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萧寒亲自出手,击退了烟云谷的进攻。
此时寒山的弟子,剩下的已不足百人。
山脚下,锦衣卫还在同烟云谷的人厮杀,数百具鲜血淋漓的尸体, 足以证明双方厮杀的惨烈。
“师尊,您下山去吧!”
有弟子出现在萧寒的身后,满脸的悲壮。
“整座寒山已被黑水军围住,为师无法带你们突围,山脚下的锦衣卫也断然没有生路。”
萧寒面无表情,语气冰冷。
“师尊,弟子们的生死并不重要,只要您能出去,寒山就有东山再起之日。”
“没有你们,为师要什么东山再起?”
萧寒的语气中依然不带有丝毫的情感。
那位弟子沉默的冲萧寒的背影行礼,随即无声的退下。
都城!
燕王在王宫的大殿内端坐,听取相国的禀报。
相国汇报的,是都城百姓撤退的进展。
燕王没有宋王的决绝,他不但安排都城的百姓撤往河西,还将王室成员和官员的家眷送往京城。
如今的王宫,除了燕王,就只剩下了一些太监侍女。
“如今还有多少百姓不愿离去?”
等相国禀报完毕,燕王开口询问。
“至少还有十五六万。”
相国显得忧心忡忡。
徐王攻下前宋国的都城之后,来了一次肆无忌惮的屠城,谁也不知道梁王会不会来上那么一次。
“再动员一次,至少也要将那些老弱妇孺送走。”
“下官明白!”
“后方还有多少军队?”
“不足两万!”
“全部调往北边。”
“主上——”
相国脸色一变。
这支军队最重要的任务,是掩护燕王撤退。
“命他们保障都城与前线之间的畅通,等到撤退的时候,寡人要让他们能迅速撤回到都城。”
这是军令,相国起身应下。
“城内要准备足够的粮食,守城的器械也要准备充足。寡人不是宋王,寡人的都城,要成为黑水军的噩梦。”
燕王霸气十足。
“下官明白!”
相国冲燕王拱手。
燕王在都城安排的时候,韩总督同样在甘泉的总督府里与孙皋陶商议。
孙皋陶,前密国的相国,如今是詹事府的詹事。
“胡罗素的防线过长,兵力显得有些紧张。”
指着面前的舆图,韩总督眉头紧锁。
“那些高原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敢趁火打劫。”
孙皋陶早已看穿了高原人派出使者的目的。
“本官担心的不是高原人,而是北边的黑水军。”
韩总督伸手在缓冲地带的北线轻轻一点。
“梁王之所以选择从燕国进攻,就是不想在此时与朝廷发生正面的冲突。”
“他迟早会从此处进攻,可本官现在就已经无兵可用。”
韩总督想得十分深远。
“大人,燕王迟早会退守都城,到时候可以将河西军调往缓冲地带。”
“黑水军攻势猛烈,河西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两成。”
韩总督算是否决了孙詹事的提议。
“缓冲地带还可以组织起一两万的武装。”
孙皋陶将目光投向了狭长的缓冲地带。
“那些人,本官自有用处。”
韩总督再次否掉了孙詹事的建议。
孙詹事听后皱眉苦思。
再往南,徐军与姜丰部已经激战了数日。
姜丰的定西军经过多年的训练,已成为一支强悍的军队。
再加上成熟的后勤保障,和完善的抚恤制度,让这支军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更重要的,皇帝赋予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精神层面完成了蜕变。
定西军如此,河西军同样如此。
否则,三万河西军为何能硬生生的顶住五万黑水军的攻势。
尽管定西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不过他们在战场上并未落入下风。
随着徐王抵达前线,徐军开始不断增兵。
京城!
皇城内混乱依旧!
皇帝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将混乱精准的控制在皇城之中。
这让皇城之外的百姓,特别是外城的百姓,快乐的做起了吃瓜群众。
京城的百姓不乏有胆大之人,他们将能获取的消息整理出来,然后交给了茶馆的说书人。
茶馆大多是皇帝的茶馆,那些说书人同样胆大,开始编排起皇城内的权贵。
有人将此事向顺天府举报。
能在京城当差,个个都不会太傻,顺天府的差人前去茶馆询问,结果听得上瘾,硬是搞忘了来意。
皇城内!
桐王府!
桐国的使者遇到了第二场刺杀。
发生在皇城的案件,似乎不太容易查清。
梁国的使者遇刺身亡,顺天府一直都在努力调查,就是找不出凶手。
桐国的使者上一次遇刺,算是虚惊一场,这一次则是差点丢掉了性命。
据说那一剑离他的咽喉只有零点零三公分——
好吧,这只是一句调侃。
惊魂未定的使者出现在广郡王的面前,请他伸出援助之手。
看着手中厚厚的礼单,广郡王发现自己很难拒绝。
“又是梁王府?”
广郡王的脸上,浮现出让人感动的关切。
使者慢慢摇头,表示这一次没有任何线索。
“听说烟云谷最近十分活跃,说不定就是他们干的。”
广郡王说出自己的猜测。
“王爷,下官如今在京城是如履薄冰,步步惊心啊!”
使者冲广郡王拱手。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
广郡王欲言又止。
使者急忙向广郡王请教。
广郡王看向使者,面有难色。
“王爷想到了什么,不妨直言。”
“这——”
使者干脆起身,冲广郡王一揖到底。
广郡王上前将使者扶起。
“本王不是不愿意说,实在是不知该不该说。”
广郡王开始推心置腹。
“王爷何出此言?”
“你想想,你认真想想,桐王府防卫森严,又有那么多高手,怎么就让刺客摸到了你的身边?”
广郡王抛出了一个疑点。
使者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请广郡王明示。
“本王再问你,若是你遭遇不测,对谁最有好处?”
广郡王刻意压低了声音。
“梁国?”
使者的回答不太自信。
“你再想想?”
广郡王将声音压得更低。
“下官实在是不知。”
使者干脆放弃了思考。
“本王看来,你若是遭遇不测,桐国才是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