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山雾像一层轻纱,笼罩在茶园上方。青娘背着竹制茶箱,站在小木屋前,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茶香的空气。昨夜的大雨让山路变得更加湿滑,但她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犹豫。
“青娘,今天我们要去北坡的老茶园看看。那里的茶农想和你聊聊合作的事。”沈行舟从屋里走出来,肩上扛着一把锄头。
青娘点头:“好。不过,北坡的路是不是更难走?”
沈行舟笑了笑:“确实难走一些,但那里的茶叶品质很好。我会在前面带路,你跟紧我。”
青娘嗯了一声,将茶路笔记和评分表塞进茶箱的侧袋,又检查了一下草鞋的绑带。一切准备就绪,两人沿着湿漉漉的山路向北坡出发。
二
山路蜿蜒向上,两旁的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竹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青娘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踩在沈行舟踏出的脚印里。即便如此,她还是好几次差点滑倒。
“这里有一段陡坡,要小心。”沈行舟停下脚步,转身对青娘伸出手。
青娘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递了过去。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股暖意从掌心传来。她深吸一口气,在沈行舟的帮助下,稳稳地爬上了陡坡。
“谢谢你。”她轻声说。
沈行舟摇摇头:“我们是伙伴,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三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了北坡的老茶园。茶园的茶树高大而粗壮,枝叶繁茂,茶叶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几位茶农已经在那里等候,见到青娘,热情地迎了上来。
“青娘,久仰大名。”一位年长的茶农抱拳行礼,“听说你要和我们合作,我们都很高兴。”
青娘回礼:“各位前辈客气了。我是来学习的,也是来寻求合作的。”
她没有急着谈合作细节,而是先蹲下身,仔细观察茶叶的生长情况。她轻轻拨开一片叶子,露出下面细嫩的芽头。
“一芽两叶,标准。”她满意地点头,“而且叶片厚实,颜色鲜绿,这是老茶树的特征。”
茶农们听了,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四
老茶园的主人是一位姓赵的茶农,年近六十,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他邀请青娘和沈行舟到家中做客。赵家的木屋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堂屋的桌上,已经摆好了一套粗陶茶具。
“青娘,尝尝今年的新茶。”赵老一边说,一边熟练地烧水、置茶、注水。
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香气清雅而持久。青娘轻啜一口,眼中闪过惊喜:“好茶!滋味醇厚,回甘绵长,这是难得的老茶树茶。”
赵老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这是我家祖传的茶园,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青娘点头:“这样的茶园,值得我们用心去保护。”
五
茶过三巡,青娘才慢慢转入正题。她从茶箱里取出茶路笔记,将自己对合作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我希望与各位签订直采协议,保证茶叶的品质标准,同时保证大家的收益。我的想法是——
第一,统一采摘标准,只采一芽两叶,不采病虫叶。
第二,统一加工流程,控制杀青温度和时间,避免焦叶和红梗。
第三,统一包装规格,标明产地、日期和等级,让消费者放心。
第四,建立价格保障机制,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但不低于成本价。
第五,设立返利条款,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给茶农额外分红。”
茶农们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到思索,再到兴奋。赵老忍不住点头:“青娘,你的想法很好!我们这些老茶农,就怕被茶商压价。你这样做,是在为我们着想啊。”
青年微笑:“我也是在为自己着想。只有大家都有收益,合作才能长久。”
六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年轻的茶农急匆匆地跑进来:“赵叔,青娘,南坡的王家茶园出事了!”
青娘和沈行舟对视一眼,连忙站起身:“出了什么事?”
