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民拿着一块抹布,慢悠悠地擦着自己的桌子。
“康老师,早。”周逸尘打了声招呼。
“早。”康健民抬起头,冲他笑了笑,“小周来了。”
周逸尘放下自己的东西,也拿起抹布,把自己的桌子擦了一遍。
没一会儿,王宇和刘娟也一前一后地进了办公室。
“周医生早,康老师早。”
俩人恭恭敬敬地问好。
办公室里四个人,各自忙着手头的事。
打水,扫地,整理病历。
一切都井井有条。
周逸尘的目光,落在了对面两个实习生的身上。
王宇和刘娟,一个拿着钢笔,一个捧着本子,正襟危坐。
那副认真的样子,让周逸尘想起了自己刚上临床的时候。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
这两个人分到内科实习,好像也有一段时间了。
“王宇,刘娟。”
“哎,周老师。”
两个人立刻抬起头,身子坐得更直了。
“你们这批实习,到咱们内科是多久来着?”周逸尘随口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王宇和刘娟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明显的不舍。
还是王宇先开了口,声音有点闷。
“周老师,我们……我们这周完了,实习就结束了。”
刘娟也跟着小声补充了一句。
“周五下午,就要去下一个科室报道了。”
说完,俩人都低下了头,满脸的不舍。
周逸尘看着他们这副样子,心里大概就有数了。
这个年代的实习生,地位挺尴尬的。
说是来学习的,可大部分科室都把他们当成免费的劳动力。
打杂、跑腿、写写不重要的病程记录,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可真正核心的东西,根本没人教。
带教老师忙着自己的病人,能提点你两句就算不错了,大部分时间都得靠自己偷着学。
周逸尘不一样。
他有十级教学技能打底,知道怎么教人效率最高。
所以他带实习生,不光是让他们干活,而是会把每个病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
从问诊的技巧,到体格检查的顺序,再到化验单上每个数据代表的意义,最后到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他讲得细,讲得透。
王宇和刘娟跟在他身边这一个多月,学到的东西,比得上别人大半年。
俩人心里也很清楚,知道自己是遇上好老师了。
可好日子,眼看着就要到头了。
王宇没忍住,可怜巴巴的开口。
“周老师,我们真不想走。”
“是啊,”刘娟也鼓起勇气说,“跟我们同一批的同学,分到别的科室,天天就是换药、送单子,带教老师忙得连话都说不上几句。哪像跟着您,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他们都羡慕死我们了。”王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道。
周逸尘听着,心里也有些感慨。
这两个年轻人,态度端正,又肯学,都是好苗子。
可惜,医院的轮转制度就是这样,他也没办法改变。
他想了想,开口说道。
“医院的规矩,每个科室都得去转转,对你们是好事。”
他的语气很平和,没有说教的意思,更像是聊天。
“多见识一些病种,多跟一些老师,才能知道自己以后想往哪个方向发展。”
“内科的东西你们学了,再去外科看看,去儿科、急诊科都待待,把基础打牢了,以后不管干哪一科,心里都有底。”
周逸尘看着他们,话说得很实在。
“到了新科室,别怕生。手脚勤快点,嘴巴甜一点,多看,多问。”
“就算老师没时间专门教你们,你们就跟在后面看。看他是怎么跟病人说话的,怎么开药方的,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学到东西。”
这都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掏心窝子的话。
王宇和刘娟抬起头,认真地听着。
他们能感觉到,周医生是真心在为他们考虑。
俩人眼眶都有点发热。
“周老师,谢谢您。”王宇感动的道谢。
“我们记住了。”刘娟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真的谢谢您的教导,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
周逸尘笑了笑,摆了摆手。
“行了,别说这些。赶紧把昨天的病历再熟悉一遍,等会儿查房我要提问的。”
“是!”
两个人立刻挺直了腰杆,齐声应道。
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
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吱呀。
隔壁主任办公室的门开了。
科主任李志国拿着搪瓷缸,从门口走了过去,看样子是去打开水。
他经过门口时,往里扫了一眼,看到办公室里安静有序的氛围,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也意味着,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
八点整,查房时间到了。
李志国拿着病历夹,第一个走出了办公室。
“小周,带人跟上。”
“好的,主任。”
周逸尘应了一声,拿起桌上的听诊器挂在脖子上,对着王宇和刘娟点了点头。
“走吧。”
两个人连忙合上手里的本子,快步跟了上去。
康健民不紧不慢地跟在最后,他手里的病人不多,都是些慢性病的老病号,不用那么着急。
走廊里,病人和家属来来往往。
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走过来,都会下意识地让开一条路。
第一个病房,住的是个肺炎的病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李志国站在床头,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又翻了翻病历。
“昨晚咳嗽还厉害吗?”
“好多了,主任,吃了药睡得挺安稳。”病人回道。
李志国点点头,侧过身,把位置让了出来。
这是他的习惯,重点病人他会亲自看,剩下的就交给手下的医生,也算是一种考教。
周逸尘心里有数,走上前。
“把上衣解开,我再听一下。”
病人很配合地解开了病号服的扣子。
周逸尘将听诊器的探头在手心焐热了,才贴到病人的胸口。
他听得很仔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王宇和刘娟就站在他身后,伸长了脖子,竖着耳朵,恨不得把脑袋凑过来一起听。
“王宇,你来。”周逸尘直起身子,把听诊器递了过去。
“我?”王宇愣了一下,有些紧张。
“嗯,你来听听,跟昨天有什么不一样。”
王宇深吸一口气,接过听诊器,学着周逸尘的样子,也仔细听了一遍。
他的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怎么样?”周逸尘问。
王宇摘下听诊器,想了想,才不太确定地开口。
“周老师,我感觉……左下肺的湿啰音,好像比昨天少了一点,也清晰了一点。”
周逸尘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说对了。”
他又看向刘娟。
“你来说说,这意味着什么?”
刘娟立刻回答:“说明肺部的渗出在减少,炎症正在吸收,治疗是有效的。”
“不错。”周逸尘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李志国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没说话,但眼神里透着几分赞许。
周逸尘这小子,不光自己技术好,带人也确实有一套。
不像有些医生,把实习生当杂工使唤,问个问题都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