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典,是紫禁城一年中最重要的庆典之一。这一天,皇帝要祭天、祭祖,还要在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贺,后宫的嫔妃们也要参加祭礼,之后还有宴席,算得上是宫里最热闹的日子。
大典前几天,各宫就开始忙碌起来。绣娘们连夜赶制礼服,太监们打扫宫殿、布置场地,宫女们则忙着准备祭品和宴席上的点心,整个紫禁城都弥漫着一股喜庆又紧张的气氛。
永和宫也不例外。
苏清颜的礼服已经准备好了,湖蓝色的绸缎上,用银线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容嬷嬷正在给她试戴一支银镀金的步摇,上面嵌着几颗小小的珍珠,既不张扬,又不失贵气。
“主子,您穿上这身衣服,戴上这支步摇,肯定好看。”容嬷嬷笑着说。
苏清颜对着镜子看了看,点点头:“挺好的,就这样吧。” 她不喜欢太华丽的装扮,尤其是在这种场合,低调一点总是没错的。
小李子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单子:“主子,这是今晚宴席的座位安排,内务府刚送过来的。”
苏清颜接过单子,仔细看了看。她的座位在东边的第三排,旁边是荣嫔宫里的那个常在,离主位不算近,但也不算偏。德妃和宜妃的座位离康熙最近,其次是端嫔、荣嫔等人。
“看来,咱们的位置还算稳妥。”容嬷嬷凑过来看了看,松了口气。
“稳妥就好。”苏清颜把单子放下,“记住,今晚宴席上,少说话,多观察,别惹事。”
“是,老奴记下了。”
而此时的翊坤宫,宜妃正对着镜子发脾气。
“这衣服怎么回事?颜色这么浅,显得我皮肤黑!”宜妃指着身上的粉色礼服,不满地说,“还有这步摇,珍珠太小了,一点都不大气!”
翠缕赶紧劝道:“娘娘息怒,这已经是最好的料子了,珍珠也是刚从南海进贡来的,很珍贵的。”
“珍贵有什么用?比得过德妃那件正红色的?”宜妃哼了一声,“每次宴席,她都穿得那么扎眼,好像就她是妃位似的!” 她心里憋着气,不仅是因为衣服,更是因为晋位分的事——她听说康熙可能要给苏清颜晋位,这让她怎么能忍?
“娘娘,”翠缕凑近她,低声道,“今晚宴席人多眼杂,或许……是个机会。”
宜妃眼睛一亮:“什么机会?”
“苏贵人不是很得意吗?咱们可以在她的酒里加点东西,让她出个丑……”翠缕的声音越来越低,“比如,让她在皇上面前失态,说些胡话,到时候……”
宜妃皱了皱眉:“这样会不会太明显了?要是被查出来……”
“不会的,”翠缕道,“奴婢已经想好了,用‘醉仙散’,无色无味,喝了只会让人头晕眼花,说胡话,过几个时辰就好了,查不出来的。到时候就说是她自己不胜酒力,没人会怀疑的。”
宜妃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一定要做得干净点!”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她不能让苏清颜顺顺利利地晋位,必须给她找点麻烦!
德妃的承乾宫则要安静得多。
德妃穿着一身正红色的礼服,上面绣着凤凰图案,雍容华贵。她正在给指甲涂凤仙花汁,动作慢条斯理,仿佛一点都不着急。
李德全走进来,低声道:“娘娘,宜妃宫里的翠缕,刚才去太医院了,说是要买点治头疼的药,可老奴让人跟着,发现她去了御药房,买了点‘醉仙散’。”
德妃涂指甲的手顿了顿,随即又继续,声音平淡:“醉仙散?她想干什么?”
“看样子,是想对苏贵人下手,让她在今晚的宴席上出丑。”李德全道。
德妃轻轻笑了笑:“宜妃还是这么沉不住气。” 她放下凤仙花汁,用布擦了擦手,“随她去,咱们看着就是。要是成了,苏清颜受点教训也好;要是不成,宜妃自己倒霉,也和咱们没关系。”
“娘娘英明。”李德全恭维道。
德妃没再说话,只是看着窗外。今晚的宴席,注定不会平静。苏清颜、宜妃,还有那些蠢蠢欲动的低位嫔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而她,只需要坐山观虎斗,等着最合适的时机,再出手。
夜幕渐渐降临,紫禁城亮起了无数盏灯笼,像一片灯海。太和殿前的广场上,文武百官穿着朝服,整齐地站着,等待着祭天仪式的开始。后宫的嫔妃们也陆续来到了偏殿,互相寒暄着,眼神却在暗中打量着彼此的装扮和神色。
苏清颜走进偏殿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她穿着湖蓝色的礼服,妆容淡雅,既不失贵气,又不张扬,和那些穿得花红柳绿的嫔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苏贵人来了。”荣嫔笑着打招呼,“这身衣服真好看,很衬你。”
“谢荣嫔娘娘夸奖。”苏清颜客气地回礼。
宜妃也看到了她,眼神里闪过一丝嫉妒,随即又换上了笑容:“苏贵人今天气色不错,看来最近过得挺好。” 语气里带着点酸意。
“托娘娘的福,还好。”苏清颜不卑不亢地回应。
就在这时,太监高喊:“皇上驾到!”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转身朝着门口的方向跪下,迎接康熙的到来。一场看似平静的宴席,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而隐藏在暗处的算计,也开始悄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