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以物易物,医术初显获信任
经历了山楂蜜饯的小风波后,林悦行事越发谨慎。她把系统空间里的物资清点了一遍,红糖、白糖、鸡蛋、布料样样不缺,甚至还有那支珍贵的青霉素,心里踏实了不少。但同时也明白,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得想个稳妥的法子,既能改善生活,又不引人非议。
用零食换东西的念头在她心里盘桓了好几天。这天收工早,她看到隔壁王婶正坐在门口纳鞋底,手里拿着的线团颜色灰暗,看着就粗糙得很。林悦心里一动,她系统空间里有几束亮堂的彩色棉线,是上次在公社供销社签到时顺手签来的,自己暂时用不上,或许能跟王婶换点什么。
她回屋翻出那几束棉线,又从木箱里拿出两块没吃完的山楂糕,用干净的油纸包好,走到王婶家门口。
“王婶,忙着呢?”林悦笑着打招呼。
王婶抬起头,看到是林悦,放下手里的活计:“是悦丫头啊,啥事?”
“也没啥大事,”林悦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前几天家里寄了点棉线,颜色挺鲜亮的,我一个人也用不完,王婶你看看用得上不?还有这个,是我自己做的山里红糕,您尝尝。”
王婶眼睛一亮,拿起那几束棉线,摸着柔软顺滑,颜色也正,比她手里的强多了。“哎哟,这线真好!太谢谢你了,悦丫头!你这孩子,总给我带东西。”她又拿起山楂糕闻了闻,“这是你自己做的?闻着就香。”
“您别客气,一点小东西。”林悦笑着说,“对了王婶,您家有多余的鸡蛋不?我想换几个,最近总觉得头晕,想补补。”
“有有有!”王婶立刻应道,“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拿!”说着就往屋里跑,不一会儿端着一个小篮子出来,里面放着五个圆滚滚的鸡蛋,“拿着,自家鸡下的,新鲜着呢!”
“谢谢王婶!”林悦接过鸡蛋,把棉线和山楂糕塞给她,“那我先回去了。”
“哎,慢走啊!”王婶拿着东西,笑得合不拢嘴。
林悦提着鸡蛋回到知青点,心里美滋滋的。第一笔“交易”顺利完成,而且王婶明显很满意,这让她信心大增。用自己用不上的东西换需要的,既实惠又安全,再合适不过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悦时不时地拿出点小东西跟社员们交换。用一块的确良边角料换了张婶一把新鲜蔬菜,用半袋细粮票换了李大叔编的竹筐,甚至用两颗水果糖换了小孩手里的野生菌。她出手的东西都不算特别贵重,却都是社员们平时难得一见或者急需的,加上她态度随和,说话客气,社员们都乐意跟她换,对她的印象也越来越好。
苏瑶看在眼里,也学了个乖,偶尔会用林悦分给她的零食换点针线,再也不敢提钱的事。
这天,林悦正在屋里翻看初级医术手册,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王婶焦急的呼喊:“悦丫头!悦丫头在家吗?”
林悦连忙放下手册出去:“王婶,怎么了?”
“快!快跟我去看看!我家小宝不知道咋了,突然上吐下泻,小脸都白了!”王婶急得满脸是汗,拉着林悦的手就往外跑。
林悦心里一紧,上吐下泻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小事,尤其是孩子,很容易脱水出事。她来不及多想,跟着王婶就往她家跑。
王婶家院子里已经围了几个人,都一脸焦急。屋里传来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听得人心头发紧。林悦走进屋,只见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男孩躺在炕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正难受地哭着,旁边王婶的男人蹲在地上,急得直抽烟。
“咋样了?这是咋了啊?”王婶扑到炕边,心疼得直掉眼泪。
“刚还好好的,吃了半个凉红薯,没过一会儿就开始吐,还拉了好几次……”王大叔声音沙哑地说。
林悦定了定神,走到炕边,轻声说:“王婶,大叔,让我看看。”
王婶连忙让开。林悦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小宝的额头,不发烧。又看了看他的眼睛,眼窝有点凹陷,确实像是脱水了。她记得初级医术手册里提到过,小儿急性肠胃炎多由饮食不当引起,症状就是上吐下泻,严重时会脱水休克。
“小宝,哪里不舒服?告诉姐姐。”林悦放柔了声音。
小宝难受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哭,小手捂着肚子。
“应该是吃了凉东西,肠胃受了刺激。”林悦沉声道,“得赶紧补水,最好是淡盐水,不然脱水就麻烦了。还有,不能再让他吃东西了,得空空肚子。”
“淡盐水?管用吗?”王大叔将信将疑。
“试试吧,总比坐着等死强。”林悦说道,“王婶,家里有盐吗?赶紧烧点开水,放一点点盐,晾温了给小宝喂点。”
王婶虽然也不确定,但看林悦说得笃定,又实在没别的办法,赶紧跑去烧开水。
林悦又想起系统空间里有上次签到医院时获得的医用纱布和消毒水,或许能派上用场,但现在不是拿出来的时候。她只能守在旁边,看着王婶一点点给小宝喂淡盐水。
小宝刚开始还抗拒,吐了几口,但在林悦的轻声安抚下,慢慢喝了一些。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小宝的哭声渐渐小了,也不怎么吐了,虽然还是没精神,但脸色明显好看了些。
“真……真好多了!”王婶惊喜地说,看着林悦的眼神充满了感激,“悦丫头,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别急,还得再观察观察,要是还拉,就得去公社卫生院看看了。”林悦叮嘱道。
“哎!哎!”王婶连连点头。
周围的社员也都松了口气,纷纷夸赞林悦:“没想到林知青还懂这个!”“真是救了小宝一命啊!”
