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段时间吧,等明年暑假的时候就可以了,这段时间还稍微有些忙,等明年暑假的时候就没那么忙了。”
现在产业园那边的事情早就步入了正轨,而她空间里要导的东西也导的差不多了,近几年都不需要怎么导了。
所以她也慢慢的闲了下来,主要任务就是整理档案和教书了。
出去玩玩也可以,毕竟那是一开始的梦想生活。
而且上面也说了不会干涉她的正常生活,她以前怎么生活,现在怎么生活就好,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改变,所以出去玩也没什么事。
听到这话姜琦眼睛都亮了,兴致冲冲的和魏薇商量起了要去哪里玩。
没办法,穿越过来十多年了,就去过黑省、沪市和京市。
一个是下乡的地方,对姜琦来说,沪市是娘家,京市是自己的家,而魏薇去沪市也单纯是因为工作。
不仅如此,来了十多年了,都没有好好玩过。
之前下乡天天要劳动,要下地,后面是上学,上学之后又是生孩子,生完孩子之后又是工作,忙的晕头转向的,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这几年姜琦不做生意、不拼命搞钱了,好不容易没那么忙了,也有身份证了,出行也方便了,魏薇又非常忙。
姜琦知道魏薇忙的是非同小可,也不好打扰她,只能等,这么等着就一直等到了现在。
1987年夏天。
魏薇和姜琦一放假就把行李准备好了,姜琦为了假期,为了轻松,在年初的时候就把会计的工作辞了,在京大当老师。
魏薇和姜琦早就商量好放暑假就出去玩的,萧学沐和李志斌都快酸死了。
不是不想魏薇和姜琦出去玩,而是他们觉得自己不能出去,他们也想和媳妇儿出去玩,两人都快酸死了。
还有一点就是李志斌有些担忧魏薇和姜琦的安全问题。
对于这个萧学沐倒是一点都不担忧,因为上面肯定会派人保护魏薇的安全,在安全方面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的。
李志斌将担忧和萧学沐说了一下,见萧学沐一点都不在乎的样子就知道肯定不会有危险了。
不然以萧学沐妻奴的性子,魏薇有一点事,他比谁都着急。
“去苏杭?”
姜琦凑过来,气息带着口红的甜香。
“我打听过了,现在有旅游服务社,能帮忙订票订房,不用咱们自己像没头苍蝇一样去撞。”
“嗯。”
魏薇点头,点钞票的动作没停,“买软卧,住最好的涉外宾馆,全程包车。”
到时候肯定会有人随时保护她们的安全的,当然也是一种变相的监视。
她肯定不好拿系统商城里面的东西的,因为那些人里面有些是不知道她有系统商城的,再者,外面人多,她也不想暴露。
所以就当做系统商城不再一样,各方面都要考虑好。
看着魏薇准备这么充分,姜琦有些疑惑,“你准备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到时候直接买不行吗?”
魏薇看着姜琦这样,想了想还是道,“有人贴身保护我。”
不稍微提示一点,她怕到时候姜琦说漏嘴,说什么穿越的话,这件事她是不打算让上面知道的,因为太离奇了。
听到这话姜琦愣了一下,不知道魏薇参加了什么保密实验,一个档案员出行都要贴身保护。
突然一下姜琦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震惊的看着魏薇。
魏薇该不会是把系统商城上交了吧!越想姜琦越觉得合理。
因为很多事情好像都有些不太对劲,其他的不说,就比如那些疫苗。
很多疫苗好像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研究出来的,但现在已经出现了,姜琦震惊的看着魏薇,比划着口型。
“你上交了!!!”
