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十八年,景川侯早就忘了明端当时在不在府中。
可侯府多的是老人,太夫人身边的方嬷嬷想了想后,确定地说:“侯爷,那段日子端老爷的确不在京城,好像是被二老太爷打发去了季家送礼。”
对太夫人来说,这也不重要了。
她已经被唐氏换子的事实打击得心神震颤,眼前一阵阵的发黑……
忽然,太夫人两眼一翻,晕厥了过去。
几个儿子儿媳以及丫鬟婆子都惊到了,忙围了过去,喊着“母亲”、“太夫人”云云。
侯夫人忙吩咐下人:“快……快去请大夫。”
“我来给祖母探个脉吧。”明皎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方嬷嬷知道大小姐会医术,连忙招呼几个丫鬟退开。
明皎给太夫人探了脉,道:“无碍。祖母只是一时气急。”
她让方嬷嬷给太夫人用了嗅盐,又在她虎口的穴位上按了几下,很快,太夫人就悠悠转醒,只是气息十分虚弱,两眼无神。
“把太夫人送回慈安堂,这几天得好好养着。”
见太夫人转醒,包括族长在内的众人都如释重负。
方嬷嬷立刻使唤婆子抬了一顶软轿过来,很快太夫人就被抬走了。
骚乱平息,燕誉厅内安静了下来。
“大哥。”明皎突然唤了一声,缓步走向了明遇,双眸黑得深不见底,“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唤你。”
“你是不是也想像三堂叔一样,假装你对三堂婶换子一事一无所知?”
明遇嘴巴微张,想说他真的不知道,但明皎不想听他说废话,幽幽道:“从前我一直不明白,明明我才是你妹妹,为什么你和爹爹一样对表妹更好?”
景川侯与明遇皆是脸色一沉。
景川侯没好气地说:“你提你表妹作甚?她与这件事没有关系!”
话是这么说,但这一刻,景川侯忍不住就开始怀疑,明遇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明皎也不在意,走到明遇的肩舆旁,目光则望着唐氏,“三堂婶,你到现在还不肯认你的儿子吗?”
唐氏紧紧地咬着牙,经过方才那场骚乱,她已经调整了情绪。
她咬死不认:“皎姐儿,你让我认什么?”
“我当时也是第一次生产,生下孩子后,就晕过去了,我什么也不知道。”
“许是彭妈妈擅自为之……”
明皎轻笑了一声:“三堂婶可曾听过《二母争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叫《黄霸断子》——
说的是两个妇人带着一个男孩去了公堂,都说他是自己的儿子,请县令黄霸主持公道。双方各执一词,真假难辨,黄霸就让两个妇人一人抓住男孩的一只胳膊用力拉扯,谁将孩子拉过去,孩子就归谁。
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在场众人也都听过,却不知明皎为何提这个。
忽然,明皎毫无预警地出手了,当着众人的面,掰断了明遇右手的一根手指。
她动作太快,其他人都没反应过来,只听明遇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中指诡异地扭向一边。
常氏花容失色地惊声尖叫:“明皎,你这是做什么?”
然而,明皎根本不理会常氏,直直地看着唐氏,“三堂婶,俗话说,伤在儿身,痛在娘心。你心痛吗?”
她与明远的生母直到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明遇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她的痛又有何人知道?!
唐氏哑声道:“皎姐儿,你是女孩子,怎能如此太残忍!”
短短一句话间,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唐氏的眼底露出了痛惜的表情,眼眶中更是含满了泪光。
二夫人申氏与三夫人赵氏皆受了惊吓,不忍再看。
申氏心想:皎姐儿未免也太彪悍了点,他们申家怕是消受不起这样的儿媳。
明皎的唇角又弯起了三分,“我残忍?我倒是觉得三堂婶您更残忍,更狠心。”
“您竟然舍得将亲生儿子送走,竟然忍心看着您的儿子在您眼前受苦,不理不顾……”
明皎轻叹了口气,低头去看明遇,“莫不是因为断一根手指太轻了?”
“明遇,如果我现在踩断你这条刚接好的断腿,你说三堂婶会不会心疼?”
明遇的脸色又青又白,厉声说:“你疯了吗?”
他们当了十五年的兄妹,可她竟完全不顾念一点兄妹之情!
实在是冷血又薄情!
“你可以试试看。”明皎微微地笑。
这时,一直一言不发的楚北辰突然起了身,“皎皎,我来吧。你一个姑娘家,踹人踩人什么的,终究不成体统。”
三老爷明竣眼角抽了抽,心想:她一个姑娘家掰断长兄的手指,就成体统了?!
随着楚北辰一步步地逼近,唐氏的嘴唇哆嗦得更厉害了,脸色从原本的苍白变得晦暗,像是蒙了一层灰……
眼看着楚北辰走到距离明遇仅仅一步之远的地方,唐氏霍然起身,终于压抑不住克制了十八年的感情,喊道:“不要!”
“不要伤害他!”
尘埃落定。
两行泪水汩汩地滑落唐氏的眼角,泪如雨下。
明皎淡淡道:“古人诚不欺我。当母亲的,果然会心疼亲子。”
在《二母争子》的故事中,假母对儿子的痛混不在意,一心只想赢得胜利,就像唐氏对明远一般。
而真母不忍儿子受苦,宁可松手,就像唐氏对明遇一样。
相比之下,她这位三堂叔还真是能忍。
明皎又看向了上首的族长,“伯祖父,既然三堂婶已经承认换子,是不是就该开祠堂,修改族谱,将明遇从我母亲名下除去。”
族长这才缓过神来,此刻再看眼前这个看似纤弱的少女,便觉得人不可貌相。
“是……”族长拈须颔首,“是该修改族谱,让两个孩子各归各位。”
如何处置唐氏的事且先不提,世子之位关乎明氏一族的正统,若是不尽快拨乱反正,让皇帝知道侯府混肴嫡庶,怕是会雷霆震怒,会治罪侯府。
“等等!”唐氏喊道,眸中藏着浓浓的恶意,“明远他本不姓‘明’。”
“他是我从别处抱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