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个时辰后,一辆油壁香车快速驶出宫门。
香车的车帘将里面的人遮得严严实实,但那赶车的分明是刚刚护送夏首辅进宫的侍卫。
霍幼安悄无声息跟上。
深夜的官道上空荡静谧,香车一路疾驰,一直进了夏府,到夏府的前书房门口才停了下来。
夏首辅下了车,赶车的侍卫上了车,再下来时,肩膀上就多了个人形物。
夜色暗淡,侍卫肩膀上的人连头发都裹得严严实实,根本辨别不出是谁。
但身形、腿长、臂长却是一眼可见。
霍幼安死死盯着侍卫肩膀上的人,大脑快速回想自己见过的差不多高矮、身形的人。
杨凌云!
霍幼安目光猛定,落在那人被侍卫的胳膊挡住的腰身上。
就是杨凌云!
相比他的身高、体型,杨凌云的腰身要粗上两寸。
杨凌云是威远侯府最小的公子,从小就显露出惊人的武学天赋,也从小就显露出对美色的喜好。
到了十五六岁,更是风流肆意的名声传遍了京城,一直被霍老将军当做反面榜样教育他和霍伯征。
威远侯对这个幼子又爱又恨,偏偏根本管不住,只得将他塞进禁卫军中历练。
没想到杨凌云却也能耐,很快就混到了金吾卫的执吾左将军的位子,执掌金吾卫,成了孝仁宗的心腹。
威远侯眼见幼子在宫中混得风生水起,又是骄傲又是忧心。
传说他为了约束儿子,勒令杨凌云必得要系两条腰带才许出门。
传言是真是假,霍幼安不知道,但杨凌云的腰身的确是显粗的。
跟他没法比!
壁虎般吸附在一棵树上的霍幼安腾出一只手,摸了摸自己的腰。
唔,还是一样的劲瘦、紧实、有力,并没有因为他缺觉松散了。
前前最喜欢看了!
那天,他还偶然听到前前跟小草夸他的腰绝对是全京城第一,堪比夺命的刀。
暮春深夜的风带着丝丝的寒意,潜入一国首辅府邸,窥伺首辅隐私的霍指挥使一手握着自己的腰,悄悄地脸红了……
……
……
首辅府前书房的烛火亮了一夜,东方露出第一抹鱼肚白时,夏首辅疲惫出了书房,侍卫紧随其后,杨凌云却没有再出现。
霍幼安目送着夏首辅的身影远去,当机立断,猫儿般跳了下去……
……
……
“铛铛铛——抓贼啊——铛铛铛——”
锣鼓呐喊声震天,半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夏首辅府邸闹贼了,不是夜里,是大早上的!
很快,“君失德,则辇毂之下盗匪滋生”的流言就传遍了京城。
一席食铺的雅间中,唐知味感慨对白前道,“君失德,则辇毂之下盗匪滋生。
一看就是有心人抓住皇后病危的时机在散播流言啊!”
小宋皇后病危的时机掐得很好,正是在所谓的“小产”之后,孝仁宗自然不会向子民解释,是他在床笫之间将小宋皇后折磨成那样。
小宋皇后被歹人凌辱,嫁祸萧序的事更是无法宣之于口。
所以,除了有限的几个知情人,京城绝大多数人都认定了是白贵妃害得小宋皇后流产,以致伤了身体,逐渐虚弱,乃至不治。
这一大清早的,连夏首辅府上都遭了贼,这是国之将乱啊!
先帝和贞顺皇后在的时候,别说首辅府邸了,就是首富的府邸,都没人敢偷!
不知是谁第一个说出了一句“君失德,则辇毂之下盗匪滋生”,顿时整个京城都传得沸沸扬扬。
白前斜睨,“那个有心人不是你?”
唐知味正色,“怎么可能是我,我可是兵部侍郎”。
又不是御史台那帮子喜欢危言耸听,还喜欢传闲话的。
白前懂了,看来为了唐知味“高洁无暇”的名声,东方青又辛苦了。
唐知味正要再开口,就见霍幼安拖着脚步进来,困意绵绵开口,“我从夏首辅家把杨凌云偷了出来,送到你家了,你有空去看看”。
他说完就将怀中的剑扔到桌上,整个人仿佛被抽去灵魂般趴上桌子。
唐知味,“……”
他听到了什么?
难道他还没睡醒?
下楼来陪白神医用早膳,霍指挥使进来说话都是他在做梦?
