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Art的展览策划方案在第二天清晨便安静地躺在了林微光的邮箱里。方案详尽而专业,从展览主题“城市记忆”的阐述,到参展艺术家的遴选标准,再到具体的展陈设计、宣传计划和合作条款,都清晰明了。这确实是一份正规且极具吸引力的邀请,展陈费用合理,宣传资源丰厚,并且明确标注了这是非独家合作,艺术家保留作品的全部版权。
林微光仔细阅读了每一个字,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这不同于“L”那份优厚却笼罩着迷雾的合同,LuminArt的邀约摆在明处,规则清晰,给予了她足够的尊重和自主空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能够让她作品面对更广泛受众的、实实在在的平台。
她想起了陆时砚。这份邀约,会是他授意的吗?以他的性格和所处的位置,似乎没必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通过LuminArt来帮她。而且,如果是他,在经历了“L”的试探和她的拒绝之后,他还会用这种方式吗?可能性似乎不大。那么,这或许真的只是LuminArt基于对她作品的认可而发出的独立邀请。
这个认知让她松了口气,同时也涌起一股更纯粹的喜悦。这是靠她自己笔下的力量赢来的机会。
她没有再犹豫,回复邮件,正式接受了LuminArt的邀请。
接下来的日子骤然变得忙碌起来。确定参展的具体画作、准备作品的高精度电子文件、与LuminArt的策展团队沟通展陈细节、撰写创作阐述……她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备战工作中。公寓狭小的空间里铺满了画稿和资料,空气中弥漫着油彩和咖啡因混合的、属于奋斗者的特殊气息。
偶尔,在深夜对着电脑屏幕调整图片色彩时,她的目光会掠过靠在墙角的黑伞,思绪会有一瞬间的飘忽。陆时砚那句“下一个,不会太远”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余波仍在心底荡漾。这个展览,会是那个“下一个”的序曲吗?他……会知道吗?会来看吗?
她甩甩头,将这些杂念驱散。无论是不是,她都要将这次展览做到最好。这是她的战场,她必须全力以赴。
布展日安排在展览开幕前三天。LuminArt的画廊位于城市艺术区的核心地带,空间开阔,设计极简而富有现代感。林微光带着精心挑选出的《基石》系列核心作品来到画廊,心情不免有些紧张。这是她的作品第一次在如此专业的场合亮相。
策展人是位气质优雅、目光锐利的中年女性,姓陈。她亲自接待了林微光,带着她在空旷的展厅里边走边介绍布展思路。
“我们将你的《承重》、《痕迹》、《光阴渡》这几幅主要作品,安排在这个弧形主展墙。”陈策展人指着展厅中央一面流畅的曲面墙,“这里的灯光设计会模拟不同时段的自然光,从清晨的微曦到黄昏的暖金,让画面中的石料和光影产生动态的对话感。”
她接着指向旁边一个相对独立的狭小空间:“至于这幅《无声的轰鸣》——你捕捉的那截即将被拆除的老烟囱内部结构,我们打算将它放置在这个独立展间。利用镜面反射和环绕音效(极其低频的、类似城市背景噪音的声音),营造一种被历史空间包裹、倾听城市呼吸的沉浸式体验。”
林微光听着陈策展人的阐述,心中暗暗惊叹。专业的策展眼光果然不同,不仅理解了她画作表层的意象,更挖掘出了她试图表达的、关于时间、记忆与城市变迁的深层内核。这种被深刻理解和尊重的感觉,让她之前的些许忐忑消散了大半。
布展过程繁琐而细致。悬挂高度、灯光角度、作品间距……每一个细节都需反复调整。林微光全程参与,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布展团队沟通。她不再是那个躲在画室里的孤独创作者,而是作为一个合作者,融入到一个专业的团队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
期间,她似乎总能感觉到一道若有若无的视线。偶尔回头,却只看到忙碌的工作人员或其他前来布展的艺术家。是错觉吗?还是……
忙碌间隙,她走到画廊巨大的落地窗前稍作休息。窗外是车水马龙的艺术区街道,对面是一栋设计感极强的建筑,巨大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恍惚间,她似乎看到对面建筑某个楼层的窗后,有一个模糊却熟悉的高挺身影,正静静地看着这个方向。
她的心猛地一跳,凝神再看时,那身影却已消失,仿佛只是阳光造成的幻影。
是陆时砚吗?
他来了?就在对面?默默地关注着布展的进程?
这个猜测让她的心跳漏了几拍,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和一丝莫名甜意的情绪悄然蔓延。
“微光,这边灯光调试好了,你来看看效果?”陈策展人的声音将她从思绪中拉回。
“好的,马上来。”她应道,最后看了一眼对面那空无一人的窗口,转身投入工作。无论他在不在,她都要让这场展览,成为她艺术道路上不容忽视的一个印记。
布展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当最后一盏射灯的角度被精准固定,柔和的光线如同舞台追光般打在《承重》那斑驳而坚定的基石上时,整个展厅的氛围瞬间被点亮。画作中的力量感在专业灯光下被放大到极致,与空间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陈策展人满意地点点头,对林微光说:“效果很好。微光,你的作品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很适合这个空间。我相信,开幕那天,它们会打动很多人。”
“谢谢陈老师,也谢谢团队的大家。”林微光真诚地道谢,疲惫的脸上洋溢着光彩。
离开画廊时,已是月上中天。夏夜的凉风吹散了些许疲惫。她独自走在回公寓的路上,心情是许久未有的充实与昂扬。
走到公寓楼下,她习惯性地抬头,却看到楼道口的阴影里,倚着一个修长挺拔的身影。路灯昏黄的光线勾勒出他冷硬的侧脸轮廓,指间夹着的烟蒂在夜色中明灭不定,散发出淡淡的松柏冷香。
是陆时砚。
他怎么会在这里?
林微光脚步一顿,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他似乎察觉到她的到来,抬眸,那双在夜色中愈发深邃的眼眸,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她的视线。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仿佛已经在那里等了很久。
空气仿佛凝滞,只有夜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她胸腔里逐渐清晰的心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