林悦谦虚地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直到确认小宝睡安稳了,林悦才离开王婶家。回去的路上,她心里有些感慨,这初级医术手册还真没白看,关键时刻真能派上用场。同时也意识到,医术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是多么重要,不仅能帮人,或许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果然,经此一事,林悦在队里的名声彻底传开了。大家不再只把她当成一个普通的城里知青,而是觉得她“懂医术”,是个有本事的姑娘。谁家有个头疼脑热,或者孩子有点小毛病,都会来问问林悦的意见。
林悦也不含糊,能用手册上的知识解答的,就认真告诉他们;解答不了的,就建议他们去公社或者县城的医院。她态度认真,说话实在,从没出过差错,越来越多的人信任她。
这天,陈兽医突然来找林悦。他还是那副冷淡的样子,开门见山:“队里的母猪要下崽了,有点难产,你要不要去看看?”
林悦愣了一下。让她去看母猪下崽?她只看过初级兽医学手册,理论知识有一些,实践可是一点没有啊。
“陈叔,我……我怕是不行吧?我没经验。”林悦有些犹豫。
“没事,我看着,你就当学学。”陈兽医淡淡地说,“上次你说的那个法子管用,我看你对药理有点悟性。”
林悦心里一动。这可是个实践的好机会啊!能跟着陈兽医学习,对她掌握兽医学知识肯定大有裨益。
“那……好吧,我跟您去看看。”林悦点了点头。
两人来到队里的猪圈。那头老母猪正趴在地上,哼哼唧唧地难受,肚子鼓鼓的,却一直生不下来。几个负责养猪的社员急得团团转。
陈兽医仔细检查了一下,眉头紧锁:“胎位有点不正,不好弄。”
他一边指挥社员准备热水和干净的布,一边对林悦说:“你看,这里,摸到小猪的腿了没有?得把它慢慢推回去,调整好位置才能生出来。”
林悦紧张地凑过去,按照陈兽医说的,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摸。虽然有点害怕,但想到手册上的内容,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在陈兽医的指导下,林悦尝试着一点点调整小猪的胎位。她的动作很轻,很稳,陈兽医看在眼里,眼神柔和了些。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随着老母猪一声惨叫,一只小猪崽终于生了下来,浑身湿漉漉的,却很有活力,落地就哼哼起来。
“生了!生了!”社员们兴奋地喊道。
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小猪崽接二连三地出生,一共生了六只,个个都活蹦乱跳的。
老母猪终于松了口气,趴在地上喘着气,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神温柔。
陈兽医擦了擦额头的汗,对林悦说:“还行,学得挺快。”
这是林悦第一次听到陈兽医夸人,心里有点小得意,笑着说:“还是陈叔您指导得好。”
“回去吧。”陈兽医没再多说,转身就走。
林悦看着他的背影,觉得这个冷淡的老头也不是那么难相处。至少,他愿意带她学习,这就很难得了。
从猪圈回来,林悦心情很好。她不仅成功实践了兽医学知识,还得到了陈兽医的认可,这比任何奖励都让她开心。
晚饭时,苏瑶神神秘秘地凑到林悦身边,小声说:“林悦,我跟你说个事。”
“什么事?”林悦好奇地问。
“就是……就是上次你帮王婶家小宝治病的事,被公社书记知道了。”苏瑶压低声音,“今天赵哥去公社开会,回来跟我说的,说书记还夸你呢,说你是个好知青,既肯干又有本事。”
林悦有些意外,没想到这点小事还能传到公社书记耳朵里。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能给领导留下个好印象,说不定以后有什么好事能想着她。
“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林悦笑了笑。
“你说,会不会……会不会有机会让你去公社卫生院工作啊?”苏瑶眼睛亮晶晶地问,充满了期待。
去公社卫生院工作?林悦的心猛地一跳。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不用再下地干农活,还能接触到更多的医术知识,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好事!
但她很快冷静下来。哪有那么容易?她一个知青,没背景没门路,就因为帮人看了个小病,就想调到公社卫生院?可能性太小了。
“别瞎想了,哪有那么容易。”林悦笑着摇摇头,“咱们还是好好挣工分吧。”
苏瑶有点失望,但也知道林悦说得有道理,没再继续说这个话题。
林悦心里却泛起了波澜。去公社工作的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住了。她知道很难,但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至少,她现在有医术这个“敲门砖”,还有公社书记的夸奖,或许……真的有机会?
她决定,以后要更加用心地学习医术,无论是人用的还是兽用的,多积累经验。说不定哪一天,机会真的会降临呢?
夜深了,林悦躺在床上,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又翻开了那本初级医术手册。书页上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一个个病症、一个个药方在她脑海里盘旋。
她知道,在这个年代,想要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每多学一点知识,每多掌握一项技能,就多一分机会,多一分底气。
窗外的虫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为她加油鼓劲。林悦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不管前路多么艰难,她都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这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她不知道的是,命运的齿轮,已经因为她的努力和改变,悄然开始转动。一个更大的机遇,正在不远处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