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不平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不想让赤霄军再沾上污名,更不愿杀了李叹云这个青山俊秀,灵霄峰又不依不饶,最终选择了辩礼一途。
半年过去了,青山派战后迎来了第二次重量级的客人,第一次是玄剑使,这一次却是三派的礼仪名宿。
辩论场所在灵霄峰玉衡殿里,在前两波人到达时候便急不可耐的开始了,正如齐霜所预料的,有人观礼,但更多的则是加入了论战的双方。
神霄派不知道为何,也知晓了这次辩礼,竟专门派了一艘跨界飞艇送了礼仪弟子过来观礼。
随着辩论一开始,局面就彻底脱离了刁不平的掌控。
话题围绕着李叹云所作所为究竟是义还是不义,逐渐引出来郝大川与李叹云的杀亲血仇以及杀害翠微山弟子的行径来。
再之后,便是引出来采灵心经魔功以及五百多年前的旧事,刁不平心里咯噔一声,坏了!
要知道碎星峰和天机峰可是留有不少罪证的,这些罪证足以将郝大川等人钉死在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他看向身背玄剑剑使令旗,在下首观礼的齐霜,她的双目之中竟含有泪花。
哎呀,我怎么忘了,郝大川与她齐家可是有杀祖灭门之仇的!
一年之后,神炼门礼仪长老公输岳出关,恭恭敬敬的搀扶着一名八九十岁,颤颤巍巍的白发老者踏上灵霄峰顶。
无数人纷纷站了起来相迎,激动无言,此次辩礼到达了高潮。
这老者虽然只是一名凡人,但在墨家礼仪圈中里那可是赫赫有名。
“齐霜,你竟打的这个主意!”
刁不平给齐霜传音说道,却引来两名元婴修士的不满。
如此盛事,如此场合,你青山掌门不专心听讲,还有心思传音说话?
齐霜微微一笑,并不回答,朱灵老祖对她的策略大加赞赏,让她放手施为。
这才哪到哪啊,李叹云的事不重要,郝大川的罪过也不重要,甚至给齐贤齐老祖正名也不重要!
让道墨儒三家礼仪齐聚一堂,互相辩驳,最终归一,这才最重要!
开辟蛮荒也罢,对抗魔修也罢,若不齐心,难以合力。
让三家论出一个义字来,让三家论出一个不义来。
正本清源,涤荡邪念,四海皆平,天下归心!
哪怕是我齐霜有生之年,看不到三宗合一,此计由我而起,也足慰平生!
想到这里,她脸上两行清泪流下,一名墨家弟子还以为她是被辩论氛围感染,对她微微点头致意。
……
祁冰雁也参与了观礼,玉衡殿早就装不下着许多人了,但这可难不倒在场的墨家弟子,他们只用了一天,就让灵霄峰顶扩大的十倍。
无数青山弟子前来静听,不时有弟子拿出证据呈上,更多的则是持笔记录,不时恍然大悟。
郝大川的上位究竟是正常的兴替,还是篡逆。
我们究竟为什么而生,该为什么而死,这是围绕在所有青山弟子心头的一个疑惑。
随着辩礼的进行,前来挑战李叹云的弟子从一开始的蜂拥而至,到两年后的门可罗雀,再无一人前来。
李叹云百无聊赖,带着已经会开口说话的李念到了灵霄峰,混在弟子之中观礼。
辩礼已到了尾声,道墨儒三家的交锋也到达了顶点。
儒者曰:“义者,仁也,仁义者,天下之序也,李氏所为合乎伦理,义也。郝氏遗老逼迫之举,背离血脉人情,不义也。然李氏可诛首恶,却暴起滥杀十几人,亦非正义。”
墨者辩驳道:“义者,公利也,义者兴天下之公利,除天下之大害。李氏拒绝祭祀仇人,义也。然杀人皆为私利,所除乃异己之害。”
“更无有体恤之情,非兼爱,亦违非攻,不义也。然郝氏遗老亦非兼爱,更无同人之心,亦不义也。”
“以不义杀不义,皆不义也。”
道家曰:“大道废,仁义出。李氏不愿祭祀杀亲屠兄之郝氏,乃自然之性也。灵霄峰礼仪弟子知道无道,乃无德无道,死不足惜。”
“然李氏激愤,暴起杀人,其性虽自然,其行有背无为之道,适刑。”
李叹云逐渐听明白了,道儒墨三家对于自己拒绝拜祭郝大川的行为皆是认可的,乃是合乎礼义的。
对于灵霄峰弟子逼迫自己的行为都是不认同的。
争议点在于儒家认为自己可以杀人,但杀的过多了。
墨家认为自己没有兼爱之心,杀人也不是出于自卫,乃不义之举。
道家弟子则超然一些,不在义和不义上纠缠,仁义这种伦理纲常本就是自然之性沦丧所致,乃是人为制定的秩序。
他们从道和德上认定自己有德少道,应该受罚思过。
身为道家弟子,李叹云对道门的裁定更加认同,这也是他三年不去的缘由之一。
但是,辩论还没完,论点一出,更随着他这个当事人的到来,又起了变化。
这场辩论已变成了三家的道争,所有人都已知晓,这一场辩论将影响这块飞地之上很多案宗的裁定,影响深远。
因此墨家的主张又发生了变化,因为此案有了公利和大义。
当然不会算在李叹云的头上,而是算在了青山掌门刁不平的身上,毕竟是他遍邀群修,促就这次盛举的。
于是墨家弟子主张,以此案遍推全境,以彰义理。
却遭到了道门弟子以不合自然之道的反对,以及儒家弟子认为应各案各看的反对。
于是又围绕天道和人道之间的冲突展开了争论。
不少人带着异样的眼光看着李叹云,李叹云则恍如未见,他想起了年少时曾经在心中掠过的一个念头。
他只记得那是一个冰冷残酷的念头,当时被自己死死按在心间,不再想起,此时那份感觉竟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