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不敢质疑娘娘!”周显元拱手,心里是极端不屑的,却梗着脖子道,“但监国之位,历来由皇室正统担任。
颖王殿下身上流着异族贡女的血,如何能执掌赵国权柄?
老臣恳请娘娘另择贤能!”
“另择贤能?”百里沙华冷笑,“太子远在边疆,几个小皇子年幼,其余都是公主,周大人觉得谁合适?
莫不成,周大人想要自己成为九五至尊!”
周显元一时语塞,膝盖一弯就跪了下来,腰背挺直,却仍不肯退让:“便是请皇后娘娘出来垂帘听政,也比让异族之子监国强!”
“放肆!”皇后的声音从殿内传出,半点没有怪罪之意,反而带了几分了然,“周大人这是要离间皇室吗?
颖王监国期间,若有半点差池,本宫第一个问你的罪!”
话虽如此,皇后不过是在点颖王,谁才是嫡出正出身罢了,没有皇后,就算监国,颖王也名不正言不顺。
周显元脸色发白,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道:“老臣所言句句属实!
若陛下醒来,也绝不会允许异族……”
“够了!”百里沙华打断他,朝服在风中猎猎,“本王是否有资格监国,不是你说了算。
粮草账目今日必须核对清楚,否则休怪本王以渎职论处!”
周显元重重一甩袖子,起了身行礼,敷衍至极:“哼!老臣拭目以待!”说罢拂袖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商陆低声道:“殿下,这几日各部都在消极怠工,连兵部的调兵文书都压着不发。
您看,还是换成哪个小皇子监国,反正还是您和皇后娘娘决策,也不碍事。”
百里沙华揉了揉眉心,冷哼了声,其实她要的,还是明面上的一个认可:“无妨,他们越闹,越能看出谁是太子的人。”
百里沙华转而看向皇后,“母后,太子那边,该传个消息了。”
天色渐暗,日头西落。
养心殿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贴身太监点燃烛火,殿内的阴影随着烛火晃动忽明忽暗。
赵国皇帝靠在软垫上,眼神死死盯着殿顶的盘龙浮雕,手指艰难地敲击着床沿,似乎要做些什么,却徒劳无功。
“来……来人呐……”他低声唤道,仅仅是说话就费了他不少力气。
贴身太监连忙凑上前,贴心地给赵国皇帝加了两个软垫,又端了茶水给他喝了一口润喉:“陛下,奴才在。”
“扶……扶朕起来……”赵国皇帝喘息着,头脑还不是很清醒,浑身只有左边的身体还能使出一点力气,但是也于事无补,“拿……拿朕的藏在……御案后多宝格……藏着的木盒……”
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地扶起他坐稳,才从龙榻旁多宝格取出一个雕着麒麟的木盒,那麒麟栩栩如生,似乎真的会从木盒上飞身下来。
赵国皇帝用还能动弹的左手颤抖着打开盒子,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鎏金虎符,还有一卷明黄圣旨。
“去……去传……传京都……禁军统领来……”赵国皇帝的声音压得极低,但是其实他本身就很虚弱,声音都已经细若蚊吟了。
这个京都禁军统领是京都里禁军的号令者,完全听从赵皇的命令的人,早年曾随赵国皇帝征战,是他最信任的心腹。
不多时,禁军统领便悄无声息地走进殿内,跪倒在地,眼眶里泪水微现:“陛下!臣在。”
“你……爱卿来了……”赵国皇帝握住他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苍白起皮的唇瓣都在发抖:“太子……远在边疆……朕……朕怕他出事……”
“陛下放心,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况且您还留了一半虎符给太子殿下,就算有什么事,也可临时调动一次军队。”禁军统领低声道,他最是清楚不过了。
无论百里沙华怎么闹腾,如何筹谋,挣多少军功,赵国皇帝是没有想过让颖王成为皇帝的。
这些都能从皇帝的重重做法中看出来,皇帝的后手很多,对年幼皇子的保护,对愚蠢太子的偏爱,对德膘公主绝对的袒护,这些都不止是作秀。
颖王百里沙华,绝对不可能是下一任赵国皇帝。
赵国皇帝从木盒里取出另一半虎符,颤颤巍巍塞进他手里:“这是……另一半调兵虎符……
你……你亲自找个心腹……
送去边疆……给太子……
让他……带兵回京……”
禁军统领握紧虎符,眼眶发红,明白皇帝这是要交代身后事了,郑重把一半虎符护在心口:“陛下您不要忧思多虑,一切事情自有天定,奴才遵旨!定给您办好事情!”
“还有……”赵国皇帝又拿起那卷圣旨,颤抖的指尖摸索过圣旨上面的纹路,浑浊的眼睛转了转,竟落下一滴泪:“这是……朕的遗诏……
若……若朕不测……立……立幼子百里宸为太子……”
“幼子?”禁军统领一愣,最小的皇子百里宸才堪堪三岁,还是个懵懂孩童,吃喝拉撒都还要乳娘伺候,怎可当一国之主。
“对……对……”赵国皇帝喘着气,像是一条濒死的恶犬,眼神狠厉,显然是已经深思熟虑过了的,所以并没有丝毫的犹豫:“排除……
排除颖王……
他是异族……
绝不能……不能继承大统……”
提及此处,皇帝眼神闪了闪,似有什么还想说的,却没有说出来。
说到底,颖王的母妃,仅仅是一个异族贡女,当时送上来的贡女有百名,唯有她一人被封为妃子,留在了赵国皇帝的后宫。
赵国皇帝是宠过她一段时间的,当初也是因为一些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才导致赵国皇帝彻底厌弃了百里沙华的母妃。
连带着颖王,要不是皇后膝下无子,皇帝又不好一个皇子都不给皇后过继,想着异族血脉没有登基的资格,才勉强同意百里沙华以嫡子的身份过继到皇后膝下。
“奴才明白!陛下您要珍重,奴才这就去办事!”禁军统领将圣旨贴身藏好,“陛下还有何吩咐?奴才一并带于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