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丝,润物无声,却也容易让人心生潮湿。
扬州城外,一个简陋的粪池边,聚集了不少衣衫褴褛的村民。
十二岁的沈六郎站在高处,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他用力地搓着手,小小的身躯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点火!”他清脆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
几个农户小心翼翼地凑上前,他们手中颤抖的火把,映照着一张张既期待又忐忑的脸。
这可是从粪池里冒出来的气啊,能烧着吗?
这听起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火把慢慢靠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就在众人屏住呼吸的瞬间,“轰”的一声,一股蓝色的火焰腾空而起,在简陋的灶台上欢快地跳跃着。
“烧起来了!烧起来了!”
“真的能烧啊!这…这是神迹啊!”
村民们沸腾了,他们激动地跳跃着,欢呼声震耳欲聋,仿佛见证了神迹降临。
沈六郎咧开嘴,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他知道,这并不是什么神迹,这是科学,是崔爷爷教给他的“沼气集存法”。
他想象着以后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这种“神火”,再也不用为柴火发愁,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这股“神火”并没有照亮所有人的心。
长安城,御书房。
李二陛下看着手中的奏折,脸色铁青。
“污秽之术,亵渎天火?简直是荒谬!”他怒不可遏地将奏折摔在地上。
但当他看到裴行俭呈上的密奏时,却不由得愣住了。
密奏中附有一张略显粗糙的草图,画的正是沼气罐的压力阀,以及连接着压力阀的……铃铛!
这…这难道是?
“一旦泄漏,即自动报警?”李二喃喃自语,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孙思邈那张慈祥的面容。
这老家伙,当年在防疫哨站就搞过类似的设计,没想到竟然被用到了这里。
他沉默了良久,最终叹了口气:“准许试点,但…不得绘制操作图流传民间。”
他很清楚,这种技术一旦普及,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秩序造成巨大的冲击。
他必须小心谨慎,绝对不能让这股“野火”失控。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一间简陋的医馆里。
窦红线正忙着给孩子们看病,她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担忧。
最近,她跟随师父孙思邈四处义诊,发现了不少孩子因为不懂压力阀的原理,误拆沼气装置而导致爆炸烧伤。
“这些孩子太可怜了!”她愤愤不平地对孙思邈说道,“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有多危险!我们应该教他们怎么安全使用!”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语重心长地说道:“红线啊,安全知识固然重要,但…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窦红线却不甘心,她咬了咬牙,拿起笔,给民生司写了一封信。
“安全知识高于尊卑!”她在信中义愤填膺地写道,“如果不教孩子们安全知识,他们迟早会出事的!”
李承乾收到信后,并没有立刻表态。
他只是默默地将信放在一边,然后邀请窦红线参与编撰一本名为《童匠安全十诫》的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与众不同,里面没有枯燥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错误示范图”。
画中小孩敲打着气罐,用明火检查泄漏,甚至还有人直接把气罐当成玩具……每一幅图旁边都用醒目的大字标注着:“这样做,你会死!”
当这本小册子被印出来,随所有新炉具免费发放时,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太子殿下这是疯了吗?!”
“这…这简直是恐吓!孩子们会被吓坏的!”
“有伤风化!有伤风化啊!”
大臣们纷纷上书,指责李承乾“图文惊悚”,简直是胡闹。
李承乾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怕吓着大人,就让孩子烧伤?”
一句话,噎得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到了李二陛下的寿辰。
为了庆祝皇帝的寿辰,工部特意献上了一件名为“万焰琉璃灯”的贺礼。
这盏灯由一千盏小灯组成,所有的灯都由中央机关统一控制点燃,象征着“天子驭火”,普照天下。
寿宴演练当日,灯阵在众人的期待中缓缓亮起。
然而,就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意外发生了。
灯阵中,唯有东南角的一盏灯,始终没有亮起。
技术官们急得满头大汗,他们检查了半天,却始终找不到问题所在。
“怎么回事?!”李二陛下脸色阴沉,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少年走了出来。
他背着一个工具包,神情镇定,丝毫不惧周围的目光。
他走到那盏熄灭的灯前,仔细地检查了一番,然后掏出工具包里的工具,三下两下地将一根铜片调转了一下方向。
“咔哒”一声,灯亮了!
整个灯阵瞬间光芒大盛,仿佛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
“何人擅动御器?!”侍卫们立刻冲了上来,将少年团团围住。
少年却丝毫不慌,他平静地回答道:“我是持证‘火导’,编号扬0637。”
“火…火导?”众人愕然,他们从未听过这种称呼。
站在人群中的裴行俭,却一眼认出了这个少年。
他正是沈六郎团队的成员,那个在扬州搞“沼气集存法”的小家伙。
“放他走。”裴行俭挥了挥手,示意侍卫放行。
寿宴前夕,李二陛下独自一人来到了灯阵前。
他望着那盏曾经熄灭,又被少年点亮的灯,久久伫立。
灯光映照着他的脸,忽明忽暗,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回到宫中,他召见了李承乾。
“你说,现在还有人需要朕赐火吗?”李二陛下看着李承乾,语气平静,却又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深意。
李承乾低着头,轻声说道:“百姓不需要陛下点火,但他们记得,是陛下没扑灭第一簇野火。”
李二陛下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你赢了。”
李承乾却摇了摇头:“没有人赢。只是火,终究不肯再跪着烧了。”
数日后,在孙思邈的主持下,长安成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机构——“疾火联席会”。
这名字听着就带劲,颇有后世“安全生产委员会”那味儿了!
医生、匠人、社师三方共治城乡能源安全,这要是搁在以前,谁敢想?
成立大会上,万众瞩目,只见窦红线这小妮子,也不怯场,当众演示她捣鼓出的“预警蜂鸣器”。
只见一堆精巧的零件组合在一起,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驱动铃舌,“叮铃铃”的响声清脆悦耳,温度过高立马报警。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科技改变生活”的最好诠释!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就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胡子拉碴的老匠人颤巍巍地站起身,声音都带着颤音:“这…这等神器……该供在哪位大人名下啊?”
窦红线微微一笑,眼神坚定:“它不供人。它只听火的声音。”这话说得,掷地有声,简直就是对封建迷信的降维打击!
同一时刻,皇宫深处,曾经的太子李承乾,如今的民生司幕后大佬李承乾,正亲手焚毁着最后一份系统操作手册。
火焰升腾,将那些曾经让他呼风唤雨的“金手指”吞噬殆尽。
灰烬飘落,纷纷扬扬地落入铜盆之中,像一场无声的加冕礼,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窗外,稚童的歌声再次响起,清脆而充满希望:“不是天雷劈下来……”
他不再像从前那样闭上眼睛逃避,而是缓缓推开窗户,任凭带着泥土气息的春风卷走最后的余烬。
“起风了啊……”他喃喃自语,目光深邃,仿佛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