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随堂测验的成绩,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临医一班的教室里激起了层层涟漪。当那位以严格着称的生化老师用他那特有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调念出“陆宇,94分,全班最高”时,整个教室出现了片刻的寂静,随即是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94分。这个分数本身已足够引人注目,但更让人震惊的是获得它的人——是那个平日里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一下课就匆匆跑去送外卖的陆宇,是那个据说第一年高考只考了306分、从底层爬上来的复读生。
陆宇自己也有片刻的恍惚。他预料到自己这次考得不错,因为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代谢通路、酶促反应机理,在苏晚晴学姐的建议下,他通过绘制动态流程图和关联记忆法,竟然真的理顺了、记住了。但第一名,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投射来的目光:有刘波毫不掩饰的、咧着嘴的兴奋与佩服;有赵俊略带惊讶却真诚的挑眉;有陈浩一如既往的平静,但微微颔首透露出的认可;当然,也有孙鹏等人复杂、难以置信甚至有些难堪的注视。
那些曾经像芒刺一样扎在他背上的流言蜚语,在这一刻,似乎被这个实实在在的分数无声地击碎了。陈浩的话再次在他耳边响起:“继续跑,跑得足够快,直到把那些声音远远甩在身后。”
他没有看向孙鹏的方向,内心出乎意料地平静,没有扬眉吐气的快意,只有一种努力得到验证的踏实感。更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知道,这个成绩的取得,绝非他一人之功。没有那些在他迷茫时伸出援手的人,他或许还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甚至早已被那些闲言碎语压垮。
下课铃响,陆宇收拾好书本,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决定。
“宇哥!牛逼啊!隐藏的学霸!”刘波第一个冲过来,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比他自己考了高分还高兴,“今晚必须庆祝!我请客,食堂小炒走起!”
赵俊也晃悠过来,调侃道:“可以啊陆宇,不声不响放个大卫星。看来送外卖不影响学习,反而提神醒脑?”
连陈浩也难得地停留了片刻,言简意赅地评价:“知识点掌握得很扎实,尤其是三羧酸循环那部分的关联题,思路清晰。”
面对室友们的祝贺,陆宇心中暖流涌动。他笑了笑,对刘波说:“波哥,请客就不用了。不过,如果大家晚上有空,我想…请你们吃个饭,就在校外那个‘学子居’小餐馆,怎么样?也叫上苏晚晴学姐。”
“你请客?”刘波愣了一下。他们都清楚陆宇的经济状况。
“嗯。”陆宇认真地点点头,“就用这次兼职挣的钱。没有你们,没有学姐的帮助,我这次不可能考好。我想…谢谢大家。”
他的语气诚恳,目光扫过三位室友。赵俊收起了玩笑的神色,刘波眨了眨眼,似乎明白了什么,陈浩则微微点了点头。
“行!宇哥请客,必须给面子!”刘波率先响应。
“我没问题。”赵俊耸耸肩。
“可以。”陈浩也同意了。
陆宇立刻给苏晚晴发了微信,简单说明了情况,邀请她晚上一起吃饭。苏晚晴很快回复了一个笑脸:“恭喜学弟!真为你高兴!晚上我一定到。”
傍晚,“学子居”小餐馆一个安静的包间里,五个人围坐一桌。桌上摆着几样家常菜,不算丰盛,但热气腾腾,充满了烟火气。
陆宇端起一杯饮料(他特意说明自己不喝酒,要以饮料代酒),站了起来,神情有些紧张,但眼神清澈而真诚。
“浩哥,俊哥,波哥,苏学姐。”他依次看过每一个人,“首先,谢谢你们今天能来。这顿饭,是我的一点心意。”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知道,我这个人,可能有时候挺闷的,也不太会说话。刚开学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傻学、傻干活。要不是你们帮我,我可能现在还在走弯路。”
他看向赵俊:“俊哥,谢谢你借我电动车。没有它,我连兼职都做不了,可能早就为生活费愁死了。你总说没事,但我一直记在心里。”
赵俊摆摆手,难得地有些不好意思:“嗐,说这个干嘛,车放着也是放着。”
陆宇又看向刘波:“波哥,谢谢你一直这么乐观,总能带动气氛。每次我学得头昏脑涨,或者送外卖累得不想动的时候,看你还在那儿咋咋呼呼地背口诀,我就觉得又有劲了。学习小组也多亏了你张罗。”
刘波嘿嘿一笑,用力拍了拍胸口:“兄弟之间,不说这些!咱们是一个战壕的!”
