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迪亚博士的“会认真考虑”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林微光心中漾开希望的涟漪,却并未带来立竿见影的转机。她知道,将信任寄托于一个陌生学者的良知和勇气,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她必须做更多准备,应对“绿色地平线”可能发起的任何攻击。
环保白皮书被精心翻译成多国语言,通过周景明协调的渠道,提前、低调地分发给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媒体、建筑评论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这不是公开宣战,而是一种预防性的“疫苗接种”,旨在当污名化言论出现时,能有人手握事实依据。
与此同时,与“世界生态保护联盟”(wEpA)的接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wEpA对项目采用的水资源循环和生态保护措施表现出浓厚兴趣,同意派遣一个三人专家小组,在一周后进行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如果能获得wEpA的正面评价,将是对“绿色地平线”潜在指控的最有力回击。
然而,就在wEpA考察组抵达的前三天,韩峥带来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消息。他手下的安保人员在夜间巡逻时,发现项目用地边缘、靠近保护区的一小片区域,有非正常的车辆轮胎痕迹和几个被掩埋的、装有不明化学试剂的玻璃瓶碎片。经初步检测,瓶内残留物具有轻微的毒性,虽不足以造成大规模环境灾难,但其象征意义和意图极其恶毒——有人试图制造“项目污染环境”的伪证!
“他们在试探,也在为后续的指控准备‘证据’。”韩峥脸色阴沉,将检测报告放在林微光面前,“手法很粗糙,像是故意让我们发现,是一种挑衅,也是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和底线。”
林微光看着报告上那些陌生的化学名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苏氏的手段越来越没有下限,从舆论抹黑到物理破坏,再到如今的伪造证据栽赃嫁祸!
“加强巡逻,尤其是边界和敏感区域,安装更多的隐蔽监控。”林微光强迫自己冷静,“所有发现的异常物品,原地拍照、取证、封存,但暂时不要公开。另外,让我们自己的环境顾问团队,对项目周边土壤和水源进行一次全面的、留痕的背景值检测,建立基准数据,以防他们后续颠倒黑白。”
“已经在做。”韩峥点头,“但被动防御不是办法。wEpA的考察至关重要,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林微光深以为然。她亲自复核了为wEpA考察组准备的路线、讲解内容和展示点位,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清晰、有力地展示项目的环保承诺。她甚至提前预演了可能遇到的尖锐问题,准备了基于数据的、坦诚的回应。
就在这紧张备战的气氛中,娜迪亚博士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不是通过埃米尔,而是一封直接发送到林微光工作邮箱的、措辞谨慎的邮件。邮件中,娜迪亚博士表示,她将以“个人学术休假”的名义,在wEpA考察组抵达的同一天,自行前往项目基地进行“非官方访问”,希望不引起过多关注。
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娜迪亚博士选择了最敏感的时间点,以最低调的方式前来,说明她内心已经对那份“风险预警报告”产生了严重怀疑,并愿意冒着内部压力,亲自寻找真相。
林微光立刻回复邮件,表示热烈欢迎并承诺绝对保密,会安排可靠人员接待。
wEpA考察组和娜迪亚博士抵达的日子,在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中到来。天空湛蓝,阳光炽烈,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无形压力。
林微光亲自接待了wEpA的三位专家——一位水资源专家,一位生态学家,一位可持续建筑顾问。她穿着利落的工装,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带领他们进入工地。
考察过程严谨而细致。专家们查看了水循环系统的核心设备,核对了用水数据记录,实地观测了滴灌绿化和原生植被保护区的状况,甚至随机抽取了土壤和水样准备带回检测。林微光和她的环境团队全程陪同,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了详尽而专业的解答,不回避任何潜在挑战,比如承认在极端干旱环境下维持绿化的难度,但也展示了为此所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投入。
