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山乡带回的泥土气息尚未完全散去,陆宇便迫不及待地与苏媛分享了此行的收获与思考。两人在社区中心的办公室里,对着地图和笔记,将云山乡的实际情况与“星火计划”的下一步规划紧密结合。他们意识到,对于云山乡这样的极端偏远地区,建立可持续的、低成本的远程支持模式,比一次性的物资或人员投入更为关键。
“我们可以尝试在云山乡卫生院设立一个固定的‘星火联络点’,”陆宇指着地图上那个被群山环绕的小点,“由王院长负责,我们定期通过视频会议进行联合病例讨论,遇到紧急情况随时线上沟通。还可以把我们整理更新的《指引》电子版第一时间发过去,让他们打印出来使用。”
“这个办法好!”苏媛眼睛一亮,“还可以把云山乡遇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匿名化处理后拿到大群里讨论,既能帮到他们,也能让其他地区的基层医生借鉴学习。”
思维的碰撞再次激发出务实的火花。他们将这个想法细化成方案,上报给医院和卫健局,很快得到了支持。一台配置了基础视频会议软件的二手电脑,连同第一批打印装订好的、根据云山乡反馈修订过的《指引(乡村版)》,被送往了云山乡。一根虽然纤细却坚韧无比的“数字纽带”,开始跨越群山,将县医院的专家资源与最基层的医疗需求连接起来。
工作的藤蔓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而生活的庭院里,也结出了饱满的果实。陆宇和苏媛的感情,在共同理想的浇灌和日常相处的磨合中,日趋成熟稳定。他们见过了彼此的父母,得到了长辈们朴实而真挚的祝福。一个周末的下午,两人在苏媛家吃饭,苏母看着他们默契配合收拾碗筷的样子,悄悄对苏父说:“瞧这两个孩子,多好。”苏父点点头,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秋意渐深,林江县迎来了医疗卫生系统的一年一度总结表彰大会。今年,大会特意增设了“基层医疗创新探索奖”。当主持人念出“获奖项目:林江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与城南社区服务中心‘高血压慢病管理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主要完成人:陆宇、苏媛”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陆宇和苏媛并肩走上主席台,从县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证书。聚光灯下,陆宇看着身旁笑容温婉却目光坚定的苏媛,又看向台下那些熟悉的面孔——有对他寄予厚望的魏医生、张医生,有科室里并肩作战的同事,有社区卫生中心热情洋溢的伙伴,他甚至仿佛看到了青石镇那位老村医、云山乡王院长欣慰的笑容……这一刻的荣誉,不属于他们个人,而是属于所有在这条艰难道路上摸索前行的同行者。
陆宇的发言很简短,他没有过多讲述成绩,而是再次强调了基层慢病管理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星火计划”未来的愿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能让规范的医疗知识和温暖的健康关怀,像星星之火一样,传递到林江的每一个角落,照亮更多人的健康之路。”
大会结束后,陆宇和苏媛抱着证书和奖杯,走在回医院的林荫道上。秋风拂过,金黄的银杏叶翩然落下。
“感觉像做梦一样。”苏媛看着怀里红彤彤的证书,轻声说。
“是一个新的开始。”陆宇握住她的手,目光望向远处,“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接下来,要把云山乡的模式总结好,争取推广到更多类似的乡镇。‘星火学习群’也要引入更多专家资源,提高互动质量……”
他又开始习惯性地规划起未来,语气中充满了实干家的笃定与激情。
苏媛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忍不住笑了。这就是她认识的陆宇,永远不会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永远望着前方,步履不停。而她,愿意也必然会与他同行。
年底的时候,陆宇收到了陈浩寄来的结婚请柬。他那位严谨的学霸室友,终于也要步入人生的新阶段了。请柬附着一封简短的信,陈浩在信里写道:“……听闻你在林江做得风生水起,由衷为你高兴。医学的殿堂需要有人攀登顶峰,也同样需要有人夯实基石。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且做得如此出色,为你骄傲。届时务必前来,你我兄弟好好一聚。”
陆宇看着请柬上陈浩和他未婚妻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满祝福。他们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却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并且彼此理解,彼此支持。这或许就是成长最好的模样。
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带来融融暖意。陆宇坐在办公桌前,整理着年度工作总结。他的电脑旁边,摆着那张获奖证书,还有和苏媛在一次健康讲座后的合影。照片上,两人并肩站着,背后是认真听讲的居民,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的手机屏幕亮起,是苏媛发来的信息:“晚上包了饺子,胡萝卜羊肉馅的,过来吃?”
简单的家常话,却让陆宇的心瞬间被暖意包裹。他回复:“好,下班就过去。”
回望这一年,充满了耕耘的汗水、挑战的荆棘,也收获了成长的喜悦、爱情的甜蜜和价值的认可。他的根,在这片名为林江的土地上,已然深扎;他的枝叶,在阳光雨露和风霜的洗礼中,愈发繁茂;而他的身边,有了可以携手看四季流转、共赴人生旅途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