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笙书听了胡翰初的分析和楚中天的话,心中不禁也是有些忐忑。
胡翰初说的不错,木卓珲这个老匹夫奸诈狡猾,他败了咱几次,现在绝对不会与我军正面硬刚,他这么分多路军南下,分明就是想避实击虚。
大梁国与柔然国的边境线长达两千余里,现在扼守边关的只有黄醇浩的第四旅以及刚刚占据头曼城的第十一旅,万一这数万蛮夷突然发动攻击,猝不及防之下,我军城池就有可能陷落。
啊呀,如果这定州城要陷落,这事就麻烦了,咱的王妃芳茹的病还未康复,万一落入敌军之手,这该怎么办呢?还有,敌人一旦攻破定州城,一定还会长驱直入,现在后防空虚,云州、唐州甚至雍城都会受到他们的袭扰,如此一来,京城的澄如一伙就会添油加醋,在皇帝老儿面前大进谗言,说咱治军无方,吃了大败仗,才导致丧师失地。
万一那皇帝老儿盛怒之下,咱虽然名义上是他的老七,但向来最是无情帝王家,说不定他一下子就把咱嘎了都说不定。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咱历经两世,都是一事无成,还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以后再去投胎转世也不要再怨天尤人了。不行,咱无论如何得要稳固后防。
想到此处,高笙书立刻对楚中天说:
“命令余蒙松将军,立刻让他率第八第九旅回防定州,同时,回到定州后,让他临时节制黄醇浩的第六旅,全面负责定州、云州一带的防卫。另外,他在回防经过头曼城时,让他命令第十旅的夏谷,务必坚守城池,绝不可轻易出战!”
楚中天匆匆领命而去,胡翰初又道:
“现在,敌军已经绕过我军主力南下,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攻破我军的定州城和边城三卫,但是,他们如果沿路袭扰我军运送粮草的车队,那也是防不胜防。末将以为,我军还是要分兵沿路巡视,遇上袭扰敌军果断予以消灭,这样,就能够消耗敌军的生力军,而且还能确保我军粮草运送的安全。”
“对,本帅就让段副帅率领左路大军,还有中路的第一旅胡运超部也暂归段元帅节制,立刻沿路分兵巡视。现在,经过几番交战,我军将士的马上功夫也不见得就比蛮夷差些,即使狭路相逢,我军也还有胜算。”
杨征北急忙说:
“大元帅,现在右路军已经回防,如果再让段副帅的左路军和第一旅离开中路军,万一蛮夷突然对中军大营发动袭击,中军失去两翼拱卫,是不是会有危险?”
高笙书“哈哈”一笑,说:
“上回本帅就是诱使蛮夷主力攻击中军大营,被我军内外夹击,消灭了蛮夷三万余人。这回,本帅就坐镇中军,等着蛮夷来攻,有胡翰初的第六旅,还有你的第五旅,以及中军护卫旅两万余人,蛮夷想灭了我军,本帅倒要看看,木卓珲这个老匹夫有什么手段。”
哼,木卓珲,本帅引兵后撤,就是为了引蛇出洞,咱倒以为,你不可能长途奔袭到定州一带,这路上都要十来天,你们大军的粮草怎么保证?你的如意算盘是要使我军分开,来个各个击破,现在本帅就来个将计就计,看你如何能奈何得了我军。
段老头这半年的时间里厉兵秣马,我军野战能力岂是昔日可比?来吧,咱这回就同你来场乱战,打的越热闹,咱的第七旅的空降兵攻破飞鹰关的机率就越大。只要攻下飞鹰关,咱的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扑龙城,倒是看你这个老匹夫还有什么手段来阻挡我军的铁蹄!
于是,大梁军的左路、右路大军五万余人,根据高笙书的将令,开始分头开拔。而高笙书的中路大军则在原地固守,并加强了戒备。这天,高笙书正在军中大帐翻看兵书,心中想着其他两路大军的情况,这时,楚中天匆匆来报,说:
“启禀大元帅,奉命回防的余蒙松将军部,在离我军大营200余里处,遭到敌军主力伏击,现在情况有些危急,我军是否救援,请大元帅示下!”
什么什么,这个余蒙松也是久在边关的老将,麾下两个旅也是兵精粮足,怎么刚刚开拔,就中了敌人伏击?这可是两万多人啊,万一真的被敌军吃掉了,咱还得再派一支队伍回防,咱手上哪有这么多的兵力啊?
“余将军手握重兵,遇敌军伏击,竟然情况危急,这肯定是遇上了敌军主力。中天,你立刻命令胡翰初的第六旅南下增援,余将军所部安全后,第六旅即刻回营!”
想不到木卓珲这个老匹夫竟是如此大胆,这回,胡翰初过去增援后,余蒙松现在这三个旅三万多兵力,看你的主力要不要从飞鹰关出来增援?来吧,咱让你见识一下我军的降维打击,尝尝火雷的厉害。
胡翰初率部开拔后不久,楚中天又匆匆来报:
“启禀大元帅,段副帅派人来报,说他们巡视时遇到敌军阻击,与敌军展开激战,我军是否救援,请大元帅示下!”
什么什么,看来木卓珲这个老匹夫真是倾巢出动了,不过,段老头熟知战阵,骁勇善战,咱倒以为蛮夷一下子奈何他不得,先让他鏖战与蛮夷一番吧。
“中天,你派出小股骑兵,密切关注段副帅那边动态,我军先不着急救援,本帅以为,凭着段副帅的手段,敌军一定无功而返!”
高笙书这边指挥着大梁军应对这柔然军的袭击,而木卓珲父子则是时刻关注着大梁军中军大营的情况。他们派出的探子注视着胡翰初增援而去,探子急忙就把消息报给了木卓珲。
于是,木卓珲又下令昊穆尔集结八千名将士,对一路往南巡视的段友山部的后军发动了袭击。他的本意是想逼迫大梁军的中军大营再分兵来救援段友山,可是,他派出的探子在大梁军的中军大营附近游弋许久,就是不见人出来。
木卓珲父子心中不禁对高笙书颇为钦佩,木卓珲说:
“孩儿,难道这高笙书真是咱们柔然民族的克星?为父以往多次与南蛮将领交锋,总是胜多负少,如今,遇上了这高笙书,为父处处受到掣肘,多次被他算计,以至于我军损失惨重。而今,孩儿的十面出击妙计,他竟是没有上当,没有分兵救援他们的左路大军。如今,他营中仍有大批兵马,如此情形,我军能将他一举击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