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风暴在林微光“以正破邪”的组合拳下,势头虽被遏制,但余波未平,如同沙漠上空久久不散的沙尘。国际建筑界的争论仍在继续,支持和质疑的声音交织,将她和她未建成的作品持续置于风口浪尖。这种来自专业领域和公共舆论的双重压力,远比单纯的商业刁难更消耗心神。
林微光选择暂时离开国内喧嚣的舆论场,提前返回中东项目基地。那里有亟待推进的工程,有需要安抚的合作伙伴,更有她能够掌控的、实实在在的建造进程。只有在工地的喧嚣与尘土中,她才能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韩峥对她的提前归来并未表示意外,只是将一份厚厚的、关于场地初步平整和地质详勘的进度报告放在她桌上。“舆论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这里的沙子和混凝土,更需要你。”他的话依旧简洁,却带着一种并肩作战的默契。
林微光点点头,立刻投入工作。她需要亲自确认考古遗址区域的保护措施是否到位,需要与埃米尔复核因舆论风波而略有迟滞的结构设计调整,更需要与萨米尔和部落代表沟通,稳定军心,确保“文化共生带”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受影响。
然而,她刚回来不到两天,一个更具体、更阴险的打击便接踵而至。
项目组租用的、用于场地内短途运输和物资调配的三台关键重型机械设备,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故障,核心部件损毁,维修周期长达数周。而本地市场上符合规格的替代设备,竟被一家刚刚注册的空壳公司以高出市场价百分之五十的价格提前预订一空!
这绝不是巧合。这是苏氏代理人针对项目执行环节发起的、精准而狠辣的“手术刀式”打击。目的明确——拖延核心工程的启动时间,制造混乱,增加成本。
“又是他们!”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工程师气得脸色发青,“这是掐着我们的脖子!”
林微光看着故障报告,眼神冰冷。她知道,常规的采购和租赁渠道已经被堵死。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设备问题,整个项目进度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触发与部落协议中关于工期的惩罚条款。
“查那家空壳公司的背景,越快越好。”她对韩峥说,语气冷静得不像刚刚遭遇重创。
韩峥点头,立刻转身去安排。
林微光走到指挥部悬挂的巨大项目进度表前,目光落在受影响的几个关键节点上,大脑飞速运转。常规路径被堵死,就必须寻找非常规的突破口。她想起之前为了应对能源基金危机而接触过的几家欧洲公司,其中似乎有一家在阿联酋设有大型设备租赁分公司……
她立刻打开电脑,调出资料,同时拨通了埃米尔的电话:“埃米尔,我记得你有个表哥在阿布扎比港务局工作?能否帮忙咨询一下,近期是否有符合我们规格的重型设备,可以通过短期跨境租赁的方式调入?”
她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区域。这是她从一次次危机中学到的——当脚下的路被堵死,就要学会架桥,或者寻找新的路径。
就在她全力协调跨境设备租赁事宜时,周景明的消息到了,带来了陆时砚的指示,依旧是言简意赅:
「设备事,已知。阿联酋‘新月租赁’可解燃眉,已让周景明对接。另,集团内部审计组三日后抵中东,例行巡检项目资金及合同执行。」
前一句是雪中送炭,后一句却是悬顶之剑。
“新月租赁”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设备租赁公司之一,背景深厚,绝非苏氏能够轻易影响。陆时砚再次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精准地投下了解决方案。但这份帮助,伴随着集团审计组的到来。这意味着,她和她团队的一切操作,将被放在放大镜下仔细审视。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攻击她的武器。
他既为她扫清障碍,又在她身边布下眼线。这是一种极致的信任,还是一种更严苛的掌控?林微光分不清,也无暇细究。她只知道,她必须确保项目在审计组面前,无懈可击。
“收到。我们会做好准备。”她回复周景明。
在韩峥的强力协调和周景明的远程支持下,与“新月租赁”的合同以惊人的速度敲定,三台替代设备在四十八小时内便从迪拜运抵项目基地,确保了核心工程的如期启动。这场针对供应链的精准打击,再次被成功化解。
然而,林微光还来不及喘口气,审计组抵达的日子便到了。来的是一位姓郑的副总带队,成员个个面无表情,眼神锐利,带着一种天生的怀疑气质。
审计工作细致而繁琐,从每一份采购合同的条款、发票,到与部落协议的执行细节、资金流向,再到与各分包商的往来邮件、会议纪要,无一不查。指挥部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句话,填错一个数字。
林微光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全程配合,回答各种问题。她表现得不卑不亢,对所有质疑都提供了清晰完整的证据链支持。几天下来,连那位以严苛着称的郑副总,也挑不出什么实质性的毛病。
审计的最后一天,郑副总单独约谈了林微光。在临时隔出的会议室里,他翻看着最终的审计报告草案,语气平淡却带着压力:
“林工,项目整体合规性做得不错,尤其是在当地复杂环境下的风险管控,可圈可点。”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地看向她:“但是,我们注意到,在与‘新月租赁’的紧急租赁合同中,付款条件比标准合同宽松了百分之十五。虽然事出有因,但这超出了常规授权范围。按照集团流程,需要补充一份详细的特殊情况说明,并由更高层级审批。”
林微光心中了然。这是审计流程,也是必然会遇到的刁难。她早已准备好了说明材料,从容不迫地解释当时面临的紧急状况、市场垄断局面以及韩峥和周景明的协调过程,强调了此举为项目避免了更大的工期和经济损失。
郑副总听着,不置可否,最后只是淡淡地说:“材料我会带回去。林工,你还年轻,魄力有余,但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陆总对你期望很高,别让他失望。”
他话里有话,带着提醒,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告。
林微光微微蹙眉。她感觉到,这次审计,似乎并不仅仅是例行公事。
审计组离开后,她站在指挥部门口,看着他们的车队扬起沙尘远去,心中并未感到轻松。韩峥走到她身边,声音低沉:“郑副总是苏家那边的人。”
林微光猛地转头看他。
韩峥脸上没什么表情,继续道:“虽然不明显,但他这次来,带着任务。你应对得很好,没让他们抓到把柄。但以后,要更小心。”
原来如此。苏家的触手,竟然已经伸到了陆氏集团的内部审计环节!这次是警告,下次呢?
她感到一阵寒意,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意识到这场斗争的层级和范围,远比她想象的更深、更广。它不再仅仅是商业竞争和舆论攻击,更涉及到了集团内部的权力倾轧。
她回到办公室,看着电脑屏幕上“星芒”文化中心最新的三维模型,那流畅的线条、充满力量的结构、以及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的构想,是她全部心血的结晶,也是她对抗一切不公和阴谋的武器。
她拿起笔,在速写本上快速勾勒起来。线条不再是设计草图,而是充满了愤怒和决绝的抽象表达——黑色的旋涡试图吞噬光芒,但一束更加凝聚、更加炽热的光,正从旋涡中心顽强地穿透而出!
笔尖用力,几乎要划破纸张。
裂痕已经出现,无论是在她与陆时砚那复杂的关系中,还是在陆氏集团内部的权力格局里。但她心中的星火,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因为这一次次的打压和挑战,燃烧得更加猛烈。
她知道,她必须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无可挑剔。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更是为了在这片充满裂痕的战场上,守住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星空,以及……不辜负那道在冰山之下,或许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却始终为她亮着微光的注视。
风暴远未结束,而她,已准备好迎接更猛烈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