接着,他转向陈浩,语气更加郑重:“浩哥,特别要谢谢你。那次…在湖边,要不是你点醒我,我可能现在还在为那些无聊的话钻牛角尖。你告诉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告诉我要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上。这些话,我一直记着。还有,你平时在学习上给我的指点,都让我受益匪浅。”他指的是陈浩偶尔在方法上的提点,以及那次“付费”的跑腿,他知道那是陈浩独特的关照方式。
陈浩推了推眼镜,灯光下的表情依旧平静,但眼神温和了些许。“是你自己悟性高,肯努力。我并没做什么。”
最后,陆宇看向苏晚晴,眼神充满感激:“苏学姐,最要感谢的人是你。是你告诉我大学该怎么学习,怎么利用资源,怎么看待未来。你告诉我可以争取奖学金,可以参与科研实践…你就像一盏灯,给我指了路。没有你,我可能现在还只知道埋头送外卖和死记硬背。真的,非常感谢你!”
苏晚晴温柔地笑着,举起饮料杯:“陆宇,你太客气了。看到你这么努力,而且一点就通,进步这么快,我真的很开心。你能取得这个成绩,绝大部分是靠你自己的毅力和付出。我们只是恰好在你需要的时候,搭了把手而已。”
“不,”陆宇用力摇头,“你们的帮助,对我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具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是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说出了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在遭遇恶意、感到孤独时,是这些人的存在,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和支撑,让他相信这个世界仍有善意。
这番话,说得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让在座的人都动容了。
刘波猛地站起来,端起杯子:“说得好!宇哥!啥也不说了,为咱们412的友谊,为学姐的帮助,也为宇哥牛逼的成绩,干杯!”
“干杯!”赵俊也笑着举杯。
陈浩和苏晚晴也含笑举杯。
五个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一刻,隔阂、背景、性格的差异仿佛都消融了,只剩下年轻人之间纯粹而真挚的情谊。
这顿饭,吃得格外温馨畅快。大家不再谈论学习,而是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刘波讲起他爸妈在卫生院闹的笑话,赵俊分享星城哪里有好玩的,陈浩偶尔插几句冷幽默,苏晚晴则分享了一些大二有趣的见习经历。陆宇大多时间在听,脸上一直带着轻松的笑容。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真正地融入了这个集体,拥有了可以相互扶持、彼此理解的伙伴。
饭后,陆宇坚持用自己兼职赚的钱结了账。虽然花掉了他近一周的收入,但他觉得无比值得。
回宿舍的路上,月光皎洁。刘波和赵俊勾肩搭背地走在前面,哼着跑调的歌。陈浩和苏晚晴在讨论一个学术问题。陆宇走在中间,看着大家的背影,心里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安全感填满。
他想起自己刚开学时的孤独和小心翼翼,想起听到流言时的愤怒和委屈,再对比此刻的温暖与坚定,恍如隔世。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真挚的友情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值得他用尽全力去珍惜和守护。
“陆宇,”苏晚晴放慢脚步,和他并肩而行,轻声说,“看到你现在状态这么好,真为你高兴。记住,医学之路很长,未来的挑战会更多,但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走,再难的路也会变得有趣。”
“嗯,我记住了,学姐。”陆宇郑重地点头。
回到宿舍,洗漱完毕,陆宇躺在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他拿出手机,点开微信,找到了那个名为“幸福一家人”的微信群(里面只有他、爸爸、妈妈)。他编辑了一条长长的信息,没有提遇到的糟心事,主要说了自己生化考了第一名,详细描述了室友们如何帮助他、学姐如何指导他,以及今晚这顿充满欢声笑语的答谢宴。
最后他写道:“爸,妈,你们放心。我在学校一切都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好。我会继续努力,不会骄傲。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药,别太累。”
信息发出去没多久,母亲的视频请求就弹了过来。陆宇接通,屏幕上出现父母挤在一起的脸。母亲的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但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开心和骄傲。
“小宇…我儿子…真有出息…”母亲的声音哽咽着。
父亲在一旁,不善表达的他,只是用力地点着头,嘴角努力向上扯出一个笑容,重复着:“好,好…”
看着父母欣慰的样子,陆宇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值了。
那一夜,他睡得格外香甜。梦中,不再是独自一人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而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扶持着,走向远方那座闪烁着圣洁光芒的医学殿堂。他知道,前路依然会有风雨,有险阻,但他的内心已经种下了坚韧的种子,而身边,已然生长出能够共同抵御风雨的、深厚的羁绊。这羁绊,将是他未来医途上,最宝贵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