魏薇挑了挑眉,没有说上交了,也没有说没上交。
看到这么样姜琦还有什么不知道的,魏薇肯定是签了保密协议的,不好直说。
见状姜琦心里也有了底,不过还是挺激动的。
魏薇的系统商城里面能够买到不少好东西,要是上交了,国家能够早些研发起来,那他们现在的国家在刚开始起步阶这个阶段绝对不会像后世那样孤立无援,发展肯定也会更快,以后也会更强。
姜洗激动的想说些什么,但是想到魏薇说的贴身保护闭嘴了。
姜琦看了魏薇一眼,竖起了大拇指,两人眼神相视,什么话都没有说,但好像又什么话都说了。
不过姜琦还是谨慎了许多,在心里死死的告诉自己不能说漏嘴,说穿越的事。
因为她身边说不定也有人贴身保护着她,也是变相的监视着她。
魏薇上交金手指,上面肯定会查她的,因为她们两个经常在一起。
她那大笔大笔的货物交易,不查没事,一查一个准,上面肯定是知道她也知道魏薇的金手指,怕她说出去也会派人监视着她的。
对于这种监视,姜琦倒没有太过于反感。
主要因为这监视是来自于国家,也没有限制她的人身自由。
要是这监视是来自个人的话,那就另说了,肯定会反感的。
不过姜琦对这次出行旅游倒是放心了不少。
之前的时候,虽然知道魏薇有金手指,但是对于她们两个女生单独出行还是有一点担忧的。
毕竟是现在还是初步阶段,外面还不是那么安全。
但现在的话,知道有人贴身保护着她们,那是彻底放心了,有国家的人保护,在安全问题上面完全不用考虑。
对于魏薇上交金手指的事没和她说,姜琦也没有说什么。
因为这种事情肯定是要签保密协议的,比起友情来说,爱国情怀更重要。
国家的保密协议更重要,这个她完全能够理解,因为这是原则问题,应该说这就是原则。
出发那天清晨,站台上人声混杂,萧学沐和李志斌是忍不住的叮嘱,就怕两人乐不思蜀不回来了。
火车是那种经典的绿皮车,但她们要的是软卧包厢,这年头,能坐软卧的,多少都有些“身份”。
汽笛长鸣,车轮缓缓启动,魏薇和姜琦站在包厢的窗边,隔着那层不算太干净的玻璃,看着站台上的萧学沐和李志斌,潇洒的挥了挥手。
最终变成一个模糊的点,消失在视野尽头。
李志斌和萧学沐看着一点不舍都没有,只有无尽的兴奋的魏薇和姜琦,心里有些堵。
车厢连接处传来“哐当”一声闭合的闷响。
姜琦几乎是立刻长长地、毫无形象地舒了一口气,那气息里带着一种卸下千斤重担的轻快。
姜琦利落地转身,打开随身那个塞得鼓鼓囊囊的帆布包,掏出那台崭新的奥林巴斯相机,塞到魏薇手里。
“快,薇薇,先给我在这车厢门口拍一张!就要这刚启动的感觉!”
魏薇接过相机,透过取景框看她,姜琦斜倚在包厢门框边,微微侧着头,脸上是毫无阴霾的、灿烂的笑容。
“咔嚓。”
快门声清脆地响起,定格了第一个青春、快活且自由的瞬间。
车厢里面只有她们两个人,她们也确信这间车厢里面绝对不会在上其他人了的,关上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
两人脱掉有些拘谨的外套,换上舒适的拖鞋,把带来的零食、小说摊在铺着白色蕾丝巾的小桌板上,一点拘谨的感觉都没有。
火车“哐切哐切”地行进,窗外是流动的田野、村庄和远山。
两人时而靠在一起低声聊天,时而各自捧着一本书,安静地阅读,偶尔抬头,交换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眼神。
到了杭州,两人住的西湖边的涉外宾馆,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穿着制服、彬彬有礼的服务生,房间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电话。
包了一辆小轿车,司机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但一点都不妨碍魏薇和姜琦的兴致。
在苏堤春晓,两人穿着新做的连衣裙,倚在石桥栏杆上,以桃红柳绿为背景,拍下一张张照片。
清晨湖面笼着薄雾,堤上桃红柳绿,色彩晕染得像一幅未干的水彩画。
两人请路过的一位背着画板的学生帮忙拍照,摆了无数姿势。
看她们这么专业,帮她们拍照片的学生都想问她们是不是拍电视剧的人,是不是那什么明星了。
