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看着苏清颜寸步不让的样子,怒火中烧。她本以为只要搜出凤簪,苏清颜就会束手就擒,没想到她竟然还敢反抗。
“好!好一个苏贵人!”宜妃咬牙切齿,“你想护着这个窃贼是吧?那本宫倒要看看,你能不能护她一辈子!” 她转向身后的太监,厉声道,“给本宫听着,今天谁要是敢拦着,就以同谋论处!把小福子给我带走!”
太监们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宜妃,又看了看苏清颜,最终还是硬着头皮上前,伸手就要去抓小福子。
“谁敢!”苏清颜猛地往前一步,挡在小福子面前,眼神冷冽如刀,“本宫倒要看看,谁敢动永和宫的人!”
她的气势太过凌厉,太监们的手僵在半空,竟一时不敢上前。
宜妃见状,更加愤怒:“反了!反了!苏清颜,你这是公然抗旨!信不信本宫现在就去告诉皇上,治你一个包庇窃贼、藐视上级的罪名?”
苏清颜毫不退让:“娘娘尽管去。但在皇上降旨之前,谁也别想动我的人。” 她心里清楚,宜妃不敢真的去告诉皇上——至少现在不敢。因为一旦皇上介入,这栽赃的把戏就很可能被拆穿。
宜妃被苏清颜堵得哑口无言,看着周围人探究的眼神,只觉得颜面尽失。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慌,她手里还有“证据”。
“好,既然苏贵人这么说,那本宫就给你一个面子。”宜妃突然换上一副假惺惺的笑容,“不把她带走也行,但这凤簪是从她床底下搜出来的,人赃并获,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她转向小福子,语气阴森:“小福子,本宫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偷了凤簪?是不是苏贵人指使你偷的?只要你说实话,本宫可以饶你一命。”
这话恶毒至极,不仅要诬陷小福子,还要把苏清颜也拖下水。
小福子虽然害怕,但听到这话,还是立刻摇头:“不是的!不是主子指使的!我根本就没偷凤簪!是你们陷害我!陷害我主子!”
“冥顽不灵!”宜妃脸色一沉,“看来不给你点苦头尝尝,你是不会说实话的!翠缕,去取根鞭子来,本宫亲自审问!”
翠缕眼睛一亮,立刻应声:“是!”
“宜妃娘娘!”苏清颜厉声喝道,“你不要太过分了!”
“过分?”宜妃冷笑,“对付窃贼,就该用这种方法!苏贵人要是心疼,不如就自己认了?”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容嬷嬷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凑到苏清颜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苏清颜的眼神微微一动,随即点了点头。
“宜妃娘娘,”苏清颜看着宜妃,语气平静,“既然你认定是小福子偷的,那不如我们就把事情闹大。请内务府的人来,再请几位有分量的娘娘做个见证,当着众人的面审问小福子,看看她到底是不是窃贼。”
宜妃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苏清颜会主动提出要闹大。难道她不怕?还是有什么后手?
她犹豫了一下,心里打起了算盘——内务府的人大多是她的人,请几位娘娘来,也都是和她交好的,就算闹大,也不怕。反而能趁机把苏清颜“御下不严”的罪名坐实。
“好啊!”宜妃立刻答应,“就依苏贵人说的办!翠缕,去请内务府总管和李嫔、张嫔过来!就说永和宫出了窃贼,偷了本宫的凤簪,请她们来做个见证!”
“是!”翠缕赶紧跑了出去。
苏清颜看着宜妃得意的样子,心里冷笑——鱼儿,上钩了。
很快,内务府总管王大人就带着几个下属来了,随后李嫔和张嫔也闻讯赶来。王大人是宜妃的远房表亲,李嫔和张嫔也一直依附宜妃,几人一进来,就站在了宜妃身边,眼神不善地看着苏清颜。
“王大人,李嫔妹妹,张嫔妹妹,你们可算来了。”宜妃立刻诉苦,“你们看,这支凤簪是本宫丢的,竟然从苏贵人宫里的小福子床底下搜出来了!人赃并获,她还想抵赖!”
王大人看了看凤簪,又看了看瑟瑟发抖的小福子,立刻道:“宜妃娘娘放心,下官一定严查!小福子,你快老实交代!”
李嫔和张嫔也纷纷附和:“是啊,人赃并获,就别再狡辩了。”
小福子看着这阵仗,吓得浑身发抖,却还是咬着牙说:“我没有偷……”
“看来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宜妃冷笑,“王大人,不如你亲自审问?”
王大人正要开口,苏清颜却突然道:“王大人别急。在审问之前,臣妾能不能先看看这支凤簪?”
宜妃皱眉:“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本宫丢的那支吗?”
“娘娘有所不知,”苏清颜微微一笑,“臣妾对首饰略懂一二,或许能从这凤簪上看出些端倪。”
王大人也觉得有理,点了点头:“苏贵人想看,便看看吧。”
宜妃虽然不情愿,但在众人面前,也不好太过阻拦,只能不情不愿地让翠缕把凤簪递给苏清颜。
苏清颜接过凤簪,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起来。她的目光从凤簪的底座,到羽翼,再到那颗红宝石,一点点地扫过,眼神专注而认真。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她,不知道她能看出什么。宜妃的心里有些发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过了许久,苏清颜终于放下放大镜,抬起头,眼神锐利地看向宜妃和翠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宜妃娘娘,翠缕姑娘,你们确定……这凤簪是从床底下搜出来的吗?”