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的清晨,湖面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如同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苍茫的漠北草原上。湖水清澈见底,远处的雪山倒映在湖面上,构成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卷。
李定国率领的明军前锋,经过十余日的追击和清剿,终于抵达了这个被当地部落称为的巨大湖泊。五千精锐骑兵在湖畔列阵,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与湖光山色形成鲜明对比。
将军,这就是苏武当年牧羊的北海了。副将王擎望着浩瀚的湖面,不禁感慨,自汉以来,这是我华夏军队第一次真正抵达此地。
李定国默然点头,目光扫过湖岸线。这里距离大明边境已有数千里之遥,是中原王朝从未实际控制过的地域。如今,大明龙旗终于插上了这片土地。
传令下去,在湖畔最高处选址立碑。李定国沉声道,要让后世都知道,这里从此便是大明的疆土。
工兵营立即行动起来,在湖东南一处高地上开始施工。这块高地俯瞰整个湖面,位置十分显眼。
就在这时,一队斥候飞驰而来。
将军,东北方向发现一支骑兵,约千人规模,看装束不是喀尔喀人。
李定国眉头一皱:难道是素巴第的残部?
不像。斥候摇头,他们的装束很奇特,皮毛为衣,骨为饰,似乎是更北方的部落。
李定国略一沉吟:列阵戒备,但没有我的命令不得主动攻击。
明军迅速变换阵型,火铳手在前,骑兵在两翼,摆出了防御态势。
不久,那支骑兵出现在视野中。果然如斥候所说,这些骑士装束原始,身披兽皮,头戴骨饰,脸上涂着诡异的彩纹。他们看到明军严整的军阵,明显放慢了速度,在距离一里外停了下来。
为首的是个体格魁梧的中年汉子,他独自策马向前,用生硬的蒙古语喊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来到布里亚特人的土地?
李定国示意通译回答:我们是大明天兵,追剿喀尔喀残部至此。你们是什么人?
那汉子听到二字,明显愣了一下:大明?是南边那个强大的帝国?
正是。通译傲然道,这位是我们大明的征北将军李定国。
汉子犹豫片刻,下马行礼:我是布里亚特部首领乌恩奇。不知天兵至此,有失远迎。
李定国见状也下马还礼:乌恩奇首领不必多礼。我们此行只为剿灭喀尔喀残部,不会侵扰贵部。
乌恩奇松了口气:喀尔喀人确实曾经欺压我们布里亚特人。如果天兵是来征讨他们的,我们愿意提供帮助。
这个消息让李定国心中一喜。他原本担心在这极北之地会遇到新的敌人,没想到反而可能获得当地部落的支持。
乌恩奇首领,我们正要在此立碑宣示主权,你可愿观礼?
乌恩奇好奇地问:立碑?是什么样的碑?
李定国亲自带他来到施工地点。工匠们正在打磨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已经初具雏形。
这将是大明北疆界碑。李定国解释道,从此以后,贝加尔湖周边都将是大明的领土。
乌恩奇脸色微变:这...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布里亚特人的牧场...
大明不会剥夺你们的牧场。李定国立即道,相反,如果你们愿意归顺大明,朝廷还会给予册封,保护你们不受外敌侵扰。
他指着正在雕刻的碑文:你看,这上面将会用汉、蒙、布里亚特三种文字铭刻大明北疆字样。这意味着大明承认你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居住权。
乌恩奇仔细观看工匠雕刻布里亚特文字,脸色稍霁:天朝真的愿意尊重我们的传统?
当然。李定国肯定地说,大明对归顺的部落一视同仁。只要按时朝贡,遵守律法,你们可以继续在这里生活。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谈话。一名斥候疾驰而来,脸色凝重。
将军,西北方向发现罗刹人的据点!距离此地只有五十里!
李定国眼神一凛:规模如何?
是个木质堡垒,守军约二百人,但装备了火器。斥候回禀,我们还发现了札萨克图部的旗帜,素巴第很可能就在那里!
乌恩奇听到罗刹人,脸上露出愤恨之色:那些该死的罗刹人!他们强占我们的猎场,掳掠我们的族人!如果天兵要征讨罗刹人,我们布里亚特人愿意带路!
李定国沉思片刻,对乌恩奇道:首领的好意心领了。不过当务之急是先完成立碑仪式。征讨罗刹人的事,还需从长计议。
他转头对副将道:加派人手警戒,加快立碑进度。我要在今天日落前,看到界碑矗立在贝加尔湖畔!
在明军士兵和布里亚特人的共同努力下,界碑的制作进度大大加快。这块花岗岩碑高九尺,宽三尺,象征着九五之尊。碑额雕刻着蟠龙纹,碑身正面用三种文字铭刻大明北疆四个大字,背面则刻着立碑缘由和时间。
大明崇祯十三年秋,征北将军李定国奉英亲王令,追剿喀尔喀残部至此,勒石为记,永镇北疆。
当最后一笔雕刻完成时,夕阳正好西沉,金色的余晖洒在碑身上,为蟠龙镀上一层神圣的光晕。
立碑!李定国高声下令。
数十名士兵用绳索和杠杆,缓缓将巨大的石碑竖立在预先建好的基座上。当碑身稳稳立住的那一刻,所有明军将士齐声高呼:
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震四野,连湖面都泛起了涟漪。布里亚特人被这壮观的一幕震撼,纷纷跪地行礼。
乌恩奇由衷地说:从此以后,布里亚特人愿意奉大明为宗主,永世称臣。
李定国满意地点头,当即下令:取我令牌来。乌恩奇首领,我现在就任命你为大明贝加尔卫指挥使,统领本地各部。
乌恩奇激动地接过令牌:乌恩奇誓死效忠大明!
