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话音落下,场中顿时一片寂静。
刘先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黄承彦则轻捋长须,眸中精光流转,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其余荆襄世家家主见了,也是神态各异。
\"我朝宗正一职,掌皇室亲族事务,至关重要。\"刘昆继续说道,“历来都由德高望重的宗亲担任。”
\"景升叔父劳苦功高,本是不二人选。然遭刘备等宵小暗害,实为憾事。\"
他向前一步,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定格在刘琦身上。
\"今孤将奏请陛下,由伯瞻兄继任宗正,入朝理事。既可告慰景升叔父在天之灵,亦彰显朝廷不忘旧勋之心。\"
\"宗正\"二字一出,在场众人无不震动。
这可是位列九卿的显职,更是对刘表身份的极大肯定。
刘琦激动得浑身发颤,再次拜倒在地,哽咽道:\"大王厚恩,琦......琦万死难报!父亲......您在天上看到了吗?大王一直没有忘记您!\"
半年来的遭遇,已经让刘琦看清了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荆州牧?呵呵!对他来说那就是致命毒药。
宗正一职地位崇高,足以让人富贵一生,最是符合如今的他!
刘琦的这一任命如同巨石入水,在荆襄世族中激起了千层浪。
许多原本对刘备仓皇逃离和司马懿坐视不理心生怨怼的人,此刻见刘昆如此厚待刘表后人,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此时,徐晃率领的虎啸军团精锐已有序入城。
将士们铠甲鲜明,步伐整齐,迅速接管四门、府库、武库等要害之地。
令人称奇的是,汉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城内的恐慌情绪竟渐渐平复。
刘先目睹此景,不禁暗叹:\"唐王治军竟然如此严谨,焉能不定天下?刘玄德虽称仁德,临事却优柔寡断;司马仲达拥兵自重,其心叵测。看来,荆州的未来,当真要系于此人身上了。\"
当夜,襄阳州牧府内灯火通明。
这里已被改为唐王临时行辕,刘昆设下简便宴席,款待刘琦、刘先、黄承彦等荆州一众头面人物。
席间,刘昆并不急于讨论军政要务,反而亲切问起荆州的风土人情、民生疾苦。
他谈笑风生,引经据典,从北方战事到草原治理,再到江东局势,均有独到见解。
这番气度与见识,令在座众人无不心折。
刘先坐在下首,越听越是叹服,原本尚存的一丝观望心态,此刻已烟消云散。
宴席散去,月光如水洒在青石路上。
黄承彦借故与刘先同行,两人沉默片刻,黄承彦率先开口:\"始宗兄,观今日唐王气象,以为如何?\"
刘先长叹:\"宽严有度,恩威并施,更有囊括四海之志。非刘荆州或刘玄德可比。荆州......或许真到了改天换日之时。\"
黄承彦点头,压低声音:\"唐王年轻有为,雄踞北国,今又得荆州,大势已成。\"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小女月英,虽貌不惊人,然自幼聪慧。若能侍奉唐王左右,或可为其臂助。”
“且我黄氏与江夏黄祖乃同宗,若成此事,于安抚江夏,乃至整个荆南,或许......\"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不言而喻。
刘先眼中一亮:\"承彦兄高见!此计大妙!既可结唐王之心,又可稳荆襄之势。明日我便寻机向唐王进言。\"
黄承彦这一步棋,看似是嫁女,实则深谙政治联姻之道,旨在将家族利益与新朝崛起紧密相连。
次日,刘先独自前去唐王行辕求见刘昆。
行礼之后,他并未直接提及黄承彦所托,而是先从荆南局势说起:\"大王,荆州虽定襄阳。然南郡与荆南四郡,名义上仍受司马懿节制。”
“江夏黄祖拥兵自重,态度暧昧。欲定荆州全境,非仅凭武力可成,需加以怀柔。\"
刘昆颔首道:\"孤亦有此意!刘别驾有何良策?\"
刘先趁机说道:\"荆襄世族,盘根错节,若能得其真心归附,则事半功倍。”
“譬如襄阳黄氏,黄承彦公乃当地清流领袖,德高望重。其有一女,名月英,性情贤淑,才智过人。若大王不弃,纳为内助,则黄氏一族必感念大王恩德,倾力效忠。”
“且承彦公与江夏太守黄祖乃同宗兄弟,若成姻亲,招抚黄祖,使其归顺朝廷,亦非难事。\"
刘昆听罢,心中了然。
他早已通过校事府的情报对荆州人物了如指掌,知道黄月英虽非绝色,但素有才名,黄氏家族在荆州影响力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通过联姻拉拢黄氏,进而兵不血刃地拿下战略要地江夏,无疑是眼下最明智的选择。
他朗声一笑道:\"孤常闻黄氏有女贤明,若得如此贤内助,乃孤之幸也。此事,便劳刘别驾与黄公商议操办。\"
说实话,他对这个在原本历史中成为诸葛亮夫人的女子颇为好奇。
后世论坛将黄月英的才智传得神乎其神,他也想亲眼验证一番。
刘昆的爽快让刘先大喜过望,连忙应承下来。
这时,一直在旁静观的几位谋士相视而笑。
郭嘉轻摇羽扇,对身旁的荀攸低声道:\"此计甚妙。一则可安荆襄士族之心,二则可借黄祖之力图江南...\"
荀攸捋须颔首:\"奉孝所见极是。荆州初定,需以柔克刚。黄承彦乃清流领袖,若能结此姻亲,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贾诩幽幽插言道:\"黄祖镇守江夏多年,水战娴熟。若得其效忠,平定江东指日可待。\"
他抬眼看向正在与刘先交谈的刘昆,\"主公这一着,看似结亲,实为定鼎。\"
消息很快在襄阳和荆州境内传开,黄承彦自是欣慰。
荆襄世族见唐王如此重视本地豪强,心中的抵触又减了几分。
纳采问名等礼仪从简进行,不久,黄月英便被迎入行辕。
令刘昆意外的是,此女根本不是什么丑女,而是容貌清丽、举止大方的绝世佳人。
更难得的是,她言谈间颇有见地,与刘昆论及政务军事时,常能切中要害,令刘昆刮目相看。
原本的政治联姻算计,倒也添了几分真心赏识。
消息传到江夏,太守黄祖坐不住了。
他原本还在观望,既怕刘备报复,又忌惮司马懿吞并,更忧心刘昆大军顺江而下。
如今听说同宗兄弟的女儿成了唐王侧室,这层关系让他看到了转机。
他深知自己虽拥兵数万,水军实力不弱。
但夹在几大势力中间,独木难支。
若能借此机会投靠如日中天的唐王,不仅可保富贵,或许还能更上一层楼。
恰在此时,黄承彦的书信到了。
信中详细说明了襄阳局势和刘昆的为人,更加坚定了他的心思。
黄祖当即带着厚礼,轻车简从,亲自赶往襄阳拜见刘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