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吃药吧。”
老嬷嬷端着一碗黑幽幽的药汤,慢吞吞地进来,语气里没有丝毫尊敬。
慕晴抬起眼,眼底是满满的戾气:“什么鬼药?我没病!”
老嬷嬷把药碗放在石桌上:“王爷说的,说你心绪不宁,喝了能安神。”
慕晴看着桌上的药碗,胃里一阵阵翻搅。
她想起在大渝皇宫时,喝的都是参汤燕窝,身边宫女太监前呼后拥,可现在,一碗热饭都要看人脸色。
她抬手,狠狠一巴掌将药碗打飞,黑漆漆的药汁溅了老嬷嬷一身。
“放肆!”
老嬷嬷也恼了,“你以为你还是公主,还是西妃么?你什么都不是了,你就是个阶下囚!王爷仁慈,留你一条命,你还不知好歹!”
老嬷嬷甩袖离开,留她在院子里。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像在笑她落魄。
她想起自己被押回西北的那天,西北王看她的眼神,冷得堪比西北的寒冬:
“你勾结东瀛,通敌叛国,丢尽了西北的脸,若不是看在你爹娘的面子上,我早杀了你!”
从那天起,她就被软禁在后院,没有行动自由,没有高官厚禄,甚至想出门都需要批准。
之前巴结她的权贵、宫女,更是见了她绕道走,就剩刻薄的老嬷嬷,每天过来送一次饭、送一次药。
这一天,她听到院墙外有士兵的谈话声。
“听说吗?大渝的新粮种在漠城试种成功了,一亩地比以前多了三成!”
“何止啊!大渝还派了大夫,把漠城的蛊毒都治好了,人家都念着大渝的好呢!”
“还有云城,修了惠民粮仓,建了女子学堂,听说那里的女子都能读书学医了……”
慕晴捏紧了掌心,指甲盖掐进了肉里,有血珠渗出来。
她恨!恨束雪容把新政推得这么好,恨西北王对大渝服软,更恨自己落得这样的地步。
她也想过,如果自己掌权,自己也能推新政,可她脑子里装的都是权力、都是仇恨,她不懂得百姓们想要什么。
她还记得,自己在大渝的时候,束雪容推广新粮种,她觉得是哗众取宠;
束雪容开女医馆,她觉得是伤风败俗。
可现在,她看不起的事物,成了束雪容的功绩,而她,只能在这里煎熬,冷清又难熬。
“束雪容……谢照君……”
她咬着牙,声音沙哑,“我不会就这么算了!就算我出不去,也要让你们不得安宁!”
可是她的叫唤被风吹了去,连院墙外的守卫都没听见。
西北王把她全忘了,百姓们也只记得大渝带给他们的好日子,她就像是后院的杂草,没人理会,完全没有了翻盘的可能。
京城侯府,书房。
阳光从窗棱洒下来,束雪容面前摆满了报表,都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翻腾的算盘。
她拿着一把算盘,噼里啪啦地计算着,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咧着嘴笑。
谢照君端着一碗银耳羹进来,轻轻放在她身前:“歇会儿吧,别累着了。”
束雪容头也不抬,手指依旧在算盘上翻飞:
“快好了!你看,这个是最后的州府报表,算完了就能汇总出全国的成果了。”
谢照君俯身看去,眼底全是欣慰:“怎么样?有惊喜吗?”
“何止惊喜!”
束雪容丢下算盘,抓起汇总好的单子,
“你听着:全国推广新粮种一年,粮产比去年增加了三成!江南因为水利工程配套做到了位,粮产直接涨了五成,苏杭一带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有余粮了!”
她翻到下一页,声音更亮了:
“还有惠民医馆!全国二十个分馆,加上京城总馆,一年接诊超10万人次!凌清寒的抗蛊新药最得力,西南、西北两地,治好的中蛊百姓两万多,以前多少家庭因蛊毒折磨家破人亡,如今日子好过多了!”
谢照君笑道:
“女子学堂也不差吧?我听苏婉柔那边,已有两千多学员了。”
“是啊!”
束雪容拿过另一张表,“这两千多学员里,五百多已经上岗了——有的在医馆当助手,有的在粮仓管账,还有人成了女子学堂的老师。
就拿云城那个寡妇学员来说,如今也能给人看小病了,还收了两个徒弟呢!”
“嘻嘻!”
明轩跑进来,提着个小布包,脸上沾了墨汁,
“娘!爹!我画的《新政丰收图》!”
束雪容接过画,画中是片金黄的稻田,田埂上有看病的女医,学堂里有读书的姑娘,百姓们推着车往粮仓送粮。
“笔触稚嫩些,但很有生机!画得真好!”
她笑着擦掉儿子脸上的墨汁,
“明轩,你看,这就是你娘推行的新政,让大家吃饱、看好病、读好书!”
“嗯!”
明轩用力点头,
“娘,我以后也要跟你和爹一样,帮百姓做事!凌叔叔教我的草药,我都认全了,昨天还帮采青姐姐治了感冒呢!”
“这么厉害?”
谢照君抱起儿子,在他脸上吻了一下,“我们明轩以后也是小大夫了!”
晚上,一家人在院子里包了新粮种做的馒头,就着自家种的青菜,有说有笑。
束雪容靠在谢照君怀里,看着天上明月,柔柔地说:
“照君,你还记得我们刚实行新政的时候,保守派天天反对,说我们异想天开吗?”
“难道你不记得?”
谢照君握着她的手,指尖温热,
“现在他们再也不敢了,知道吗?百姓的笑脸,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错。”
束雪容闭上眼睛,嘴角上扬,
“以前我还总怕自己来自未来,会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现在才知道,不管哪个时代,百姓想的都是一样的——安稳的日子,丰足的粮食,康健的身体。”
谢照君吻了吻她的发顶:“是你厉害,把未来的知识用对了地方。以后,我们还要把新政推得更深些,让更多地方的百姓得到实惠。”
月光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温柔而坚定。书
房里,那些报表作为新政的成果被贴在墙上,泛着淡淡的光,述说着大渝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太和殿内,红绸满挂,鼓乐齐鸣,文武百官着朝服分列于殿两侧,好不热闹,像过年的场景。
新帝端坐九龙椅上,脸上泛着红晕,遥望束雪容、谢照君、凌清寒、苏婉柔等人站在大殿中央,高声说道:“召集各位大人,为的就是宣布四位因大渝新政立下的丰功伟业!”
太和殿内立刻响起掌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