两人沿着长堤慢慢走,数着座座拱桥,看本地人提着鸟笼遛弯,听不太懂的吴侬软语飘过耳边。
姜琦还非要找到传说中的“苏堤六桥”,每过一桥就拍一张,戏称这是“打卡集邮”。
在断桥残雪,模仿着白娘子的姿态,互相打趣。
姜琦摆出白娘子翘首以盼的姿势,魏薇则在一旁许仙状傻站着,结果自己先笑场,照片都拍糊了好几张,弄得帮她们拍照片的人心疼不已。
跑去龙井问茶,装模作样地品评,其实谁也喝不出那细微的差别,只觉得那清香沁人心脾。
在夜色中泛舟西湖,晚风拂面,看岸边灯火零星,感受着这难得的静谧与浪漫。
两人特意去了鼎鼎大名的楼外楼,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就是湖光山色。
点了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肉。
赵明月对装盘和色泽赞不绝口,拿着相机先给菜肴“消毒”拍照。
两个嗜辣的人,对于酸甜口味的鱼有些吃不习惯,但虾仁透着茶香,清爽弹牙,东坡肉油润红亮,入口即化。
这一餐,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一种心心念念已久的、属于江南的仪式感。
相机胶卷消耗得很快,但这东西魏薇一点都不缺。
拍风景,拍彼此,没有孩子需要照顾,没有工作需要忙碌,没有人际关系需要维持。
只需要关注自己今天穿什么,去哪里,吃什么,以及,笑得够不够好看,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日子有多美了。
站在灵隐寺的飞来峰下,姜琦看着石刻佛像,忽然轻声道。
“薇薇,有时候我觉得,这十几年像一场梦,有时候又觉得那二十几年是一场梦,有时候甚至有些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了。”
魏薇笑了笑,“如果是美好的回忆的话,那就都是真实的,如果不美好的话那就是一场梦,梦总有醒的时候。”
逛完了灵隐寺,又跑去了苏州园林。
两人在拙政园里待了大半天,穿着特意带的旗袍,穿行在亭台楼阁、水榭回廊之间。
每一步都是景,每一个窗框都像一幅画。
她们研究借景、对景的奥妙,在“与谁同坐轩”假装风雅,在“小飞虹”廊桥上来回走了好几遍,其实只为找到最佳拍摄角度。
相比于拙政园的开阔,狮子林的假山迷宫更让她们喜欢。
找到最高处的亭子,俯瞰整个园林,绿意盎然,格局精巧,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匠心独运。
傍晚时分,则漫步平江路,青石板路,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
找家临河的老茶馆,点上两杯碧螺春,听了一场苏州评弹。
吴语软糯,琵琶三弦叮咚作响,虽然唱词大多听不懂,但那份婉转缠绵的韵味,让她们深深沉浸其中。
姜琦还录了一小段音,说要带回去“熏陶”一下。
等结束江南的行程的时候,魏薇和姜琦都还有一点意犹未尽。
对于这种生活也有了一种真实感,说实话,之前的日子过的都让她们有些迷茫了。
也不能说迷茫,是有些茫然和麻木,特别是在乡下的那几年,非常麻木。
在京市那几年,虽然比在乡下的时候好了很多,但是前几年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后面工作了就是各种人际交往。
即使心理年龄已经三四十岁了,但对于这些她们还是有些不太习惯。
在江南这边玩了一趟,终于找到一点感觉了,不再是那种苦哈哈的日子了。
意犹未尽的不仅魏薇和姜琦,还有那些暗中保护她们的那人。
跟在后跟在暗中的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没想到这俩人这么会玩的。
这几天跟着魏薇和姜琦他们都长了不少见识,没想到还能这么玩的。
不过这种玩法一般人也玩不起,别的不说,就俩人这几天用的那胶卷,都够他们好几个月的工资了,这一般人还真的养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