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天光微亮。陆宇仔细穿上那件崭新的、带着洗涤剂清香的白色短袖工作服,将印有自己姓名和“内科医师”职称的胸卡端正地别在左胸口袋上方。镜中的青年,眉眼间褪去了学生的青涩,多了几分属于职业的沉稳。今天,是他正式以医生身份上岗的第一天。
母亲李娟早早起来准备了丰盛的早餐,看着他一身“行头”,眼里满是骄傲与牵挂:“到了医院,多看多学,少说多做,对待病人要耐心……”
“妈,我知道。”陆宇点点头,拿起公文包,里面装着听诊器、笔记本、笔以及一些常用的临床手册。
父亲林大山也起来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说了两个字:“好好干。”
林江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在晨光中静默矗立。陆宇按照医务科的安排,首先来到位于五楼的心血管内科报到。科主任姓王,是一位五十岁左右、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的男医生。
“王主任好,我是新来的轮转医生,陆宇。”陆宇微微躬身。
王主任从病历中抬起头,打量了他一下,目光在他胸卡上的“星城医科大学”字样停留片刻,语气平淡却不失威严:“小陆是吧,欢迎。我们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病人多,病情重,节奏快。你学历好,但基层医院有基层医院的特点,病人情况、用药习惯、沟通方式都跟大城市不一样,要尽快适应。”
“是,主任,我会努力学习的。”陆宇恭敬地回答。
“嗯,”王主任对旁边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医生说,“张医生,这是新来的小陆,先跟着你组。带他熟悉一下环境和流程。”
张医生是心血管内科的主治医师,面容温和,笑着对陆宇点点头:“跟我来吧,小陆。”
晨交班在医生办公室进行。夜班护士和医生语速飞快地汇报着病房动态:3床心衰病人夜间喘憋加重,调整了利尿剂后缓解;6床心梗后患者病情稳定;15床新入院的疑似不稳定心绞痛,需要重点关注……陆宇竖起耳朵,努力跟上节奏,将这些床号、诊断、处理与即将见到的真实病人对应起来。
交班结束,张医生递给陆宇一件干净的白大褂,示意他穿上。“走吧,查房。”
穿上这第二层“战袍”,陆宇感觉肩头微微一沉。跟着张医生和住院医师走进病房,消毒水混合着疾病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病人们看到医生进来,眼神里带着期盼、依赖,甚至是一丝惶恐。
“老爷子,今天感觉怎么样?胸口还闷吗?”张医生走到3床那位心衰老人床边,语气温和地询问,同时熟练地拿起挂在床头的听诊器。
陆宇站在稍后的位置,观察着张医生如何问诊、查体,如何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他看到张医生仔细检查了老人的双下肢水肿情况,查看了尿量记录,又调整了用药医嘱。
“小陆,你来听听。”张医生让开位置。
陆宇上前,戴上自己的听诊器。耳机里传来老人肺部明显的湿性啰音,如同烧开水时的小气泡音,这是肺淤血的体征。他又听了听心脏,心率较快,节律大致整齐。
“听到了吗?这就是心衰急性加重时肺部的表现。”张医生低声讲解,“在基层,很多心脏病发现时就已经不是早期了,并发症多,治疗上要更注重综合管理。”
查房过程中,张医生不时向陆宇提问。
“小陆,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迅速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陆宇迅速回答。
“常用药物呢?”
“硝普钠、乌拉地尔……还有……硝酸甘油有时也可以。”陆宇稍微卡顿了一下。
“嗯,理论基础有,但要更熟悉具体用药的剂量、速度和监测指标。”张医生点评道,随即转向下一个病人。
一个上午就在紧张的查房、处理医嘱、书写病程记录中过去。陆宇感觉自己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努力吸收着一切信息。他帮着张医生给15床那个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开了急诊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在电脑系统里学习如何开具医嘱、申请会诊。系统操作不熟练,他只能边问边做,好在张医生和住院医师都很有耐心。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他碰到了几个同期进来的新同事,大家互相交流着各自科室的见闻,都带着初入职场的兴奋与些许无措。
下午,陆宇被安排独立去收治一个新病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妈,因“反复头晕、心悸一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药不规律。陆宇深吸一口气,拿着空白的病历夹走进病房。
“阿姨您好,我是陆医生,来了解一下您的情况。”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可靠。
问诊、查体、开具初步检查……他按照在学校和实习时学到的流程,一步步进行。大妈方言口音重,叙述病情有些絮叨,陆宇耐心引导,终于梳理出一份还算清晰的现病史。写完首次病程记录,他拿给张医生看。
张医生仔细翻阅着,点了点头:“病史采集还算全面,体格检查也到位。诊断考虑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待查?思路是对的。就是病历书写规范上还要再注意细节,比如时间点要用24小时制,诊断要有依据支撑。不错,第一步迈得可以。”
得到带教老师的肯定,陆宇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面还有无数的病历要写,无数的知识要学,无数的病人要面对。
下班回到家,父母关切地询问第一天上班的感受。
“有点累,但挺充实的。”陆宇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很多地方要学,跟在学校想象的不太一样。”
“慢慢来,万事开头难。”林大山安慰道,眼神里是全然的信任。
夜晚,陆宇翻开新的笔记本,开始记录今天的工作心得、学到的知识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白袍加身的第一天,他在忙碌、学习和适应中度过。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一名基层医生最真实、最平凡的起点。他知道,他的医者生涯,就在这日复一日的问诊、查体、书写、沟通中,正式拉开了序幕。前路漫长,但他已脚踏实地,走在了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