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南京、延安、以及全国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同时刊登了一份石破天惊的《为呼吁立即停战止戈、共建联合政府联合声明》。声明落款处,两个名字的并列,其象征意义与冲击力,远超任何军事上的胜负:楚云飞、中国共产党委员会。
这份声明,并非在宁静的会议室中诞生,而是在徐州城内紧张忙碌的氛围中,经过与中共派驻代表的彻夜磋商、字斟句酌后最终定稿。声明发布的时机,恰在楚云飞宣布“战场起义”、和平移交徐州之后,淮海战役大局已定,而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统治已呈土崩瓦解之势。
声明措辞庄重,义正词严,直指时局核心:
“全国同胞们,各党派、各团体、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公鉴。
自抗战胜利,内战重开,至今三载,战火蔓延,生灵涂炭,国家元气大伤,民族前途危殆。今日之势,国民党统治集团,一意孤行,坚持独裁,发动反人民之内战,其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军事溃败,已为天下所共见。东北尽失,华北垂危,徐蚌会战,数十万将士非战之罪,乃困于错误决策,牺牲惨重,此实为人间惨剧,民族浩劫!
吾人深知,继续战争,唯有使国家陷于万劫不复之境地,使亿万同胞永无宁日。当此民族存亡续绝之秋,非结束一党专政,无以言和平;非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无以言建国。
有鉴于此,吾人特此联合郑重声明:
一、 立即无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一切军事冲突!
二、 立即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之独裁统治!
三、 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制定共同纲领,实行真正之民主政治!
四、 人民解放军有充分力量及决心,保障此等和平民主之实现。一切国民党军队官兵,如能幡然醒悟,放下武器,当可受到优待。若执迷不悟,继续与人民为敌,则必遭彻底消灭之下场!
和平建国,此其时也!望我全国同胞,共起图之,促其实现!国家之命运,决于今日之抉择!”
声明下方,是楚云飞的亲笔签名,以及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正式落款。
这份声明,如同一颗重磅政炸弹,在已然摇摇欲坠的国民党统治区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海啸。其威力,甚至超过了战场上任何一个兵团的覆灭。
首先,是楚云飞署名所带来的颠覆性效应。 楚云飞何许人也?黄埔精英,抗日名将,蒋嫡系,坐镇徐州、手握重兵的上将副总司令!他的“战场起义”已是惊天动地,如今竟更进一步,与“宿敌”中共联名呼吁废除国民党统治、成立联合政府!这无异于从内部宣判了国民党政权的“政死刑”。对仍在观望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尤其是中高层将领而言,楚云飞的榜样作用,其冲击力是难以估量的。它传递出一个冰冷而清晰的信号:国民党大势已去,连最核心的将领都已背弃,继续效忠已毫无意义和前途。
声明内容直指法统,釜底抽薪。 它不再局限于军事停战,而是直接挑战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要求“废除一党专政”,号召召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这完全剥夺了南京政府赖以维持的“法统”外衣,将问题的本质赤裸裸地摆在全体国民面前。
声明展现了强大的统一战线姿态。 中共与楚云飞(代表一部分觉醒的国民党人)的联合,预示着一种更广泛的政治联盟正在形成,孤立了南京的蒋集团,极大地鼓舞了全国范围内的民主力量和渴望和平的人民群众。
声明通过电台、报纸、传单,像旋风一样席卷全国。在北平,傅作义拿着报纸,久久沉默,心中的天平进一步倾斜;在武汉、在广州,国民党军政人员人心惶惶,私下议论纷纷;在上海、在南京,学生、市民争相传阅,反战示威的浪潮更加高涨;而在广大农村和解放区,则是一片欢腾,对即将到来的全国胜利充满期待。
南京,黄埔路官邸。蒋看到这份声明时,脸色铁青,双手颤抖,猛地将报纸撕得粉碎,咆哮声响彻整个书房:“叛徒!党国的叛徒!无耻之尤!” 然而,咆哮之后,是更深的无力感。他知道,楚云飞这一击,打在了他最痛的软肋上,比丢失徐州更让他难以承受。国民党政权不仅在军事上崩溃,在政上也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和被动。
这份《联合声明》,标志着楚云飞个人从一个军事将领向一个政治符号的转变。他不再仅仅是“起义将领”,更是“弃暗投明”、“顺应潮流”的象征,是中共统一战线政策成功的一个耀眼例证。它极大地加速了国民党统治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政治瓦解进程,为接下来的北平和谈乃至最终的渡江战役,奠定了强大的政和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