白前愣了愣,很快反应过来,“夏首辅府邸遭的那个贼,是你?”
“贼?”
霍幼安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能跟贼这个字挂上勾,下意识就辩了一句,“窃钩者,贼,窃国者,侯”。
白前,“……”
所以,你已经摆正了态度,准备跟我一起造反了?
窃国者?
唐知味眉目微动,所以,白神医这是交底了,还是露馅了?
唐知味的目光十分做作地在两人身上来回溜了一圈,又更做作地掩唇咳了咳,试探开口,“看来两位好事近了?”
白前立即抬头瞪了他一眼,霍幼安勉强撑起眼皮,丧气,“我才守了十一个月的孝”。
还有十六个月!
十六个月!
唐知味又咳了咳,十分惋惜,“令堂死得真不是时候”。
霍幼安更丧气了,得知孔氏再一次抛弃自己,为了给霍伯征脱罪,自绝而死的那一刻,他以为,那已经是她一生中对他最大,也是最后的恶意。
没想到,她更大的恶意在死后兀自延续。
不是她,前前早就进了他霍家的门了!
白前打断这诡异的对话方向,急切问道,“你有没有被夏首辅的人发现踪迹?”
“怎么可能?我霍幼安第一次偷人,怎么可能会被人发现?”
白前,“……”
所以,说你是贼就不行,说你偷人就没问题?
困倦至极的霍幼安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语病,“那个杨凌云是夏首辅大半夜进宫亲自带出来的,饭还没好?”
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被霍幼安无缝连接在一起,居然十分自然。
唐知味投桃报李,立即起身,“我去催催厨房”。
唐知味走了,这一次,白前却没有心思再逗弄“醉困”的霍幼安,目光复杂地看着霍幼安困倦到当着她的面睡着的霍幼安,直到唐知味回来。
“睡着了?”
唐知味压低声音,白前望着霍幼安的睡颜无声开口,“动手吧”。
唐知味一愣,随即大喜,“白神医想通就好”。
和他以前一样,白神医总是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坚持,比如,不伤无辜稚子。
看来,这次是霍指挥使“做贼”、“偷人”叫她心疼坏了啊……
……
……
伴随着尘嚣之直上的流言,是御史台一份又一份的谏疏,弹劾白贵妃以下犯上,祸乱后宫,祸害龙嗣。
东方青更是在大朝上,指着孝仁宗的鼻子骂他是昏君,骂白贵妃妖妃祸国,要求孝仁宗立即处死白贵妃。
孝仁宗气得下了朝后就直接去了甘泉殿,竟是连禁足的表面文章都不做了。
孝仁宗在甘泉殿一直留到了第二天中午,宣下学的五皇子一起到甘泉殿用过午膳,这才出了甘泉殿。
他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朝臣,白贵妃,他保定了!
御史台诸人听说后,拉帮结派地跪到了午门外。
在午门外摆开了书案,当场给孝仁宗写谏疏,写好后就令仆从读给午门外越聚越多的百姓听。
很快,太学生们也呼朋引伴地聚集到了午门外,有样学样地跪坐抗议。
孝仁宗出了甘泉殿后,就回了寝宫吸食仙客来,又招了个年轻貌美的妃嫔侍寝。
去报信的人根本就见不到他的人。
夏首辅为处理杨凌云一事,一直没时间进宫,等得到消息赶到午门外,人群已成气候。
他估量着形势,选择先进宫见孝仁宗。
他毕竟是臣子,有些事不好出面。
没想到,他竟然也没能见到孝仁宗。
这还是在大白天!
蔡忠和敬事房的太监态度一个比一个恭敬,夏首辅却气得额头青筋直跳,直直往后倒去。
他已经六十有二,在同龄人中可算是难得的健壮康健。
但毕竟是年纪大了,本就因为杨凌云的事一夜没睡,奔波辛苦,气怒攻心。
随后又因为杨凌云失踪,辛苦挂心,这时候又被孝仁宗气到,终于坚持不住了。
“首辅大人!”
夏首辅气急晕倒,明正殿外顿时一阵人仰马翻,动静很大,睡死了也该醒了,明正殿内却依旧静悄悄的。
蔡忠亲自搀着夏首辅往太医院送,不由回头看了一眼。
以皇上对夏首辅的敬重孺慕,绝不至于听到夏首辅晕倒了,还没反应。
那仙客来的药劲竟如此霸道!
