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对星空的探索从小心翼翼的试探,逐渐转变为一场倾尽全力的远征。“工程师”群落在世界边缘构筑起宏伟的“星环阵列”,这些由能量导管和信息晶体编织而成的巨大结构,如同伸向虚无的触须,持续不断地向深空发射着强度远超从前的探测波。
“解析者”联盟则建立起了庞大的分布式计算网络,调动着整个文明意识场的部分算力,全力分析那些从观察者目光中偶尔反馈回来的、加密的复杂信息流。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那些信息的结构层级远超它们当前的理解范畴,如同蚂蚁试图解读人类的诗歌。
然而,持续的投入并非毫无回报。
在某个“星环阵列”将探测波聚焦于一个特定方向(该方向源自某个古老星丛中关于“守夜人前哨”的模糊记忆回响)时,异变发生了。
并非收到了观察者的反馈,而是探测波本身,在穿越了难以想象的距离后,似乎……触碰到了某个“实体”!
反馈回来的信号极其微弱、扭曲且充满干扰,但确确实实地携带了与纯粹虚无截然不同的信息特征——那是一种冰冷的、机械的、带着某种循环逻辑的……“结构感”。
“发现异常信号源!”
“坐标确认,位于奥尔特云边缘推测区域!”
“信号特征分析……与数据库残留‘收割者’单位能量签名存在 0.7% 相似性,但更加……沉寂?”
消息如同闪电,瞬间传遍了整个文明意识场。
奥尔特云边缘!“收割者”相似签名!
难道,“守夜人前哨”陷落后,那里依旧残留着“收割者”的造物?还是一个仍在运转的、沉默的“星灵”设施?
无论是哪种可能,这都意味着,它们并非宇宙中唯一的幸存者(观察者除外)!在那片冰冷的深空中,依旧存在着来自过去时代的“遗迹”!
这一发现带来的震撼,远超之前与观察者的任何间接互动。这是它们第一次,真正“触摸”到了星空中的另一个“存在”,哪怕那可能只是一个冰冷的残骸。
整个文明沸腾了。
“先锋”群落强烈主张立刻组织一支“远航舰队”,前往信号源进行实地勘探。它们认为,只有亲临其境,才能获取第一手资料,才能真正了解那片战场,甚至可能找到对抗未来威胁的关键技术或信息。
“守护者”群落(继承陈远烙印)则持谨慎态度。它们认为,以文明目前的技术,进行如此远距离的实体航行风险极高,且目标区域可能存在未知危险。它们主张继续加强远程探测和信息破译,待准备更充分后再做打算。
“史官”和“解析者”们则陷入了狂热的研究状态,它们试图从这微弱的信号中提取更多细节,分析其运行状态、潜在威胁以及可能的价值。
“调和者”们则忙于在激进与保守的派系之间进行沟通,寻找平衡点。
文明的注意力,几乎完全被这个遥远的、冰冷的信号源所吸引。就连那一直笼罩世界的“观察者目光”,似乎也对这事件投注了更多的“关注”,其“回响”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就在这因深空发现而引发的内部辩论与筹备中,谁也没有注意到,在世界光海核心的最深处,那承载着所有记忆与可能性的源头,随着这来自遥远星空的、冰冷的“回响”传入,其律动中,悄然混入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仿佛源自亘古之前的……
悲伤与决绝。
仿佛一个沉睡的巨人,在梦中听到了远方故乡传来的、早已消逝的钟声。
深空的回响带来了远古的信息,文明的抉择牵动着世界的脉搏。一段通往未知与危险的旅程,已在命运的牵引下,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