整个过程,林微光表现出的坦诚、专业和对环境的深切尊重,给wEpA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娜迪亚博士,则在阿里(被特意安排为她的向导)的陪同下,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远远跟在考察组后面,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她很少提问,但目光锐利,不时会停下脚步,仔细查看一些细节,比如建筑材料堆放是否规范,临时厕所的污水处理是否到位,工地上废弃的包装材料如何分类回收。
中午,在指挥部的临时会议室进行简单的工作午餐时,娜迪亚博士主动坐到了林微光身边。她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林小姐,你们的现场管理比我想象的要规范。尤其是对废弃物的处理和水资源的监控,数据记录很完整。”
“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林微光平静地回答,“我们对这片土地负有责任。”
娜迪亚博士点了点头,沉默地吃了几口食物,忽然又问道:“我注意到你们保留了几株非常古老的沙拐枣,甚至为它们调整了部分管线路由。这在很多追求效率和成本的项目中是难以想象的。”
“它们属于这里,比我们任何人都更早。”林微光看着窗外那几株在风中摇曳的顽强植物,“我们只是后来的拜访者,没有权利剥夺它们生存的空间。”
娜迪亚博士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再说话,但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些东西。
下午的考察继续进行。就在即将结束,气氛趋于缓和时,一名韩峥手下的安保人员匆匆走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韩峥眉头瞬间锁紧,快步走到林微光身边,声音压得极低:“边界巡逻队发现两个形迹可疑的人,带着采样设备,在我们取水口上游方向活动,被我们的人控制住了。他们声称是‘绿色地平线’的志愿者,在进行‘独立水质调查’。”
果然来了!而且时机抓得如此之准,就在wEpA考察即将结束,娜迪亚博士也在场的时候!如果他们“恰好”在此时“发现”水质被“污染”,再被“恰好”赶来的媒体拍到……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试图在权威第三方面前制造实锤的阴谋!
林微光的心脏猛地一缩,但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她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与水资源专家交谈的娜迪亚博士,又看了看面露疑惑的wEpA专家,瞬间做出了决断。
她走到wEpA专家和娜迪亚博士面前,语气平静而坦诚:“各位专家,博士,刚刚我们接到报告,项目边界外发生了一点小状况。有人未经许可,在我们的水源地上游进行采样活动。为了确保信息的透明和公正,如果各位有兴趣,我们可以一起去现场查看一下情况。当然,这完全自愿。”
她选择主动公开,将潜在的“阴谋”暴露在阳光下,并邀请权威第三方共同见证。
wEpA的专家们交换了一下眼神,显然对这种突发状况很感兴趣,点头同意。娜迪亚博士也微微颔首,眼神锐利。
一行人立刻乘车赶往边界。到达现场时,那两名自称“志愿者”的年轻人正被安保人员拦着,显得有些激动,大声嚷嚷着“侵犯调查自由”“掩盖真相”之类的话。他们身边放着采样设备和几个已经封装好的水样瓶。
林微光没有理会他们的叫嚣,直接对wEpA的水资源专家和娜迪亚博士说:“这两位先生采集的水样,以及我们自己在取水口的实时监测数据,都可以提供给各位进行比对分析。我们欢迎一切基于科学的、规范的环境监督,但对于未经许可、意图不明的行为,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她的态度不卑不亢,既表达了配合的诚意,也划清了底线。
wEpA的水资源专家上前,检查了那两人的采样设备和方法,眉头微蹙,对林微光低声说:“采样方法不专业,存在污染样本的可能。”
娜迪亚博士则冷冷地扫了那两人一眼,什么也没说,但眼神里的鄙夷清晰可见。
那两人在几位真正专家的注视下,气势明显弱了下去,眼神闪烁,不敢再大声争辩。
最终,在韩峥的协调下,那两人被“请”离了现场,他们采集的“水样”也被wEpA专家作为“对比样本”带走。一场潜在的风波,被林微光以果断的透明化和借助第三方权威的方式,消弭于无形。
返回指挥部的路上,wEpA的专家们对林微光处理危机的方式表示了赞赏。娜迪亚博士在临上车前,走到林微光身边,用极低的声音快速说了一句:“那份报告,我会提出异议。”然后便转身离开。
望着远去的车队,林微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她知道,她刚刚赢得了一场无声却至关重要的博弈。
然而,她抬头望向西边天际,那里不知何时积聚起了厚重的、泛着不祥黄褐色的云层。
韩峥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声音低沉:
“沙暴又要来了。”
而且,这一次,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凶猛。
刚刚化解一场人为风暴,自然的考验已迫在眉睫。林微光握紧了拳头,眼神疲惫却坚定。
这片土地上的征战,永无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