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谨本来要任命清平子为中军府右都督,被他拒绝,说挂着都督佥事就行了。
真正轰动大齐的还有京兆行营的成立,权谨任命段凝为都督。
军中的议论是,窦启孙不是要回京吗?睁眼瞎呀!再不济,徐铁铮也比段凝合适啊!
时隔多年,朝廷再一次成立京兆行营,其他藩镇都猜到镐京要搞事,也将目光摆了过去。
权武阴沉着脸,他感觉权谨这位兄长想在临死前奋力一搏,朝廷成立京兆行营就是针对江陵府、针对他,命令大军加强宛郡、汝郡、南郡一线以北的防务,严密监视中军府军的动向,防止他们南下。
清平子笑了笑,他看的比其他藩镇清楚,知道朝廷打的什么主意,眼看着平藩即将功成,如果全部都是雄鹰岭打,朝廷一点贡献都没有,这也太难看,会被诟病,朝廷和皇家也是要面子地,多多少少得有个样子,捡点汤喝才行,所以成立一个行营,争取打两仗,表示朝廷也有贡献,保住面子。
段凝看起来确实想给朝廷长脸,或许也听到了军中的议论,让清平子给她推荐一个能打的大将任副都督,担负起指挥作战之责,他推荐了彭着升、况奉直、孟先孚三个人选给她,她选择了彭着升。
清平子皱了皱眉,他之所以将彭着升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彭自南下雄鹰岭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是最主要的创业元老和功勋之一,和祁双权也是雄鹰岭与将离系之间最重要的黏合剂,立下许多功劳,大家相处融洽。
但是,彭着升有短板,只能打顺风仗、正仗,像现在这样,拥有强大的火力,数十万重兵集群纵横驰骋,他可以发挥的很出色,像中前期兵力弱小、火力不足,需要以弱胜强、出奇制胜时,则显得力不从心,发挥不出来,比不上况奉直、孟先孚,况、孟的综合指挥能力明显强于彭。
段凝对孟先孚不熟悉,他推荐孟,是觉得孟完全有能力胜任副都督之职,万一选上了呢,这个意义极其重大,就算不选择特别推荐的“陌生人”孟先孚,他也觉得她会选择更加熟悉、出自卫队营的况奉直,而将彭排在第一位,纯粹只是出于尊重,并不是按推荐顺序排名,没想到她偏偏选了最差的一个。
中军都督府虽然位高权重,其实兵力并不多,加上镐京及其他郡县的守土之责,如果不从西线右军都督府调兵的话,可以预见,京兆行营的总兵力绝对比不上现在雄鹰岭的一个集群。
雄鹰岭与京兆府之间并没有打通,如果京兆行营现在就要打的话,两边并不一定能很好的配合,需要独自作战,就算攻击同一个势力,要是雄鹰岭打的很好,京兆行营打的不顺利,那就太搞笑了,找面子变成打脸,大家都会尴尬。
中军都督府还有另一个问题,类似彭着升、祁双权、刘亚西、项复这类武将世家出身的将校很多,派系极其复杂,盘根错节,根据伍修儒当年的说法,强如将离也无能为力,别说你们。
谁知道其中有多少个项复这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家伙,如果有将校骄傲自大,不听指挥,擅自行动,破坏战略、战役计划,一旦被敌人抓住机会,带来危机,担负指挥之责的主将若没有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可能被藩镇反杀。
中军都督府的火力并不比雄鹰岭差,以前面对藩镇为什么老是打败仗,多方面的原因中,项复这类人为因素肯定有,说不定还不少,都是惯的毛病。
段凝选择彭着升,可能是考虑到中军都督府世家子弟多,用彭这种世家户及将离系,比况奉直、孟先孚更能有效节制那些将校,但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况、孟的能力明显更能玩得转京兆行营目前的情况。
他直接问段凝,是不是再配一个参军事?她一下子就明白了,彭着升不行?
她说没有办法,左都督和行营都督之位是靠资历积累和权谨强推上去,就算有研究方面的巨大贡献,那些武将世家子弟也不一定有多少人会真正买她这个没啥军功的都督的账,之前和伍修儒的摸底之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如果不用彭着升、祁双权这类将领,说不定指挥会陷入混乱,肯定像以前一样被藩镇削,一旦丢了脸,不仅她没面子,受影响更大的将是权谨,怨念累积爆发,朝廷的质疑声将会很大,皇帝也扛不住,最后可能以罢免她收场,现在的权谨绝对无法面对这种打击,一个不好会出大事。
清平子真想骂两句麻麻劈,做主帅最怕的就是下边的将校不服从命令,阳奉阴违甚至直接阳违。
将离有强大的实力、卓越的功勋、无可匹敌的资历和地位,别看那些不属于他派系的世家将校当面毕恭毕敬,真要拼命的时候,也不一定完全听从指挥,别说你一个小小的研究户、关系户段凝,这就是老少爷们聚集的中军府现状,养着一堆只会吃饭的闲人。
所以说,啥都得自己培养,用别人的终究不行,帝王将相为什么掌权后都喜欢重用自己的亲信,就是这个道理。
看起来怪可怜,但绝对不能搞砸,权谨倒没啥,最多脸疼,段凝肯定玩完,以后她的人生恐怕仅限于研究,要想像权谨希望的那样插手政、军,甚至作为辅政大臣之一,难度将直线上升。
清平子让她请示一下权谨,说明一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否让雄鹰岭先打通与京兆的交通线,抽调一两个兵镇入京兆府,雄鹰岭的兵马绝对会服从朝廷和段凝的指挥,不会闹幺蛾子。
看起来权谨确实很看重段凝这个亲信的地位,她刚去小院见权谨不久,第五琴音就联系他,说权谨请他过去议事。
权谨开门见山,雄鹰岭即将分两线作战,压力必然很大,如果再抽调两个兵镇入京,会不会影响北征西讨,看起来对世家将校子弟还是有清醒的认识,希望段凝的指挥有保障,达到令行禁止,甚至用雄鹰岭的兵马少赚一点面子也在所不惜,首要保证段凝能打胜仗,巩固地位,彻底压下那些叽叽歪歪的声音,树立威信。
所以说,清平子为什么喜欢权谨这种君主。
这次调兵表忠心,肯定也让他满意,要是在段凝指挥下打好了,将更满意,因为可以说明雄鹰岭的兵就是朝廷的兵,很多担忧都可以放下。
清平子说两线作战没有问题,以雄鹰岭军现在的战力,最多将大兵团歼灭战改成击溃战,对战局不会有什么影响。
相反,因为朝廷的加入,对敌我双方士气、战意的影响都很大,或许还可以加速平藩进程,这就是拍马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