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仪式的辉煌如同沙漠正午的烈日,炽烈、夺目,而后不可避免地开始西斜。嘉宾们在震撼与赞誉中陆续离去,喧嚣的人声与频繁的闪光灯渐渐消散,基地重新被沙漠固有的、广袤的寂静所包裹。只是这寂静之中,不再有施工的嘈杂,也不再潜伏着危机的阴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使命达成的、带着疲惫的宁静。
“星芒”依旧矗立,在午后偏斜的光线下,参数化表皮反射出不同于仪式时的、更加柔和内敛的光辉,仿佛巨兽在酣畅展示后,进入了沉稳的呼吸。
指挥中心内,高度紧张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松弛。工作人员脸上带着倦色,却难掩兴奋,低声交流着仪式上的精彩瞬间和来自各方的积极反馈。埃米尔趴在控制台上,几乎要睡着,嘴角还带着笑意。赵一诺和陈铮则还在对着数据屏幕,复盘着“光之泉”运行的每一个完美参数,争论着是否还有万分之一优化的空间。
林微光站在指挥室窗边,望着窗外。手背上那短暂触碰留下的温热感早已消散,但那种触感,以及当时陆时砚眼中映着光辉、冰层微融的瞬间,却清晰地烙印在她的感知里,与眼前这座宏伟的建筑一样真实。
她看到陆时砚在场地中央,正与沙特主权基金的代表进行最后的交谈。他身姿挺拔,举止从容,与仪式前那个在加密工作室里与她一同审核代码的严谨工程师判若两人,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他掌控着不同的场域,切换着不同的身份,游刃有余。
周景明悄然走到她身边,低声道:“林小姐,初步的媒体舆情监测显示,全球主流建筑、科技及财经媒体都对‘星芒’给予了极高评价。‘光影奇迹’、‘未来地标’、‘能源与美学的完美融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陆氏集团的股价在相关消息传出后,开盘即显着上扬。”
这是成功的必然回响,也是他们应得的战果。林微光点了点头,目光却并未从窗外那个身影上移开。她看到基金代表用力地握了握陆时砚的手,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然后在随从的簇拥下乘车离去。
场地上,只剩下他,以及远处如同忠实卫兵般静立的“星芒”。
他转过身,似乎感应到她的视线,目光穿透距离,准确地投向指挥室的窗口。隔着一层玻璃,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没有了万众瞩目的压力,没有了仪式的光环,这一次的对视,变得更加纯粹,也更加难以解读。
他朝指挥室的方向微微颔首,然后对身边的周景明吩咐了几句,便迈步朝着这边走来。
林微光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些许。她转过身,整理了一下并无需整理的衣服,等待着。
陆时砚走进指挥室,原本还有些松懈的气氛瞬间重新紧绷起来。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林微光身上。
“一个小时后,项目核心团队,加密会议室。”他言简意赅地宣布,语气恢复了平日处理公务时的冷冽效率,“进行项目最终阶段总结,并明确后续安排。”
“是。”林微光应道。她知道,辉煌过后,是现实的梳理与未来的规划。他不会沉湎于成功的喜悦,永远着眼于下一步。
加密会议室内,核心成员再次齐聚。与之前攻克技术难关时的紧张激烈不同,这次会议的气氛带着一种阶段性任务完成后的总结意味。
陆时砚坐在主位,听取着每个人负责板块的最终汇报。埃米尔汇报了主体建筑的验收数据和维护手册编制进度;陈铮和赵一诺联合汇报了“基石”计划部署的最终完成情况,确认所有系统已通过隐蔽性及可靠性终极测试,进入静默待命状态;韩峥则汇报了仪式期间及后续基地安保的总结,以及安保等级下调至常态运行级别的建议。
林微光作为项目总协调及设计负责人,做了总结性陈述,从设计理念落地,到施工挑战克服,再到最终艺术效果的呈现,条理清晰,客观全面。
陆时砚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关键数据上提出询问,手指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要点。当所有人都汇报完毕后,他抬起眼,目光沉静。
“‘星芒’项目,第一阶段,正式结束。”他开口,为这数月的风雨征程画上了官方的句号。“诸位辛苦了。”
简单的肯定,却让在座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沉重的分量。
“后续,‘星芒’将移交由陆氏集团中东分公司旗下的专业运营团队管理,负责日常维护、对外开放及商业合作事宜。埃米尔,你作为技术对接负责人,协助过渡期工作。”
埃米尔立刻点头:“明白,陆总。”
“陈工,赵工,你们的工作暂告一段落。返回总部后,向研究院报到,参与新项目筹备。‘基石’相关权限及保密协议持续有效。”
陈铮和赵一诺肃然应下。
“韩队长,基地安保移交运营团队标准配置,你带领‘山猫’小队,三日后撤回总部休整,等待新任务。”
“是。”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林微光身上。会议室内其他人的目光也下意识地跟随过来。
“林微光,”他叫了她的全名,语气平稳,“项目设计及执行阶段工作已完成。你有两个选择。”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加入陆氏集团总部设计中心,担任资深建筑师,参与全球范围内的重大项目。”
这是一个无数建筑师梦寐以求的机会。
“二,”他顿了顿,目光沉静地看着她,“‘星芒’的成功,带来了多个类似理念项目的国际合作意向。集团决定成立一个特别项目组,由你牵头,负责前期概念开发与技术可行性研究。办公地点,暂时设在迪拜。”
他没有给出任何倾向性,只是陈述选项,将决定权完全交到了她的手中。
加入总部,意味着进入更稳定、更广阔的平台,但也可能意味着淹没在庞大的体系之中。牵头新项目组,意味着更大的自主权和挑战,也意味着将继续留在这片她倾注了心血、也经历了成长的土地附近,并且……距离他权力的中心,更近。
林微光几乎没有犹豫。
她抬起眼,迎上他审视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我选二。”
她看到了他深邃的眼底,似乎闪过一丝极快的、意料之中的微光。
“好。”他没有任何多余表示,只是干脆地确认,“相关调令及资源调配,周景明会与你对接。”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领命离去,加密会议室里只剩下林微光和陆时砚。
夕阳的光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为什么选二?”他忽然开口,问了一个超出公务范围的问题。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低沉。
林微光看向他,看着他被余晖勾勒出的、冷硬却清晰的侧脸轮廓。
“因为‘星芒’不是结束,”她回答,声音平静,却带着自己的力量,“只是一个开始。我希望,能亲手将这道光,照向更远的地方。”
而且,她心中无声地补充,在那里,或许能更清晰地看清,冰山之下,是否真的存在她所感知到的那缕微光。
陆时砚转回头,目光再次与她相接。这一次,他没有立刻移开,也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只是那样深深地看着她,仿佛在衡量她话语中的每一个字的重量。
许久,他才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
“迪拜见。”
他说完,站起身,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离开了会议室。
林微光独自坐在会议室里,看着窗外沙漠尽头那轮即将沉没的、巨大的红日。
“星芒”在渐暗的天色中开始亮起内部的灯光,如同星子落入凡间。
一个阶段结束了。
但她的旅程,与光同行,方才真正启程。
而那个“迪拜见”的约定,像一颗种子,落在了充满未知与可能的未来土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