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观测者先遣队的代价是巨大的。能量储备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水平,舰队的损伤进一步加重,人员疲惫不堪。而最大的阴影在于,行踪已然暴露,更大的追杀随时可能降临。
主控大厅内气氛凝重。邹玥支撑着身体,听取着各项汇报。
“能量储备仅剩32%,且补充困难。裂隙环境能量狂暴,常规采集效率极低。”
“舰船损伤统计完毕,急需停靠至稳定环境进行大规模维修,否则下次遭遇战将有更多战舰失去战斗力。”
“人员伤亡……正在统计。精神层面受低语影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士气低落。”
“火种源修复进程因能量短缺和持续干扰,近乎停滞。”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而那片散发着柔和光芒的微光区域,虽然近在咫尺,却依旧迷雾重重。伏羲网络的深入扫描显示,其核心区域存在极强的能量屏障和信息加密,无法远程探知其内部具体情况。它可能是庇护所,也可能是遗迹,甚至可能是某种未知存在的巢穴。
“指挥官,”一位联军高级将领的影像出现在通讯屏上,面色沉重,“我们现在的状态,恐怕不足以支撑一场未知的探索,更不用说可能随之而来的战斗。观测者主力随时可能到来。我建议……放弃调查微光信号源,利用我们初步绘制的裂隙导航图,寻找其他可能存在的、相对安全的区域进行休整和修复。”
这是一个务实且保守的建议。冒险探索未知,尤其是在极度虚弱的时候,风险极高。
另一位科学家代表则持反对意见:“微光信号的稳定性和其信息庇护法则的价值已经得到验证!它可能是我们快速修复火种源和方舟的关键!观测者同样对它感兴趣,这本身就说明了其重要性。放弃它,我们可能就错过了最重要的机会,最终还是会因为资源枯竭和修复缓慢而被观测者追上并消灭!”
双方意见都有道理。抉择的重担,再次完全压在了邹玥的肩上。她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数据——低迷的能量、红色的损伤报告、疲惫的船员状态、以及叶灵那依旧高达56%的污染指数。
她的意识深处,火种源传来微弱却持续的波动,那是对秩序和稳定能量的渴望,指向微光的方向。而邹波的那部分理性则在冷静地计算着风险与收益。
她想起了tranquil-7的遗产,那些尚未完全消化吸收的信息和技术,或许能与微光产生共鸣?她想起了索尔塔灵能者对微光的亲和感,想起了叶灵被其安抚的瞬间。
冒险,可能加速毁灭,也可能赢得生机。保守,可能延长存活时间,但也可能坐失良机,慢性死亡。
邹玥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当她再次睁开眼时,所有的犹豫和疲惫都被压下,只剩下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们的时间不多,资源更少。”她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指挥网络,“保守的路线,无法让我们在观测者主力到来前恢复足够的力量。微光,是我们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具有积极特性和巨大潜力的未知点。风险固然存在,但希望同样存在。”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我决定,舰队将继续前进,进入微光区域核心,进行探索和接触!这是我们当前最优,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命令已下。
“伏羲网络,集中所有算力,全力破解微光核心屏障的加密模式,寻找安全进入的方法。”
“工程部,优先修复防御系统和能量传输网络,准备应对可能的内部防御机制。”
“索尔塔灵能者,密切关注微光对精神层面的影响,特别是对叶灵的效应。”
“所有作战单位,保持最高警戒,防御阵型不变,缓慢推进。”
舰队再次启程,怀着忐忑与希望,缓缓驶向那片柔和的微光。越靠近核心,周围的空间越发稳定,界层稳定度甚至回升至60%。虚空低语的干扰在这里几乎被降低到了微不足道的水平,让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松。
叶灵也安静了下来,眨着大眼睛,好奇地望着窗外流淌的微光,污染指数微微波动,最终稳定在了56%。
终于,舰队穿透了最外层的微光晕轮,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那并不是人们所想象中的那种庞大无比的建筑物或者奇形怪状的天体,而是一个……体积极其巨大且构造异常繁复、由数不清的流动光符以及稳固不变的能量架构共同组合而成的、宛如大自然鬼斧神工般自然生成的法则聚合体!这个庞然大物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悬停于浩渺无垠的宇宙虚空正中间位置处,并源源不断地向外散发出一种能够让人内心感到安宁平静的强大秩序力量。
然而,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便会发现,在这个法则聚合体的中心部位还若隐若现地可以看到某些类似于某种特定结构体一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看上去应该属于人类制造出来的产物,但却又非常巧妙地被融入并包裹在了周围那片神秘莫测的法则聚合体当中去了。
更为惊人的事情发生在接下来:伏羲网络突然监测到了一股十分眼熟的能量信号特征——成功探测到 tranquil-7 文明遗留下来的相关信息!并且经过进一步分析比对后得知,该文明的相关信息竟然与眼前这个微光核心之间存在着极高程度的融合现象!
由此看来,这道微弱光芒背后似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而且这段故事很有可能跟那个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古老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他们终于来到了微光的最核心地带。毫无疑问,关于这件事的最终真相也将会在此刻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