是夜,明军在湖畔扎营。李定国在中军帐内召见了乌恩奇,详细询问罗刹人的情况。
罗刹人在三年前来到贝加尔湖,乌恩奇介绍道,他们建造堡垒,用火器威胁我们纳贡。去年冬天,他们还掳走了我们两百多个族人,说是要送去西边做奴隶。
可知他们有多少兵力?
在贝加尔湖区大约有五百人,但听说在西边还有更多。乌恩奇道,他们有一种会喷火的铁管,很厉害,我们的弓箭根本无法靠近。
李定国明白他说的是火枪。看来这些罗刹人的装备不容小觑。
素巴第怎么会和罗刹人搅在一起?
乌恩奇露出鄙夷之色:那个丧家之犬,是被罗刹人收留的。他承诺如果能帮罗刹人征服漠北各部,就封他做蒙古大汗。
李定国冷笑:痴心妄想。
他走到帐外,望着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贝加尔湖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扼住了漠北的咽喉。而罗刹人的存在,无疑是对大明权威的挑战。
将军,要不要立即发兵端掉那个罗刹据点?王擎请示道。
李定国摇头:不急。我们长途奔袭,兵力疲惫,而且对敌情了解不够。先巩固这里的防御,等公爷大军到来再做打算。
他回到帐中,铺开地图:乌恩奇指挥使,我要你在各要道设置哨卡,严密监视罗刹人的动向。同时联络周边各部,愿意归顺大明的,一律给予赏赐和保护。
遵命!乌恩奇领命而去。
第二天,李定国派快马向张世杰报捷。在奏报中,他详细描述了贝加尔湖的情况,以及罗刹人的威胁。
半个月后,张世杰的回信到了。信中肯定了他的决策,同时告知大军正在北上,预计一个月内就能抵达贝加尔湖。更令人振奋的是,张世杰还派来了工兵和匠人,准备在贝加尔湖南岸修建永久性要塞。
公爷深谋远虑啊。李定国看完信,不禁感叹。
他立即按照张世杰的指示,开始筹建北海要塞。在乌恩奇和布里亚特人的帮助下,选址工作很快完成。要塞坐落在贝加尔湖南岸的一处险要之地,背靠山岭,面朝湖泊,易守难攻。
就在工程进行到第十天时,斥候带来了一个紧急军情。
将军,罗刹人出动了!大约三百人,正在向我们这里推进!
李定国立即下令:全军戒备!通知乌恩奇,让他的人撤到安全地带。
明军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火铳手占据有利地形,炮兵将虎蹲炮架设在高处,骑兵在两翼待命。
午后,罗刹军队出现在视野中。这些金发碧眼的士兵穿着统一的军装,手持火绳枪,队伍中还拖着两门小炮。
一个罗刹军官骑马出列,用生硬的蒙古语喊道:这里是俄罗斯沙皇的领土!你们这些东方人立即离开!
通译将他的话翻译给李定国。
李定国冷笑一声,策马向前:告诉你们,这里是大明疆土。界碑为证,不容置疑!
罗刹军官看到远处矗立的界碑,脸色一变:你们立碑经过谁的允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李定国傲然道,大明在自己的疆土上立碑,何需他人允许?
双方剑拔弩张,战斗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又一队人马从西边疾驰而来。为首的竟然是素巴第!
李定国!素巴第咬牙切齿,没想到我们会在这里见面吧?
李定国面无表情:素巴第,你投靠罗刹人,背叛族人,还有脸站在这里?
成王败寇,何须多言!素巴第狞笑道,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他转头对罗刹军官道:伊万将军,这些人就是大明的主力前锋。消灭他们,漠北就是我们的了!
伊万点头,举起军刀:进攻!
战斗开始了。
罗刹火枪手排成三列,轮番射击。但明军的燧发枪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很快就压制住了对方。虎蹲炮不时发出怒吼,霰弹在罗刹军队中制造出大片空白。
素巴第率领的蒙古骑兵试图从侧翼包抄,但被明军骑兵挡住。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双方在湖畔展开激烈厮杀。
素巴第!纳命来!李定国直取素巴第。
两人在乱军中交锋,刀光剑影,杀得难分难解。素巴第虽然勇猛,但终究不是李定国的对手,很快就落入下风。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湖面上突然出现了数十艘小船,船上站满了布里亚特弓箭手。乌恩奇站在船头,张弓搭箭。
放箭!
箭雨倾泻而下,罗刹军队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
李定国抓住机会,一刀劈在素巴第的肩膀上。素巴第惨叫一声,拨马就逃。
李定国大喝。
明军乘胜追击,罗刹军队溃不成军。伊万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撤退。
此战,明军以伤亡百余人的代价,歼灭罗刹军两百余人,俘虏五十多人。更重要的是,这是大明与俄罗斯的第一次正式交锋,以明军的完胜告终。
当晚,李定国在界碑前举行庆功仪式。
今日之战证明,大明有能力保卫自己的疆土。李定国对乌恩奇和布里亚特战士们说,从今往后,贝加尔湖将永远是大明的北疆!
欢呼声响彻湖畔。
然而,在胜利的喜悦中,李定国却保持着清醒。他知道,罗刹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正在北方酝酿。
他望着月光下巍然矗立的界碑,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片新开拓的疆土,不让任何敌人跨越雷池半步。
远方的湖面上,一轮明月高悬。而在更北的黑暗中,俄罗斯人的复仇之师,正在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