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风先是懵了一下,然后唰的一下脸就红了,多久了都不知道多久了,刘风都没有被人像主审法官那样训斥过,向来都是他训斥别人的。
在接连承受了“神速放贷”和“闪电评估”的质询后,刘风开始紧张得冒汗了。
但他还能强撑着坐在那里,告诉自己必须顶住。
然而,白潇显然不打算给他任何喘息之机,话锋一转继续问:“被告人刘风,我们再来谈谈这个70% 的贷款成数。”
“根据银保监会的指导精神和贵行内部的信贷政策,向个人发放如此高成数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通常需要满足一些硬性条件,没错吧?”
刘风心已经开始砰砰跳了,回:“咳咳,是。”
白潇继续说:“嗯,那么首要条件,通常是借款人需要具备稳定且足够的还款能力。”
“通俗点说,就是他的月收入至少需要达到月供的两倍以上,这是控制坏账风险最基本的门槛。”
“那么,在本案中,像是代持人何平是向c银行提交了哪些材料,来证明他拥有覆盖这笔632.8万贷款月供的稳定高收入?”
刘风喉咙有点发干,声音听上去有点紧张: “他们提交了收入证明……”
白潇指出了这个问题的核心:“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稳定且足够的还款能力,光靠一纸收入证明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证明可以造假。”
“按照银行业通行的、也是最基本的尽职调查要求,信审人员必须核查借款人的银行账户流水或者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
白潇顿了顿,问:“那么,被告人刘风,请你向法庭明确说明,在审批这笔632.8万元、期限长达数十年的贷款时。”
“你们是否调取并审阅了代持人申请贷款前至少六个月的银行流水明细?是否核验了他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
刘风人都麻了,这个问题他无法回避,也无法用客户隐私搪塞,因为这是银行必须做的风控步骤。
刘风只能硬着头皮回:“这个流水我们、我们会要求客户提供。”
听听这话,“会要求提供”和“实际提供了”是两码子事。
到这里刘风的语气开始犹豫,不再像之前那样强硬。
白潇抓住了刘风话里的漏洞说:“要求提供,和实际收到并进行了审慎核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被告人刘风,请你正面回答,代持人提供了,还是没有提供?!”
“ c银行的信贷档案里,是否有代持人那能证明其每月收入是月供的两倍的、真实的、连续的银行流水记录?”
“是否有与其收入证明相匹配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
刘风开始满头大汗。
其实他比谁都清楚,那些个代持人怎么可能提供出匹配月供两倍的银行流水和税单?
有这个收入他们就不会为了这两三万块钱去干这种骗人房子的代持的事情了。
刘风肯定是拿不出这个证据来的,只得回答:“没有……”
得到了这个答案,白潇也懒得继续再跟他啰嗦,继续指出以个人普通住宅为抵押物的贷款,最高贷款成数为70%的漏洞。
“要贷到房屋价值的70%,代持人需要满足月收入至少需要达到月供的两倍以上的条件之外,还需要提供一个关于贷款用途的证明。”
“如此高额的贷款,必须用于合规的消费,比如装修、教育,或者用于真实的企业经营,并且需要提供真实、有效的用途证明,以确保资金流向可控,防止流入股市、楼市等禁区。”
“但是在先前的庭审中,也已经查明了,代持人申请抵押贷款的用途是用于【资金周转】。”
白潇重复强调:“用途居然是模糊到不能再模糊的资金周转?!”
“代持人既没有提供是哪一家公司的购销合同,或者是提供哪个项目的投资计划书,更没有提供他将准备进行何种周转的详细说明!”
“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万金油式的资金周转!”
“面对这样一份空洞到极致的贷款用途声明,c银行作为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专业机构,不仅没有深入核查,反而痛快地、迅速地、精准地按照最高成数发放了贷款!”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你们心知肚明这笔钱的真实用途根本不是所谓的【周转】,你们也根本不在乎这笔钱要去哪里,你们在乎的,只是如何尽快地、尽可能多地配合骗子把钱套出来!”
“你们心里清楚,这根本就不是一笔真实的购房交易,所以也无法办理按揭,你们从始至终这就是在骗贷!”
“被告人刘风,你根本就是与诈骗集团存在不正当的利益勾连!”
说到这里,刘风正准备反驳,但是白潇没有给他这个能够说话的间隙,立刻转向审判席说:“审判长,综上所述,c银行在本案中。”
“c银行的行为已完全背离了一个审慎金融机构应尽的基本注意义务,构成重大过失。”
“c银行对案涉房屋的抵押权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故应撤销c银行在该房产上的抵押权,确认其不享有优先受偿权!”
“唯有如此,才能保护原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才能扞卫金融市场的秩序与正义!”
这时,c银行的律师彻底坐不住了。
为首的莫律师开始力挽狂澜说:“审判长,审判员,我方必须强调,在本案中,c银行是纯粹的、受法律保护的善意第三人!”
“但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澄清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和立场。”
“我方当事人,c银行,在此次事件中,同样也是受害者,我们银行,也是被这伙精心策划的诈骗分子所欺骗、所利用的受害者之一!”
“这伙骗子,他们利用了银行的信任,利用了合规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微小缝隙,精心编织了一个难以识别的骗局。”
“他们提供了看似齐全的证件,通过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专业’评估,拿到了产权清晰的证明……”
“这一切,都让c银行,像其他受害人一样,落入了他们设下的圈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