年轻茶农喘着气说:“昨夜的大雨冲垮了他们的排水沟,茶园被淹了。他们现在正在抢救茶叶。”
青娘眉头一皱:“我们快去看看。”
她转身对赵老说:“赵叔,合作的事我们改天再细谈。”
赵老点头:“去吧去吧,救人要紧。”
七
青娘和沈行舟跟着年轻茶农一路小跑,向王家茶园赶去。沿途的山路更加湿滑,泥水没过了脚踝。青娘的草鞋早已湿透,但她丝毫没有放慢脚步。
“青娘,你小心点!”沈行舟回头喊道。
“我没事。”青娘咬紧牙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点赶到,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八
王家茶园位于南坡的一处低洼地带。昨夜的大雨让山上的雨水全部汇集到这里,茶园的排水沟被冲垮,整片茶园变成了一片泥潭。几位茶农正挽着裤腿,在泥水中抢救茶叶,脸上满是焦急和无奈。
“王婶,情况怎么样?”青娘快步走上前,脱下茶箱,挽起袖子。
王婶见到青娘,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青娘,你来得正好。排水沟被冲垮了,茶叶都泡在水里了。”
青娘蹲下身子,用手拨开泥水,查看茶叶的受损情况。她的眉头越皱越紧——大部分茶叶已经被泥水浸泡,叶片发黄,失去了原有的光泽。
“这些茶叶……恐怕已经不能用了。”她轻声说。
王婶的眼圈瞬间红了:“这可是我们一年的心血啊……”
青娘站起身,深吸一口气:“王婶,先别难过。我们先把排水沟修好,再想办法补救。”
九
青娘迅速做出分工:
- 沈行舟带着两位年轻茶农去上游堵住水流
- 王婶和几位女茶农将还能抢救的茶叶搬到高处晾晒
- 青娘和剩下的茶农一起抢修排水沟
她卷起裤腿,跳进齐膝深的泥水中,用锄头挖开堵塞的淤泥。泥水溅到她的脸上和衣服上,但她毫不在意。她的动作迅速而有力,仿佛每一下都能挖出一条生路。
“青娘,这样挖太慢了。”一位茶农焦急地说,“水还在不断流下来。”
青娘抬头看了一眼,大声道:“大家听我口令——三个人一组,轮流挖!不要停!”
在她的指挥下,茶农们的动作变得有序起来。虽然每个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停下。
十
一个时辰后,排水沟终于被疏通。山上的雨水沿着沟道顺利排走,茶园的积水渐渐退去。青娘站在泥水中,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双手因为长时间握着锄头而微微发抖。
“青娘,你辛苦了。”沈行舟走到她身边,递来一条毛巾。
青娘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泥水,露出一个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大家都辛苦了。”
她转身对王婶说:“王婶,我们把还能抢救的茶叶先搬到高处晾晒,再用风扇吹一下,尽量减少损失。”
王婶点头:“好,听你的。”
十一
傍晚时分,大部分能抢救的茶叶都被搬到了高处。青娘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茶农们忙碌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次的损失对王家来说是巨大的,但她也看到了大家团结一心的力量。
“青娘,你真是个好人。”王婶走过来,递来一杯热茶,“要不是你,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青娘接过茶,轻声说:“王婶,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吗?”
王婶眼中含泪,用力点头:“是,是一家人。”
十二
夜深了,山里的风带着凉意。青娘躺在王家的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她的脑海里不断回放着今天的情景——泥泞的山路、齐心协力的茶农、被水淹没的茶园……每一个画面都让她的心弦紧绷。
她知道,这次的事件提醒了她一个重要的问题——风险控制。在今后的直采合作中,她必须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也许,我可以和大家一起,制定一个‘茶园防灾计划’。”她在心中思索着,“包括修建更坚固的排水沟、提前储备沙袋、购买简易的抽水设备……虽然这些会增加一些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想到这里,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知道,真正的商业智慧不仅在于赚钱,更在于如何帮助合作伙伴抵御风险,共同发展。
十三
第二天一早,青娘和沈行舟一起去查看晾晒的茶叶。经过一夜的通风和晾晒,一部分茶叶的品质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仍有不少茶叶无法使用。
“青娘,这些茶叶怎么办?”王婶焦急地问。
青娘沉吟片刻,说:“这些茶叶虽然不能作为高端茶出售,但可以用来制作花茶或者袋泡茶。这样至少能减少一些损失。”
王婶惊讶地看着青娘:“还可以这样?”
