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安强撑着伤体,在周瑜的搀扶下,于中军大帐正式接见了新投的六位英杰,并向周瑜、荀攸等核心层简要介绍了他们。
尽管六人来历看似“巧合”,但值此用人之际,又观其气度非凡,周瑜等人虽心中存疑,却也欣然接纳,眼下任何一份力量都弥足珍贵。
“杨再兴、尉迟恭、杨大眼,你三人勇力过人,暂编入秦琼将军麾下,充作先锋牙将,随时候命!”
“薛收先生,智谋深远,暂为行军参军,随军参赞,与文和、公达先生共议军机。”
三位猛将抱拳应诺,声若洪钟,薛收则从容一揖。
接着,邓安目光投向气质特殊的裴旻与聂隐娘,又看向侍立一旁的公孙胜、刘桃枝、王越与张三丰,随即转念一想,计从心来。
“裴壮士剑术通神,聂姑娘身怀异术,公孙先生道法精妙,刘壮士、王师、张真人皆乃当世奇人。”邓安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有一项紧要任务,非诸位通力合作不可。”
他顿了顿,沉声道:“徐元直、袁元素乃我股肱之臣,如今身陷敌手,我日夜难安。欲请六位组成一支特别小队,潜入敌后,伺机营救徐、袁二位先生!”
他看向这六人组合——剑圣裴旻,刺客聂隐娘,道士公孙胜与张三丰,杀手刘桃枝,帝师王越。这阵容,堪称豪华至极的生面孔奇兵!
“诸位各有所长,或精于潜行暗杀,或长于奇门遁甲,或善医术可应变,更兼聂姑娘女子身份不易引人怀疑。由你们出手,成功几率当远胜大军强攻!”
邓安眼中闪烁着期盼的光芒,“不知诸位,可愿往?”
裴旻按剑而立,淡然道:“仗剑救忠良,固所愿也。”
聂隐娘微微颔首,身影在烛光下似乎更淡了几分。
公孙胜拂尘一摆:“贫道愿往。”
张三丰、王越、刘桃枝亦纷纷表态愿行此险任。
“好!”邓安精神稍振,“具体行动方案,由诸位自行斟酌,所需物资,尽可提出。我在此,静候佳音!”
安排完营救事宜,邓安将目光投向巨大的荆南地图。
周瑜适时上前,汇报了最新敌情:
“主公,刘表老谋深算,利用刘备客军身份、无根基的弱点,已正式表奏其为 ‘荆南校尉’ ,命其率领本部人马加上拨付的部分荆州乡勇,合计约三万人,驻守荆南,俨然成了阻挡我军的第一道盾牌。”
邓安冷笑:“刘景升倒是打得好算盘,让刘备来当这马前卒。” 他随即关切问道:“我军当前态势如何?”
周瑜指向地图,神色凝重:
“北线:宛城尚在我手,但新野、穰城已被吕布三万大军重重围困。张义潮将军率残部独守两城,通讯与粮草补给几乎断绝,仅能依靠悍勇斥候冒死传递‘坚守’二字。情况岌岌可危。”
“我军总兵力:经历连番苦战、逃亡与收拢溃兵,目前总计约有步兵五万,骑兵仅剩三千五百余骑。”
邓安默默听着,这些数字如同一把把钝刀切割着他的心,但脸上已看不出波澜。
“公瑾,你有何部署?”
周瑜显然早已深思熟虑,从容道来:
“留守宛城防线:命陈到、张绣二位将军,各率五千步兵,合计骑兵五百,留守宛城及周边要隘。由陈群总理后方政务,安抚流民,筹措粮草。
同时,将伤势恶化、需静养的武松将军送回宛城,交由医官好生调理。
天子、朝廷诸公及诸位夫人等,亦暂安置于宛城,待我军在南线打开局面,站稳脚跟后,再逐步向南转移,以确保万全。
此部主要任务是防备吕布侧翼突袭,保障我军后方相对安全。”
“南征主力:”周瑜声音提高,带着决然。
“由主公亲率!虽箭伤初愈,但主公亲临,方能凝聚军心,震慑荆南!
率步兵三万,骑兵三千!以秦琼将军为前军主将,程咬金、尉迟恭、杨再兴、杨大眼四员猛将悉数随行,充作攻坚尖刀!攸与文和、薛收随军参谋!”
这个部署,几乎将目前所能动用的精锐野战力量全部集中于南征方向,摆出了破釜沉舟、誓取荆南的架势。留守部队则承担起稳固后方、保护核心的重任。
邓安听完,沉吟片刻,重重点头:“就依公瑾之策!传令下去,休整三日,筹措粮草,三日后,大军开拔,兵发荆南!”
他目光扫过帐内众将,从秦琼、程咬金等旧部,到尉迟恭、杨再兴等新面孔,最终定格在荆南那一片未知的山川之上。
“我们的生路,就在前方!纵有刘备挡路,纵有千难万险,也要给我杀出一条血路来!”
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股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后、不容失败的狠厉与决绝。
残存的邓安势力,这架几近散架的战争机器,在更换了部分零件、注入新的动力后,再次发出了沉闷而坚定的轰鸣,朝着荆南的迷雾,缓缓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