准的疯狂计划对两人和盘托出。
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
纵然是早已见惯了林远天马行空,王海冰,刘华美两人还是难以掩饰的震惊。
“林……林董,”最先开口的是刘华美,她的声音都有些干涩,“您……您确定,我们真的要这么干吗?”
“这个计划,这……这是在‘赌命’啊!”
她快步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开始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点一:技术可行性。”她的目光,转向了王海冰,“老王,你先来说。这个所谓的开源底层连接协议和统一的安全认证体系,从技术上我们真的能实现吗?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周期有多长?”
王海冰被点到名,深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走到白板前,看着林远那张依旧平静的脸,苦笑着说道:
“林董,说实话,您这个构想,在技术层面,是……是超前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先说开源协议。我们确实可以,基于我们天璇架构的底层驱动,开发出一套ApI接口,供第三方开发者调用。但是,”他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这背后意味着海量的工作。我们需要编写数以万行计的代码,需要撰写厚得像字典一样的开发文档,更需要投入数百名工程师,去为成千上万的开发者,提供常年的技术支持。”
“再说安全认证。这就更难了!”他的声音,变得愈发凝重,
“安全,是一个体系工程。它不仅涉及到芯片底层的硬件加密,更涉及到操作系统、传输协议、云端服务器等每一个环节。我们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定义一整套的安全标准。这需要国家级的密码管理局、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甚至军方背景的机构,来共同参与和背书!”
王海冰的分析极其专业。
他告诉林远,这个计划从技术上,就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风险点二:商业可行性。”刘华美的脸色,也变得无比严肃。
“好,就算我们不计成本,真的把这套标准给搞出来了。那谁来用?”
“苹果、谷歌、亚马逊,这些国际巨头,会放弃他们自己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封闭生态,转而加入我们这个前途未卜的草台班子吗?不可能!”
“国内的华为、小米,他们同样在构建自己的生态壁垒,他们会愿意将自己的核心命脉,交到我们手上吗?同样不可能!”
“我们这么干,等于是在向全世界所有的巨头,同时宣战!我们面对的将是他们从技术、市场、资本、甚至法律层面的联合绞杀!”
“我们……我们撑得住吗?”
“风险点三,也是最致命的一点,政治风险。”刘华美看着林远,一字一句地说道。
“林董,您别忘了。我们是国企!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政府的意志。我们牵头搞这样一个具有强烈排他性的产业联盟,您觉得上面会怎么看?”
“燕家这次为什么能通过舆论,就让我们陷入如此大的被动?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我们国企这个身份的原罪!”
“我们一旦启动这个计划,我估计很快,一顶新型行业垄断,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的大帽子,就会从京城直接扣下来!到时候,恐怕谁也保不住我们啊!”
刘华美和王海冰,一个从技术,一个从商业和政治,几乎将这个计划,给彻底判了死刑。
林远静静地听着,没有反驳,也没有辩解。
直到两人都说完,他才缓缓地,从抽屉里,拿出了两份材料摆在了桌面上。
第一样,是一份打印出来的,关于龙魂一号事件的详细调查报告。
第二样,是一张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分布图,上面用红色的笔清晰地标注出了所有被卡脖子的关键环节。
“你们说的都对。”
林远的声音很平静。
“从纯粹的技术和商业逻辑来看,我这个计划确实是九死一生,甚至是十死无生。”
“但是,”他的目光,从样材料上一一扫过,“我想请你们看一看,我们真正的处境,到底是什么。”
“龙魂的骗局告诉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永远有一群人,他们不想让我们好。他们宁愿当洋人的狗,也不愿意看到我们自己挺直腰杆。”
“这张产业链图说明,我们的脖子被死死地卡在别人的手里。别人今天可以卖给你芯片,明天就可以让你所有的设备,都变成一堆废铁。”
“在这种局面下,”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着刘华美和王海冰,一字一句地问道:
“你们告诉我,我们除了赌命,还有别的选择吗?”
“我们按部就班地去搞研发,去抢市场,就算我们能做到极致,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成为一个代工厂而已!别人随时可以,用一个我们无法抗拒的理由将我们十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所以我们唯一的活路,不是去适应规则。而是去创造规则!”
“这,已经不是一道商业选择题了。这是一道关于生死存亡的必答题!”
一番话振聋发聩。
“可是……可是,上面的态度呢?”刘华美的声音,还有些颤抖,“政治风险,我们……”
“上面的态度,”林远笑了,那笑容里带着自信,“你们不用担心。”
“郑书记那边,我已经探过口风了。”
他当然没有将这个被石清浅启发出来的计划,向郑书记汇报。
他很清楚,像郑书记这种级别的领导,他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你不能事无巨细地,都去请示汇报,那不是一个成熟的下属该做的事。
那只会让领导觉得,你没有担当,没有能力。
你必须在理解了领导战略意图的前提下,大胆地去闯,去试!
出了成绩,功劳是领导的。
出了问题,责任是自己的。
这才是体制内的生存智慧。
“郑书记的意思是,”林远看着两人,缓缓说道,“只要我们是真心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我们的产业在做事。只要我们能拿出真正的成果。天,就塌不下来。”
这句“天塌不下来”,无异于一颗定心丸。
“好!”刘华美点点头,“林董,我明白了!”
“我也干了!”王海冰也猛地站起身,脸涨得通红,“大不了,就是个死!能死在冲锋的路上,总比跪着等死要强!”
“好!”林远看着眼前这两位,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左膀右臂,心中万丈豪情,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立刻成立工作组!不分昼夜,尽快拿出第一版的详细方案。”
就在三人热血沸腾,准备大干一场时。
林远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的,是李俊峰。
林远的心,猛地提了一下。
难道是贺董那边,有结果了?
是同意了,还是驳回了?
林远心里没底。
他连忙按下了接听键。
“喂,李哥。”
“林老弟!”电话那头,传来李俊峰那略带疲惫,却又无比兴奋的声音,“成了!”
“董事会那边,我跟贺董联手压下来了!贺董说了,你们那个计划,虽然疯狂,但他老人家这辈子就喜欢干疯狂的事!”
“董事会同意了?”
“他同意了!但是,”李俊峰顿了顿,“他也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贺董说,一下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动静太大,风险也太高。他建议我们可以先进行区域试点。”
“先以我们大湾区为核心,联合几家信得过的,有同样诉求的兄弟企业,先把这个标准联盟的架子给搭起来。等我们内部把模式跑通了,把产品打磨好了,再向进行全面推广!”
“林老弟,你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电话那头的林远兴奋的说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