青娘点头:“当然可以。不同等级的茶叶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学会物尽其用。”
她顿了顿,又道:“王婶,我愿意以成本价收购这些茶叶,用来开发新的产品线。这样你至少不会亏本。”
王婶眼中满是感激:“青娘,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青娘微微一笑:“我们是合作伙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十四
上午,青娘和沈行舟一起回到了北坡的老茶园。赵老和几位茶农已经在那里等候。青娘将昨天的经历简单说了一下,然后将自己的“茶园防灾计划”和“产品线分层策略”详细地讲解给大家听。
“我们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合作,还要为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好准备。”青娘说,“我希望大家能一起出资,修建更坚固的排水沟和蓄水设施。我也会从城里带来一些简易的抽水设备。”
赵老点头:“青娘,你考虑得周到。我们听你的。”
其他茶农也纷纷表示赞同。青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十五
中午,青娘和沈行舟一起泡了一壶老茶树的新茶。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雅持久。青娘轻轻啜了一口,闭上眼睛,感受着茶汤在舌尖缓缓铺开的甘甜。
“行舟,”她睁开眼睛,认真地说,“我想在这次的直采协议中,加入一个‘风险共担’条款。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我们要共同承担损失,而不是让茶农独自承受。”
沈行舟惊讶地看着青娘,随即点头:“好。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合作。”
青年微笑:“对,真正的合作,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明白,这段因茶结缘的合作,将会越来越牢固。
十六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茶园上,整个茶园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青娘站在茶园旁,望着远处的群山,心中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这趟进山的经历让她学到了很多。她不仅找到了优质的茶叶,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更重要的是,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商业的本质,不是尔虞我诈,而是相互成就。
“青娘,明天我们去西坡看看。那里的茶农也想和你聊聊。”沈行舟走到她身边,轻声说。
青娘点头:“好。我们一步步来,把这条路走得更宽。”
十七
夜深了,青娘躺在小木屋的床上,翻看着今天的茶路笔记。她在笔记的最后一页写下:
“山路湿滑,但人心温暖。合作,不是一纸协议,而是一份承诺。”
写完,她轻轻合上笔记,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她知道,自己的茶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她有信心,有伙伴,有这一片美丽的茶园。
十八
第二天一早,青娘和沈行舟一起向西坡出发。沿途的山路依旧湿滑,但青娘的脚步比昨天更加坚定。她不时停下来,观察路边的茶树,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青娘,你看,那片茶树的叶片颜色有点不一样。”沈行舟指着远处的一片茶园说。
青娘眯起眼睛,仔细观察:“好像是缺肥了。我们回去的时候,提醒赵老给茶树施肥。”
沈行舟点头:“好。”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从茶叶的种植聊到市场的销售,从防灾计划聊到合作细节。他们的想法越来越一致,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十九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了西坡的茶园。西坡的茶农早已在那里等候,见到青娘,热情地迎了上来。青娘和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开始查看茶叶的品质。
“青娘,我们的茶叶怎么样?”一位年轻的茶农紧张地问。
青年微笑:“很好。只要按照标准采摘和加工,你们的茶叶一定能卖出好价钱。”
年轻茶农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青娘将自己的合作方案和防灾计划详细地讲解给西坡的茶农听。大家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青娘,我们愿意和你合作!”一位年长的茶农代表大家说道。
青娘点头:“好。我们一起努力,把西坡的茶叶做大做强。”
二十
傍晚,青娘和沈行舟一起走在回北坡的路上。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茶树上,整个茶园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青娘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行舟,”她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说,“谢谢你。”
沈行舟愣了一下,随即微笑:“谢我什么?”
“谢谢你带我走进这片茶园,谢谢你信任我,也谢谢你在我需要的时候伸出手。”青娘说。
沈行舟看着她,眼中满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