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砚的指令清晰而绝对——“基石”计划优先级与“星芒”等同,授权全权,遇阻可直接联系。
这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沉甸甸的、不容推卸的责任。林微光看着那份刚刚拟定的核心小组成员名单,感觉手中的加密终端重若千钧。这份名单,即将划出一个全新的、隐藏在“星芒”光辉之下的绝对核心圈层。
她首先约谈了埃米尔。
在加密会议室内,当林微光简要说明了“基石”计划的性质(隐去了量子基地的具体信息,只强调为一个顶级科研机构提供极端情况下的能源与数据备份支持),并告知其需要签署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时,这位年轻的工程师脸上先是掠过巨大的震惊,随即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投向窗外那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建筑骨架。几分钟后,他转过头,眼神里没有了平日的跳脱,只剩下一种沉淀下来的郑重。
“林,”他声音有些干涩,“这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危险得多。”
“是的。”林微光坦然承认,“你可以选择不加入。这不会影响你在‘星芒’项目中的职位和贡献。”
埃米尔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不。从我踏上这片沙漠,决定跟着你完成这个‘疯狂’的设计开始,我就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项目。现在……我好像才真正触摸到它的内核。”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我加入。我需要知道,我到底在为什么东西铺设电路,安装镜面。”
林微光点了点头,将保密协议推到他面前。埃米尔没有犹豫,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接下来是韩峥。与韩峥的沟通更为直接。林微光只说明了“基石”计划涉及陆氏最高战略机密,需要将安保等级提升至应对国家级威胁的层面,并完全纳入他的防护体系。
韩峥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那双锐利的眼睛微微眯起,像评估战场一样快速扫过林微光提供的、经过大量删减的安防需求概要。
“明白了。”他言简意赅,“安保方案我会在二十四小时内重新制定。人员方面,我会从‘山猫’中筛选绝对可靠的队员,组成独立小组,只对您和我负责。”他甚至没有问计划的具体内容,他的职责是保护目标和执行命令,而非满足好奇心。这种专业和界限感,让林微光稍稍安心。
能源系统专家和光子通讯工程师的人选,林微光斟酌再三,从陆氏集团全球人才库中挑选了两位背景干净、能力顶尖、且与迪拜总部及苏氏集团毫无瓜葛的资深工程师。他们的调令由周景明直接下达,以“星芒”项目技术攻坚的名义,将在三天内抵达。
初步框架搭建完成,但真正艰巨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林微光将自己关在加密工作室内,开始深入研究“基石”计划的技术细节。如何在不影响“星芒”主体美学和功能的前提下,将那条极端情况下的光子数据通道完美嵌入既有的光路系统?能源切换如何做到无缝、隐蔽且绝对可靠?
这需要她对整个“星芒”的设计了如指掌,更需要她跳出纯粹的建筑师思维,去理解量子通讯的需求和能源调度的逻辑。她几乎是不眠不休地啃着那些艰深的资料,与即将到任的两位专家进行着前期的远程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她感觉自己与“星芒”的联系更深了。它不再仅仅是她艺术理念的载体,更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系统的重要一环,承载着超越视觉意义的重量。
这天深夜,她正对着一处关键的光路耦合节点苦思冥想,试图找到一个既不破坏“镜廊”视觉纯净度,又能满足备用通道带宽要求的解决方案。各种数据、图纸和模拟结果在她脑海中交织碰撞,却始终找不到那个最优解。
烦躁和疲惫如同潮水般涌上。她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下意识地伸手,握住了胸前那枚定位器。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一些。
“遇阻,可直接联系我。”
他的话语在脑海中回响。
这算“阻”吗?一个技术难题?她不确定。这似乎并非他意指的、来自外部的阻碍或安全威胁。这更像是一个需要靠她自己智慧和毅力去跨越的专业壁垒。
可是……这个难题,恰恰关乎“基石”计划能否完美实现。
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着她。或许,不仅仅是需要他的授权或资源,而是在这深入核心秘密、倍感压力的深夜,她莫名地想听到那个冷静的声音,想感受到那份远在迪拜却无处不在的掌控力,是否能给她带来一丝突破的灵感。
她很少主动拨打那个直机号码。这一次,她深吸一口气,按下了通话请求。
信号连接的提示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只响了两声,便被接通。
那边没有说话,只有平稳的呼吸声透过听筒传来,背景是死一般的寂静,仿佛他正身处一个绝对隔音的空间。
林微光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是我。”她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有些干涩。
“嗯。”他应了一声,单音节,听不出情绪,等待着她下文。
“我……在梳理‘基石’的光路耦合节点。”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专业而平静,“在c7区,‘镜廊’主入口的拱顶位置,备用通道的带宽要求与主体光影效果的视觉纯净度存在冲突。我尝试了三种嵌入方案,模拟结果都不理想,要么影响美学一致性,要么无法满足极端情况下的数据传输阈值。”
她简要地陈述了问题核心,没有抱怨,没有求助,只是客观地陈述她遇到的“阻碍”。
通讯那头沉默了片刻。她几乎能想象到他此刻正微微蹙眉,大脑在飞速处理她提供的信息,与他所知的“基石”技术要求进行交叉比对。
“视觉纯净度,是‘星芒’的灵魂。”他开口了,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穿透电波的冷静力量,“不能妥协。”
林微光的心微微一沉。果然,他也是坚持这一点的。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基石’的可靠性,是底线。带宽阈值,同样不能妥协。”
这几乎是一个死结。林微光握紧了通讯器。
“问题在于你对‘视觉纯净’的定义。”他继续说道,语速平稳,像是在进行一场逻辑推演,“光路的‘纯净’,指的是无冗余杂光,还是形态的绝对统一?”
林微光怔住了。她一直纠结于如何隐藏那条额外的通道,不让它被看见。但陆时砚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思维的僵局。
“你的意思是……”她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既然‘镜廊’本身就是一个光的过滤器和解构器,”他冷静地指出,“为何不将备用通道的载体,设计成光影艺术的一部分?让它成为一道‘隐藏的旋律’,只有在特定指令下才会显现其通讯本质,在平常,它只是万千光幻中的一缕。”
林微光只觉豁然开朗!
她一直想着“嵌入”和“隐藏”,却忘了“融合”与“转化”!将备份通道的光信号,本身就成为“镜廊”动态光影的一个可变参数!在需要时,它是数据洪流;在平常,它是变幻光线中一道独特的、符合美学逻辑的“笔画”!
“……我明白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豁然,“谢谢,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通讯那头又是短暂的沉默。
“嗯。”他应了一声,随即道,“还有事?”
“没有了。”林微光立刻回答。
“早点休息。”
通话干脆利落地被切断,仿佛刚才那段启发性的对话从未发生。
林微光放下通讯器,看着屏幕上那个困扰她许久的节点,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她迅速调出设计软件,开始按照新的思路进行构型。
他没有提供具体方案,但他拨开了她眼前的迷雾。
他并非无所不能,但他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精准地指向问题的核心。
这一次的联习,无关危险,无关求救。
是关于信任,是关于共同的秘密,是关于在探索未知领域时,那种无声却有力的默契。
核心圈层已然划定。
而他们之间,那由光缆、秘密和绝对信任构筑的纽带,正在这深夜里,无声地变得更加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