夏首辅晕倒的消息很快在皇宫中蔓延开来,又很快传到了午门外,御史和太学生们更是群情激动。
孝仁宗不出面,夏首辅又晕倒了,朝中上下竟是没一人出头,都在暗暗观望。
夜色降临,又很快被午门外静坐的人手边的烛火、灯笼点亮。
夜色渐重,鼎沸的人声渐渐安静,静坐的人东倒西歪地打起了瞌睡。
“啊——”
短促高昂的惊叫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打瞌睡的人懵懂睁开眼睛,顿时被满目的鲜红惊得瞳孔扩大,颤抖着伸出手指向东方。
那里,火光冲天而起。
那,那是——
“是洛神楼!”
有那反应快的一口喊了出来,紧接着“洛神楼”的喊声便四下响起。
有没听说过的太学生忙抓着身边的人急问,“洛神楼?什么洛神楼?洛神楼是哪个宫的?”
他们眼睁睁看着洛神楼起火,但被严严实实地挡在午门之外,根本帮不上忙,有那懂的就开始细细讲来。
洛神塔位于甘泉殿中,原是孝仁宗为先贞顺皇后所建。
先贞顺皇后丰腴惧热,不喜历代皇后所居椒房殿,选了有冷热泉水的甘泉殿。
孝仁宗为方便她夏夜纳凉,特意为她在甘泉殿中建洛神楼,高有近百尺。
先贞顺皇后过世后,现小宋皇后极重礼法,选择空了数十年的椒房殿,甘泉殿则是白贵妃携五皇子居住。
洛神楼是整个京城最高的建筑,如今一着火,别说午门外了,全京城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太学生心有所感,脱口而出,“妖妃祸国,鸠占鹊巢,天降警示!”
正在这时,“当——”地一声钟声震耳响起,接着又一声接一声响起。
上次,宫中钟声起,还是先贞顺皇后崩逝!
难道是小宋皇后?
不不不,就算是小宋皇后死了,白贵妃也绝不会允许在洛神楼敲钟!
难道除了洛神楼着火,还有其他隐情?
众人只觉心惊肉跳,东方青振臂高呼,“说的不错!妖妃鸠占鹊巢,不思重恩,残害皇嗣,天降警示!”
“妖妃鸠占鹊巢,天降警示!”
不知是谁先应和了一声,很快,应和声便响彻了午门内外……
洛神楼总高有十八层,每层足有三丈高。
火似乎是一瞬间就起来了,等宫里人发现时,火已经烧到了十层,且蔓延速度极快。
等蔡忠赶到,火已经蔓延到了十二层。
身手最好的大内暗卫也无法越过熊熊燃烧的大火,跳到十二层上!
“当——当——当——”
钟声一声又一声响起,悬于十三层佛塔顶部的铜钟再一次敲响。
蔡忠只觉心惊肉跳,上一次,洛神楼的钟声响起是贞顺皇后崩逝。
钟声起,国母崩,天下将乱。
归璞国师的谶言让孝仁宗震怒,从此国师殿彻底淡出朝堂。
经过东上相叛出国师殿一事,孝仁宗对国师殿更是厌恶不喜。
这一次,又会是怎样一场浩劫?
“是五皇子!五皇子!”
不知是谁惊叫了起来,蔡忠呵斥,“都去灭火!喊什么!”
暗卫首领低声开口,“印公,是五皇子在敲钟!
五皇子身边还有个小太监,是贴身伺候五皇子的小福子”。
蔡忠努力眯起眼,他还是看不清,只五皇子穿上了皮弁服,大红的颜色,十分显眼。
他身边也的确站了个人,却是更看不清了。
“能不能用箭射死那个小福子?”
他虽然不知道五皇子为什么会带着小福子上了着火的洛神楼,但最有可能的就是小福子叛变,胁迫着五皇子上了洛神楼,又放火烧楼。
就算不是,这种时候,五皇子身边多个人,绝对是威胁大于好处。
不过就是个小太监,先杀了再说。
暗卫首领沉重摇头,“这么高,霍老将军当年说不定行,但也说不定”。
“贵妃娘娘呢?”
“已经送出甘泉殿了”。
蔡忠当机立断,“立即请回来,再去请霍指挥使进宫!”
霍老将军已老,霍大将军早亡,霍伯征在东宫伴读多年,他很清楚他的水平,最后的希望就是霍幼安了。
只不知道霍幼安能有几分他祖父当年的能耐?能不能解救这次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