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秀宫的暖阁里,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来,落在宣纸上,将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照得清晰。苏清颜坐在紫檀木桌前,手里拿着一本奏折的抄本——这是她兄长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上面记录着最近外朝的动向,尤其是八阿哥胤禩的动作。
“主子,您都看了一早上了,要不要先歇歇,用点早膳?”锦书端着一碗莲子羹走进来,放在桌上,看着苏清颜略显疲惫的脸色,有些心疼。
苏清颜抬起头,揉了揉太阳穴,拿起莲子羹喝了一口,才缓缓道:“我没事。你看,八阿哥最近在朝堂上很活跃,不仅拉拢了兵部的王大人,还跟户部的赵大人走得很近,这两人,正是谣言里说我提及的官员。”
锦书凑过去一看,果然在抄本上看到了王大人和赵大人的名字,不由得咬牙:“这八阿哥和德妃也太歹毒了,竟然用这种手段,把脏水泼到您身上!”
“他们就是想让皇上以为,我和外朝官员勾结,帮着苏家谋利,好坐实我后宫干政的罪名。”苏清颜放下莲子羹,眼神冷冽,“前几日在御花园,皇上对我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疏离中带着疑虑,想来是陈忠查到的消息,李德全已经禀报给皇上了。”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锦书急道,“容嬷嬷那边还在查德妃心腹和八爷党人的接触,可还没查到关键证据。要是皇上一直误会您,对您可太不利了。”
苏清颜拿起笔,在宣纸上写下“以静制动”四个字,字迹有力,透着一股沉稳。“现在最要紧的,是沉住气。”她对锦书道,“德妃和八阿哥现在巴不得我慌乱,巴不得我主动去找皇上辩解,这样他们就能抓住我的把柄,说我心虚。咱们偏不遂他们的意,就安安静静地待在储秀宫,该做什么做什么,让他们摸不透咱们的心思。”
她顿了顿,又道:“你去告诉容嬷嬷,让她加快速度,重点查刘嬷嬷和八阿哥府里人的往来。另外,再派个人去盯着内务府,看看永和宫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开销,比如大量的银子支出,或者频繁领取出宫的令牌。这些,都可能是他们勾结的证据。”
“是,奴才这就去安排。”锦书应声退下。
苏清颜继续看着宣纸上的线索,手指在“八阿哥党羽”和“德妃旧部”的标题上轻轻划过。她知道,德妃和八阿哥现在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散播谣言,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证据,觉得皇上对自己已经产生了疑虑。可他们不知道,自己早就布下了暗线,就等着他们露出更多的破绽。
过了一会儿,容嬷嬷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躬身递给苏清颜:“主子,奴才查到,刘嬷嬷昨天傍晚出宫了,去了城外的静心庵附近,和一个穿着八阿哥府管家服饰的人见了面,两人在客栈里待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分开。奴才还查到,那个管家叫魏安,是八阿哥府里的大管家,平时负责打理府里的内外事务。”
苏清颜接过纸条,仔细看了一遍,眼底闪过一丝亮光:“魏安?这个人我知道,是八阿哥的心腹,很多私密的事都是他去办。刘嬷嬷和他见面,肯定没好事。你有没有查到他们见面时说了什么,或者有没有传递什么东西?”
“奴才派去的人不敢靠太近,只看到魏安给了刘嬷嬷一个红色的包裹,具体是什么东西,没看清楚。”容嬷嬷道,“不过奴才已经让人盯着那家客栈了,要是刘嬷嬷再去,一定能查到更多线索。”
“好。”苏清颜点了点头,“你做得很好。继续盯着,有任何消息,立刻向我禀报。另外,你再去准备一些点心,送到御书房去,就说是我亲手做的,给皇上解解乏。记住,态度要恭敬,不要多说任何话。”
容嬷嬷有些不解:“主子,您现在还送点心去,万一皇上不收怎么办?”
“皇上不会不收的。”苏清颜笑了笑,“他现在对我有疑虑,但还没有完全不信我。我送点心,是告诉他,我问心无愧,依旧是那个专注于侍奉他的苏清颜。这也是‘以静制动’的一部分。”
容嬷嬷明白了,躬身道:“奴才明白了,这就去准备。”
看着容嬷嬷离开的背影,苏清颜走到窗前,望着御书房的方向。她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德妃和八阿哥想靠谣言击垮她,可他们忘了,她苏清颜,从来都不是任人宰割的软柿子。她会等,等一个最佳的时机,然后拿出足够的证据,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