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廊”位于建筑系b栋底层,是一条设计精巧的半封闭弧形走廊。其墙壁采用特殊的凹凸曲面结构,能将声音进行定向传递和聚焦,在某些特定位置,即使极轻微的耳音也能清晰可闻,而在另一些区域则几乎完全隔音。
林微光带着最终稿赶到时,午后阳光正透过高处的玻璃穹顶,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交错的光影。陆时砚已经站在那里。
他今天穿了一件质地柔软的炭灰色针织衫,少了些许平日的冷硬,却更凸显出肩线的挺拔。他没有看手机,也没有图纸,只是静静地站在弧廊的焦点位置,微微仰头,看着穹顶复杂的钢结构,侧脸在光影分割下显得愈发立体深邃。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头。目光先是落在她手中的画筒上,随即才抬眼看她。
“陆组长。”林微光走近,将话筒递过去。这里异常安静,她下意识地放轻了声音,却发现自己的话音在弧廊特殊的结构下,产生了一种轻微的、带着回响的混音效果,平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私密感。
陆时砚接过画筒,没有立刻打开,而是指向弧廊内侧一个不起眼的凹陷处。“站那里。”
林微光依言走过去。这个位置恰好是一个声学上的“静区”,外面的声音传进来变得模糊,而内部的声音似乎也被墙壁吸收。
陆时砚则走到了弧廊另一侧的一个对应点,那里是一个“听焦区”。他展开最终稿,将其贴在弧廊光滑的墙壁上,后退两步,目光沉静地审视。
整个过程,他没有一句废话。阳光透过穹顶,在他周身流淌,将他挺拔的身影勾勒得如同这座建筑本身的一部分,理性、精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存在感。
林微光站在静区,看着他。这个角度,她能清晰地看到他专注审视图纸时微蹙的眉心,看到他修长手指虚点在画稿上分析比例的姿态。一种奇异的感觉油然而生——在这座充满科学理性的建筑里,他们之间隔着一整个弧廊的距离,却又因为这特殊的声学结构,仿佛被拉得很近,近得能感受到那种无声的、强大的专业气场。
他看得很慢,比之前在701室更慢。目光不再是扫描式的检阅,而更像是一种沉浸式的感受。他的视线流连于她描绘的青苔脉络,停顿在她用细腻排线营造出的、被时光磨圆的石雕棱角上,最后,久久地停留在那片她精心调整后、沉静而充满内在力量的光影之中。
时间在静谧中流淌。林微光甚至能听到自己有些过速的心跳,在这静区里显得格外清晰。
终于,他抬起头,目光穿越弧廊的空间,准确无误地落在她身上。隔着十几米的距离,他的眼神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穿透力。
“可以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通过回音廊的构造,清晰地、几乎不带损耗地传递到她耳中,低沉而稳定。
林微光的心猛地一松,随即又被提起。就这样?没有修改意见?没有那句标志性的“这里,偏差0.x”?
她忍不住向前走了一小步,脱离了静区范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就这样……通过了吗?”
陆时砚将画稿缓缓卷起,动作一丝不苟。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着卷好的画稿,向她走了过来。
他的步伐沉稳,踩在光洁的地面上发出轻微而规律的声响,在弧廊里带起细微的回音。他走到她面前,停下。距离不远不近,刚好能让她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清冽的、带着松柏和冷杉调的气息,混合着一丝阳光的味道。
他没有看她,目光落在手中的画筒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筒身的边缘。
“艺术表达与建筑逻辑的平衡,”他开口,声音依旧是平的,但在这封闭的弧廊里,似乎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质感,“你找到了那个点。”
他顿了顿,终于抬眸,那双深不见底的墨色眼瞳,如同两口幽深的寒潭,此刻却清晰地倒映出她有些怔忡的身影。
“林微光,”他叫她的名字,字正腔圆,带着一种奇异的重量,“你的价值,不在论坛,不在流言,在这里。”
他的目光,从她的眼睛,缓缓下移,最终定格在她那双因为长期握笔、指关节处带着细微薄茧的手上。
那一瞬间,林微光感觉自己的呼吸停滞了。
论坛风暴、被撕毁的合同、苏晚晴的恶意、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所有积压的委屈、不甘和挣扎,似乎都在他这句没有任何温度、却无比笃定的话语中,找到了一个坚实的落点。
他看到了。
他不仅看到了她的画,更看到了她在风暴中死死护住速写本的手,看到了她即使身处泥泞也要用画笔开辟道路的倔强。
一股热流毫无预兆地冲上眼眶,她慌忙垂下眼睫,掩饰住瞬间翻涌的情绪。
就在这时,弧廊入口处似乎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像是高跟鞋踩地的声响,但很快又消失了,仿佛只是错觉。
陆时砚似乎也听到了,他侧头看了一眼入口方向,眼神瞬间恢复了惯常的冰冷与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刃。但那锐利只持续了一瞬,便重新收敛。
他将画筒递还给她。“最终稿确认。后续交由模型组进行数字化合成。”
“好。”林微光接过画筒,指尖不可避免地与他的轻微触碰,一股冰凉的触感传来,让她下意识地蜷了蜷手指。
他没有再多言,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大步离开。挺拔的背影在弧廊的光影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拐角。
林微光独自站在原地,怀中抱着确认通过的最终稿,耳边似乎还回响着他那句“你的价值,在这里”。
心底那片被风雨侵袭过的冻土,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带着余温的火种。
而她没有注意到,在回音廊入口处的阴影里,一部手机摄像头,正无声地对准了她抱着画筒、怔然出神的侧影,连续按下了几次虚拟快门。屏幕上,清晰地捕捉到了她微红的眼圈,以及刚刚陆时砚与她近距离相对、递还画筒的那一幕。
苏晚晴看着手机里那张角度刁钻、看起来无比“暧昧”的照片,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扭曲的笑意。
“价值?”她低声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怨毒,“很快,所有人都会看到你的‘价值’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