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里的日子,因为他们现在有钱有地位,所以过成了诗。
整天在家睡到自然醒,醒了吃饱饭就去外边儿逛逛,看看宁家村这些年的变化。
不用担心吃喝,不用考虑保暖,不用费力思考要怎么把工作做到最好,入目所及的全都是村里人朴实的笑脸。
两人在山脚下歇了两个月,后续来修建首辅府的大部队也终于赶到了。
把十强全部交给白附子之后,两人收拾了一些明面上的东西,带着一些吃的喝的准备上山。
计一舟背着一个小包袱,问白附子,“山上的土炕和暖道还有柴火什么的都弄好了吗?”
白附子拍了拍胸脯,“我办事东家还不放心吗?全都弄好了,东家你就放心吧。”
“那行,”计一舟笑笑,“那就我跟元昭一起上山,你们不用管我们,刚还干啥干啥就行。”
“要不我让刘二跟上去吧。”白附子犹豫道。
就这俩上山,要是有个啥事儿需要跑腿什么的怎么办?
“不用,让他们就在下边待着,我们要去过我们的二人世界了。”计一舟十分嫌弃地摆了摆手。
“山上寒冷,两位东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啊。”白附子没法,只能叮嘱一番。
“知道了知道了。”
计一舟和宁元昭的好多东西,白附子都已经提前搬上山了现在他们包袱里带着的,就是一些贴身的东西。
主要还是为了掩人耳目。
“东家你们什么时候下山啊?”白附子多嘴问了一句。
计一舟想了想,“过年的时候吧。”
两人在山下看着工部的人把设计图画出来了,之后的事情他们都不想管,一心想要回到山上去待着。
裕康十一年深秋,计一舟和宁元昭带着小包袱上了山,那个已经阔别二十多年的后山。
山脚下的路也被村里人修好了,顺着路往上爬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白附子跟在身后送他俩,走了没多久,计一舟正准备让白附子回去的时候,看到小道路旁边长了一棵苹果树。
他又把白附子叫上前来,“怎么这里有一棵苹果树?”
白附子看了一眼,挠着后脑勺,“小的也不清楚,这棵树是自己长在这里的,后边儿元河说站在这里都是缘分,就没有把树苗挪走,让村里的小孩儿自己摘了吃。”
“还挺神奇的。”计一舟笑了笑,然后继续赶人,“行了,到这里就可以了,你快点儿回去吧,打扰到我们了。”
“……”白附子一噎,“好的东家,那我就先回去忙了,我到时候眉十天让人上来看你们一回。”
知道这是白附子担心他们,计一舟也没再拒绝,点了点头应下来,“知道了,你回吧。”
白附子乐呵呵地笑了笑,“那我走了。”
好不容易把白附子劝走,计一舟掏了掏耳朵,看向宁元昭:“你说这孩儿是不是操心得太多了?”
“除了家里那个,他也就对你上心了。”宁元昭拉住计一舟,“他跟你散养在外的儿子也没区别了。”
“难道是因为咱俩年纪大了,怕我们死在上边儿?”计一舟不可思议地说。
“我觉得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宁元昭说。
“我也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