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李正华跟着圣上走进御书房。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暖意融融,与殿外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圣上坐在龙椅上,示意李正华坐下,又让李德孝端来一杯热茶。
“李正华,刚才在朝堂上,你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朕很感兴趣。” 圣上呷了一口热茶,缓缓开口,“你详细说说,如何用日用品渗透,让辽国不攻自破?”
李正华放下茶杯,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日用品渗透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扩大香露、香皂等日用品的供应,降低价格,不仅卖给辽国的贵族,还可以通过边境的商贩,卖给辽国的百姓。百姓用惯了我大宋的日用品,就会对宋国产生好感,甚至会羡慕宋国的生活;第二,在日用品上印上大宋的文化符号,比如诗词、山水画,让辽国百姓在使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大宋的文化;第三,与辽国的商贩合作,让他们在辽国开设‘川河商号’的分店,一方面能扩大销售,另一方面也能收集辽国的情报,了解辽国百姓的需求。”
“那火器威慑呢?” 圣上追问,“若是辽国继续顽抗,我们该如何应对?”
“火器威慑,需把握好‘度’。” 李正华回答,“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改良现有的火器,让辽国知道,我们的实力一直在增强,若是他们敢反抗,只会遭到更猛烈的打击;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边境举行军事演习,展示我们的火器威力,让辽国的士兵和百姓感受到恐惧,不敢轻易挑起战争。同时,我们也要给辽国留一条‘生路’,若是他们愿意归降,我们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让他们知道,归降宋国比顽抗到底更好。”
圣上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语气带着几分犹豫:“你说的这些,确实有道理。可朕担心,辽国不会轻易归降。耶律洪基性格强硬,就算百姓想归降,他也会拼死抵抗。而且,我大宋的武将们战意正浓,若是迟迟不下令攻打,恐会影响军心。”
“陛下,军心固然重要,可百姓的安危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更为重要。” 李正华诚恳地说,“若是我们强行攻打辽国,就算胜利,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 士兵伤亡、粮草消耗,这些都会削弱我大宋的国力。而若是我们通过渗透和威慑,让辽国不攻自破,不仅能减少伤亡,还能让辽国的土地和百姓完整地归入大宋,为我大宋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武将们的战意,陛下可以对他们进行安抚,告诉他们,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只是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同时,陛下也可以下令,让军器监加快火器的改良速度,让武将们知道,我们一直在为攻打辽国做准备,等时机成熟,定会让他们建功立业。”
圣上看着李正华,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他知道,李正华的建议,既考虑到了眼前的局势,也兼顾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可他还是有些犹豫 —— 一统天下的诱惑太大,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好时机。
“李正华,你觉得,我们需要多久,才能让辽国不攻自破?” 圣上问道。
李正华沉吟片刻,回答:“陛下,若是进展顺利,一年之内,辽国的百姓就会普遍接受我大宋的日用品和文化,‘归降’的声音会越来越大;两年之内,辽国的经济会完全依赖我大宋,若是我们切断日用品供应,辽国就会陷入混乱;三年之内,辽国必然会不攻自破,耶律洪基要么归降,要么被百姓推翻。”
“三年……” 圣上喃喃自语,“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朕担心,这三年之内,会出现变故 —— 比如辽国突然研发出厉害的火器,或者其他大国趁机入侵我大宋。”
“陛下放心,臣已有应对之策。” 李正华说,“军器监会继续改良火器,确保我们的技术始终领先辽国;同时,我们可以与周边的西夏、大理等国建立友好关系,互通商贸,让他们不敢轻易入侵我大宋。而且,我们还可以派间谍潜入辽国,密切关注辽国的动向,若是发现辽国研发新的火器,或者有其他异动,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圣上点点头,脸上的犹豫渐渐消散。他知道,李正华的建议是稳妥之策,虽然需要等待三年,却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
御书房内的炭火越烧越旺,暖意驱散了冬日的寒冷,也渐渐抚平了圣上心中的疑虑。
他看着李正华,语气郑重:“李正华,朕采纳你的建议,暂缓攻打辽国,以渗透和威慑为主,等待最佳时机。只是,这三年的时间,需要你多费心 —— 火器研发、日用品渗透、情报收集,这些都离不开你。”
李正华连忙起身,躬身道:“臣遵旨!臣定不负陛下信任,全力以赴,为大宋一统天下扫清障碍!”
“好!” 圣上满意地点点头,“朕会下旨,任命你为‘火器研发总领’,统筹军器监的所有事务,任何人不得干涉;同时,任命你为‘宋辽商贸使’,负责与辽国的商贸往来,扩大日用品的渗透范围。另外,朕会派秦风的暗卫协助你,收集辽国的情报,确保我们及时掌握辽国的动向。”
“臣谢陛下恩典!” 李正华再次躬身道谢。他知道,这两个职位意味着巨大的责任,也意味着圣上对他的绝对信任。
“你也不用太过劳累,要注意身体。” 圣上语气缓和了些,“火器研发和商贸渗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慢慢来,朕不急。”
“臣明白,谢陛下关心。” 李正华心中一暖,感受到了圣上的体恤。
离开御书房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透过宫墙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
李正华走在皇宫的石板路上,心里满是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